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靈脂是誰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發現他的人經歷了什麼?

大郎o來o吃藥


中藥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用身體和智慧,品嚐篩選出來的。西醫想用雙盲測試來篩選中藥,是驢唇不對馬嘴,是別具用心。


孤人中庸


中藥裡頭,用發現人來命名的,屈指可數。其中最為出名的,不外乎這兩味藥,一是徐長卿、二是使君子。

宋太祖趙匡胤,因統一政權。沒有鍛鍊,終日飲酒作樂,身體抱恙,太醫對他這種“富貴病”,也是無可奈何。一日,在宮中辦事的徐長卿,看到皇上病痛發作,手捂住肚子,十分痛苦。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徐長卿,通過仕途才有今天的地位。看到趙匡胤這麼痛苦,便想起,兒時親人教給他的本草知識。

隔天,他到野外摘了點野草帶進宮,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趙匡胤吃了由這野草熬的湯汁,沒想到這老毛病,竟得到緩解。當趙匡胤追問野草的名字時,徐長卿只得求皇上求饒。

只因這野草,有個不好聽的名字,唐朝時叫“鬼督郵”,在聖上面前喊鬼,自然不吉利。於是徐長卿乾脆撒謊,說不知道。趙匡胤為感謝鬼督郵的功勞,就以“徐長卿”為這味命名。

至於使君子,據說是為紀念劉禪,使君原是百姓為紀念劉備所使用的的稱呼,劉禪因為喜食使君子,而被後世命名。

五靈脂,自然不是為了紀念發現人。它其實就是一種名叫復齒鼯鼠動物的糞便,它看起來就好像一頭松鼠,只不過它後肢間有一個膜狀物,通過滑翔可以飛很遠。

復齒鼯鼠一般生活在柏樹上,所以它的排洩物,沾有柏樹的氣味。若按乾燥程度劃分,較乾燥的稱靈脂米,若是一塊一塊連在一起,則稱為糖靈脂。

五靈脂跟蒲黃一樣,是中藥裡頭一味止血藥,就是活血化瘀。在用的時候,一般要用醋來炒制,一方面用來去除去氣味,一方面增強其收澀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煎煮五靈脂的時候,一定要包煎。防止它使湯液變渾濁。


本草百曉生


五靈脂是一種比較難得的鼯鼠科動物(例如飛鼠、橙足鼯鼠等小型動物)的乾燥糞便。由於它藥量比較少,非常難以獲得,而且確實有比較神奇的藥效,因此一直以來也都是一味比較名貴的中藥。在《本草綱目》《本草圖經》和《開寶本草》等眾多中醫藥典籍中都有相應的描述和它的臨床作用的應用實例。但是還沒有哪部醫書裡有關於五靈脂的發現者的描述,也沒有發現過程的記錄。

韓一聲只能大膽猜想,這個最初發現五靈脂藥物的我國古代的一個勞動人民。他在勞動中意外受傷,但是身邊有沒有藥物,他實在找不到藥物了,就無意中將齧齒類動物的乾燥糞便經過研磨等處理後外敷在傷口處,發現它具有消腫止痛、減少腫脹和促進骨骼癒合的效果,真是非常神奇!於是五靈脂作為藥物開始使用了。

後來,還有人將其研磨後煎藥或者溶解於酒中進行服用,也可以製成藥丸、散劑進行服用。後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發現它對於治療女性月經過多、崩漏血多等病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對腹痛和心前區疼痛、嚴重的嘔吐等一系列病症都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韓一聲醫學博士


醫聖張仲景發現並在傷寒論裡面記載,男女褲襠,皆為濁敗之物,燒灰取其火淨而通散以導邪外出


一劍雕龍


最早發現五靈脂的是騙人的方士,他們遊走四方賣假藥騙人!他們居無定所就在遊走的路上採集野果樹枝樹葉,順手收集鳥獸留在路邊的糞便,然後都冒充靈藥,騙取村民錢財和吃食!沒想到歪打正著,村民吃了竟然真的有止痛效果,於是就慢慢傳了下來。


為健康護航12532


我現在基本上都不會吃西藥,特別是抗生素更是幾年沒用啦。有病都是吃中藥,親身體會到很多病西醫是醫不到的。


丁排骨


藥用價值跟柏樹葉子有關,柏樹葉子是鼯鼠冬天的主要食物。就像麝香一樣。麝香也與柏樹有關,麝香鹿到了冬天,大雪覆蓋了地面,就啃柏樹皮為食,冬天吃的柏樹皮。到了開春,臍部就分泌麝香了。


坐不改姓寧西迎


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