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ps:此文篇幅較長,本打算分兩次發出,但讀者都反映說閱讀體驗不好,今天合併發出,向大家致歉。


去年發出的那篇《情感實錄——他愛我,因為我愛他》的主人公米麗發信息給我——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驚出我一身冷汗,第一反應:“東窗事發了!”

而她發來的原因是——情人要斷絕身體親密關係,因為她又聊了幾個男人,尺度較大。

米麗覺得獲得的重視和寵愛不夠,想激發醋意,引發佔有慾,沒想到對方開始藉此疏離關係。

痛苦慌亂的米麗不停問我:他是真的要分手嗎?我們真的完了嗎?我要怎麼做才能挽回他?

我說:根據規律,真的完了。


我的所謂規律,來自於對大量事實的總結。

婚外感情經歷者們,經歷模式大體都是:排斥婚外感情——心逐漸靠攏(對方源源不斷提供情緒價值)——深陷其中,產生強烈依賴感——分手或一方自行消失。


至於關係存續時間的長短,一般取決於如下幾個因素(適用於大部分人):


a,安全,無被傷害的可能;


b,對方能提供性和情緒價值;


c,有實際利益可圖,或能使思維和能力得到提高;


d,能使自己內心達到滿足。


a與b為基礎條件,同時具備關係便可建立,越往後級別越高,持續的時間也就越長。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a,安全,沒有被傷害的可能;

這是關係建立的首要條件。

婚外感情,都是“出城透氣”或彌補缺失,身後的那座“城”是安身立命之本,凡危及其安全者,必棄之。

所以男人一般找兩種女人:成熟理智的,和“腳上有鞋的(且價位較高,也就是對方有平穩的婚姻或較好的工作或事業,二者兼有為上品)。

前者,能剋制,知深淺,懂進退;後者,因為有牽制,所以有忌憚,不會做傻事。

比如米麗,她說絕不放手!死都不放!我就問:如果對方態度堅決,怎麼辦?她嘆氣說:能怎麼辦?我有家、有工作,我得要臉。

——看,有牽制就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牽制的人很可怕。

當然,也有不加選擇的,竟然找單身女人甚至未婚女孩。

這種嚴重失衡,要麼對方軟弱到可以肆意傷害,要麼此人是底線極低的狠角色,舉個實例——

有位有些知名度的體制內男人,和一個未婚女人婚外十多年,女人從女孩到已近不惑,最終結果是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和20萬元賠償。異常痛苦忿恨的她在糾結是否“撕開他的畫皮”。

網絡時代,尤其有些知名度的人,只要她掀開一角兒,便會有無數人替她撕。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b,對方能提供性和情緒價值;

二者需並存,缺一不可。

婚外關係,大部分男人為解決身體需求,有無感情均可,多數女人多數是解決情感需求,有感情是前提。

所以,關係建立之前,男人必須高濃度輸出各種關愛,否則難取所需;而女人如果一直只享有對方的付出,不提供其所需,關係就無法建立或維持。

若只停留在這個階段,關係不會持續太久,甚至對方都難以專一,還需情緒價值加持。

情緒價值是分級別的,其質量由一個人的思維、格局、眼界、學識等因素決定,所以,婚外感情中的兩個人,綜合實力相去甚遠的,就應該注意了。

綜合實力相距甚遠的話,兩人就會有高低階之差,也就出現了向下兼容的問題。

向下兼容,本是個計算機術語,意思是,較高版本的程序能順利處理較低版本程序的數據。

於人來說,就是處於高階的人與低於ta的人溝通、合作甚至發展關係。

被兼容的人會感到與對方特別契合,溝通愉悅,甚至時時有醍醐灌頂之感,但時間長了,對方會感到無趣和疲倦。有人這樣總結:

你可以給低階的人提供情緒價值,但同樣需要高階的人給你提供情緒價值。其實,當一個人能給你提供情緒價值,只說明瞭一點,在精神層面上,對方站的位置一定比你高。

那麼問題來了——


高階的人為啥兼容低於ta的人?那個人又為啥被兼容?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這就涉及到了條件c:能得到實際利益,或可獲得思維和能力的提高,三個字概括:有所圖。

☆ 實際利益。

獲取所需,最好用的工具是能力和權力。

就感情來講,一個人,ta的愛所具有的吸引力,和ta所產生價值和能給予對方的價值成正比。

所以,被兼容者,要麼被高質量的情緒價值征服,愛上對方;要麼圖的是對方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仕途的升遷或事業上的幫助。

☆ 獲得思維和能力的提高 

《遙遠的救世主》中,私募基金解散後,肖亞文將處於過渡階段的丁元英送到好友芮小丹身邊,是不想斷了與丁元英的聯繫。

因為——“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這是肖亞文對丁元英的解讀。結果是,她從一個職場人成功逆襲,成為了格律詩公司的老總——一般來講,與眼前現實利益無關的、能夠較長久存在的婚外關係,謀求的是更高層次、更深遠的收穫。

當然,肖亞文與丁元英沒有情感關係,但容我不厚道地揣測下——若對方有意開始一段短暫的親密關係,她拒絕的概率幾乎為零,也就是甘願,甚至樂於被兼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並不“認識”自己,很容易把被兼容看成是遇到了“對的人”。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話——

當你發現有一個人,你說什麼ta都能夠理解,溝通很順暢,你也很享受那個過程,認為遇到了真命天子,其實這個概率僅為1%.另一種可能是你遇到了閱歷、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對方因為某種目的而在向下兼容你,概率99%.

至於上面說的“目的”是啥,要看處於高階的那人的喜好,有的喜歡被崇拜、被追隨,有的喜歡……例如上面例子中那個永遠失去做母親能力的女人,就是那99%中的一員。

無論如何,婚外關係中,被兼容的那個人,一般也是被分手的那個人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最後談談條件d:能使自己內心達到滿足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跟蹤調研,研究“人的幸福感”的來源。追蹤上百人,歷時70多年,結論是——

是否在所遇關係中有足夠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安心感,總稱為滿足感。

這世上的每個人,就情感來說,最難處理的是內心躁動和不安穩,最難做到的是內心的平靜和安穩。

為什麼?

內心得不到滿足。

那些內心得到滿足的,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兩人綜合實力相當、心靈契合的人結合在一起。

這樣的兩個人相通共鳴之處多,兩顆心邊界的貼合度高,能夠基本滿足對方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另一種是,遇到了那個能夠填補ta內心缺失的那個“洞”的人。

對於某些人,相通與共鳴並不足以令其內心產生滿足感。就像《新京報》有篇文章說的那樣:《解憂雜貨鋪》之所以暢銷全球,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缺失了一個洞,在找尋這封溫情與治癒的信來填補。

《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之所以苦等趙默笙,是因為純粹天然、直率隨性、尊重內心感受和需要的趙默笙能夠驅走他縈繞心頭多年的陰霾、沉重和壓抑,讓他感覺溫暖和安心。

她是他心目中的“sunshine”——這種滿足的感覺是她之外的任何人都給不了的。

《遙遠的救世主》裡,丁元英之所以能深愛芮曉丹,一個重要原因是,思想上處於高位的他其實是孤獨的。

孤獨的人很難被他人理解,也並不一定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他”怕”(原話是‘教不得,鬥不得’)女人怕到骨子裡。其實,這樣的人在愛情當中恰恰需要得到對方同一高度的內心呼應:一種博大、溫潤的愛。

這是一般女人給不了的。芮小丹懂他:恐懼女人的男人,其實是個極其渴望愛的孩子,她說:“你現在是有人疼的孩子了”。

這樣的女人,丁元英如何能拒絕?


那麼,問題來了——

婚外感情中,能夠帶去滿足感,能否走到最後?

事實上,絕大部分結果是:要麼,在纏綿悱惻中痛苦糾結到精疲力竭,在無力中放手;要麼,所有美好在烽火硝煙中喪失殆盡,在無悔或悔恨中訣別

原因嘛,就是偉大導師恩格斯指出的:“男女之愛,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排他性的積極面是專一、執著;消極面是自私、嫉妒、猜疑和佔有慾。


婚外感情的“愛之深”,同樣難逃“責之切”。自私性和排他性使得人在付出愛的同時,必然想獨佔對方的心,嫉妒對方配偶,要求專一和廝守。

嫉妒對方配偶憤怒抓狂、糾結彼此誰愛誰更多誰付出更多,這是常規現象,男女都會有。


但按捺不住以求上位、給對方原配發信息、照片錄音,甚至故意懷孕等戲碼開始上演,弄得一地雞毛甚至損失慘重,最後導致“恨之切”的,就幾乎是女人的“專利”了。


有例外麼?

《遙遠的救世主》裡有答案:是女人都有貪嗔痴,沒有貪嗔痴的女人是天國裡的女人。

愛,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嚮往光明,渴望尊嚴。

有些人為此奮力搏殺,終於站到了太陽下面,但未必有尊嚴,更未必有幸福。因為對方的孩子、妻子、票子和繩子(親屬和社會關係等)會把一切撕扯的不成樣子。

與人奪人,鳩佔鵲巢,註定勝少敗多,一般都輸得難看,因為就算贏得了過程,也贏不來結果。所以,但凡有點自知之明的人,不會參戰,直接選擇斷臂求生。


有人總結:婚姻是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婚外感情呢,是不是可以這樣說——

它是個局,每個局中人都以為它是個桃子,吃完肉會有核,在合適的季節裡播種,可以開花,甚至結果……

實際上,它是個洋蔥,你流著淚水一層一層地剝,剝到最後,發現裡面空空如也。


Ps:最新消息,米麗的這段感情徹底結束了。

婚外感情,壽命幾何?參考答案來了

      ——D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