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徐州市第一醫院王超:溫暖武漢 攜愛前行

  今天3月6日,是來到武漢的第 23天。一直以來,我們忙著救治患者,很難駐足欣賞武漢這座充滿愛的城市。今天休息之際,回望來到武漢走過的每一步路,心中充滿的都是感動。那一個個瞬間凝結成的記憶將是我銘記一生的寶貴經歷。

  2月26號,我像往常一樣換上了防護服去巡視病房。巡視到26床時,阿姨坐在床上發呆,暗淡的目光充斥著淚花,她說她不想吃飯。我詢問原因,她說我早上吃的晚,中午就不想吃了。我知道她是有心事,便安慰她說:“阿姨你一定要按時吃飯,吃好飯抵抗力才可以上去。如果你沒有胃口的話,我們可以和家人視頻一下呀,心裡一高興不就吃的多了嗎?”

阿姨突然間滿臉淚花的說:“小夥子你不知道,我的老伴兒年前是因為這個病才走的,我兒子現在還在方艙醫院呢”。說到這她哽咽了一下,眼角的淚珠不受控制的滑落。我的心怔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的好心卻觸及了她心底的痛。我萬分自責,連聲道歉

我本想去握住阿姨的手去安慰她一下,可阿姨下意識的往後躲了一步。阿姨說沒關係,你們也不容易,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來照顧我們,我們非常感動,也非常感謝你們。從阿姨躲的那一步可以看出,其實她是在下意識保護我們,怕我們被感染,一個微小的動作瞬間將我的心暖化了。我鼓勵她說:“阿姨,我們是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照顧病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和照顧每一位病人。阿姨你放心,有我們在,病毒算不上什麼。我們一定要相信醫院、相信政府,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對您兒子有信心,對吧?阿姨!

她似乎寬慰了許多,拭去眼角的淚水,說:“是的,非常感謝你們!有你們這些好心人,我們一定會好起來的。”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們在工作過程中,除有效的治療與護理之外,還要結合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應激反應有效干預,重視心理護理,使患者身心處於最佳狀態,以到於康復。我們要從細微之處觀病人心境,樹立信心絕對是戰疫勝利的堅固磐石。


「戰疫日記」徐州市第一醫院王超:溫暖武漢 攜愛前行


「戰疫日記」徐州市第一醫院王超:溫暖武漢 攜愛前行


  2月27號,我是17點到21點的班。看到平時健談開朗的二十四床阿姨今天分外安靜,便問她阿姨您怎麼啦?看上去好像有心事。阿姨說:小王,我前兩次查的核酸檢查都是陰性的。今天做的核酸檢查怎麼變成陽性的啦?這都可以出院了,我現在又變成陽性的,就不能出院了。我心裡非常不高興,非常煩躁。

我說:阿姨。您現在不咳嗽吧?您也不悶,體溫也不高對吧?阿姨說:是的呀!我說:阿姨複檢查出陽性,這是好事情。您看,如果說讓您出院了,然後再檢查出核酸陽性,您不得又辦入院啊。而且中間這段時間,容易耽誤病情。現在檢查出來,我們就可以在醫院接著治療。等您完全好了,就可以出院啦!從目前來看你什麼症狀也沒有,只能說明您體內可能還有少量的病毒。而且您的CT檢查結果也是好的,明明我們的治療是有效果的。只要我們再堅持幾天,再做一次核酸檢查,變成陰性了,我們就可以出院了,所以您應該感到慶幸才對。這幾天您還是要好好休息,把心放寬,心情要保持愉悅,這樣您的病才能好得快

阿姨聽到我的勸說後,非常高興的說,哎呀,你這孩子真會說話。看到她上揚的嘴角,我似乎明白了我們工作的價值,心裡比她更高興。

  3月4號,武漢的春天如期而至,明媚的陽光打破了寒冬的死寂。我今天是13:00-17:00的班。進入病房後,我首先尋思的是七床奶奶,她是一個80歲的老人,而且使用的是無創呼吸機,病情相對較重。然後統計了一下工作量

我們今天是21病區,有12個是做咽拭子的。咽拭子就是從咽部或者是扁桃體取出分泌物,進行病毒的分離培養。可以從口腔採集,也可以從鼻部採集。但是在採集的時候一定要讓患者後仰四十五度角,充分打開鼻咽通氣道。而且在採集的時候要囑患者屏氣,避免過度刺激而引起患者打噴嚏。其實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傳播,所以採集咽拭子是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操作

在採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要確保咽拭子採集的部位正確。因為這是決定病人檢查結果是否精確的關鍵,以便作為籤別患者“有病”或“無病”,判定患者病情“未愈”或“治癒”的標準之一。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取得病人的配合。7床的奶奶剛開始很抗拒,人年紀大了心性復如孩童,我耐心的安慰、鼓勵著她,最終一次性採集成功。她連聲道謝,豎起的大拇指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我也為她豎起了大拇指,她開心的像個孩子。

  還有無數個溫暖的瞬間不勝枚舉,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我們來自四面八方,人人獻出的一份愛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也讓這個寒冬變得異常溫暖。待疫情散去,我一定攜家人觀武漢櫻花的絢爛,看太平盛世車水馬龍的繁華,重溫這座充滿愛的城市,那時我們定會感謝此時努力的自己和素不相識的你們。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