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关于梅河口的记忆,吃要占很大一部分,每次回梅河总要去吃锅包肉,不用我说大家肯定都知道是谁家的锅包肉,一片片里脊肉裹上面粉,下油锅炸至颜色金黄,外酥里嫩,调汁后酸甜可口,梅河口的锅包肉是我见过最薄的,夸张一点的说薄如蝉翼,外皮因此更加酥脆。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 东街夜市

很久以前,梅河东街的客运分流站,那时候是一个大夜市,每到夜幕降临,烤串的,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卖日杂用品的,所有摊主都在忙着摆好摊位, 待到夜色漆黑,各个摊位前挂着很多黄色的大灯泡。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听见不绝如缕的小贩的吆喝声,各种小吃的香味入鼻,去烧烤摊支起来的棚子里找个座位,喝扎啤,吃烤串,梅河特色的烤干豆腐串,5块钱一大把,那真是夜市千灯照碧云,尤其热闹。

  • 农行小广场秧歌

东街客运分流站对面农业银行门口的小广场,站着黑压压的人群,锣鼓喧天,穿着鲜艳的大爷大婶,拿着粉色和绿色的扇子,跟着节奏,扭起大秧歌,时不时有观众鼓掌喝彩。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 路边摊

距离农行不远处,靠近东街市场的路上,传来臭豆腐的味道,这条不长不短的路摆满了各种小吃摊,有卖冰淇淋的,有卖西瓜、香瓜的,有卖油炸臭豆腐,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闻着臭,吃着香”,带着白帽子的女摊主,捞出油锅里炸好的黑色小方块豆腐,洒料装好,熟客自己抽一根牙签,一边溜达一边吃。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 露天市场

很久以前的东街大市场是露天的,印象最深的是油炸鸡骨架3块5一个,每次家人去买菜,我都要带一个回家。那时在东街大市场,买鸡鱼,不用回家收拾,在市场就给开膛破肚刮鳞收拾的干干净净,现在大概好多地方都这样。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 12元自助餐

记得很早之前,站前那边的自助餐12元每人,烤肉,水果,糕点,零食,店虽不大,五脏俱全,那时候梅河还没怎么出现自助餐,有很多是一家人过去尝鲜的,不得不说,那时候的物价是真的便宜。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 五中小吃

梅河五中大食堂的卷饼,炸串,抻面,二食堂的炒方便面,三食堂的麻辣烫,五中外面的小鱼饼拌饭,饭包,都是不少五中学子当年的最爱,离开学校后,就再也没吃到过,十分想念。

吉林梅河口的这些老记忆,知道的差不多现在都结婚了

刚吃饭聊天时,暂时想起来这些,还记得这些回忆的人,大多是80、90后,应该不少都结婚了吧。关于老梅河口,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记忆?欢迎留言说出你对家乡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