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邵陽的疫情連續多天新增病例為0,全國的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過後我一定要買套房”的話題被熱議,許多地方的樓市也逐漸回暖。不同時期的大事件總是和房產走向、經濟政策掛鉤,2000年後史上有六次最適合買房的時機,你都“上車”了嗎?


第一次

2003年,非典時期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增速示意圖)

其實從1998年“房改”初期開始,住房條件亟需改善,以往因住房分配製度而被抑制的需求就得到了釋放。商品房制度實施,新的居住環境讓購房者們熱情高漲。2001年中國也剛加入WTO,經濟增長帶動消費,那年後房地產成為GDP支柱產業之一。


“非典”時期中國樓市按下了暫停鍵。但從2003年8月31日開始,非典結束。限制土地供應、降低首付比例等國家管控措施出臺,樓市狂飆突進,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年代正式拉開大幕。


以北京為例,非典期間商品房成交微跌0.6%,非典過後即大幅上漲6.7%。


第二次

2008年,次貸危機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危機示意圖)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捲全球,這一年瘋狂上漲的房價突然下滑,開發商跑路、降價促銷等房產新聞大面積出現,許多人繼續等待房價下跌。


但是十月中旬,國家4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盛裝出席。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央行等紛紛“出招”,證券、股票、稅務、利息等紅利加持,金融政策保經濟。


地產商紛紛走貨出量,在次年的春節強勢製造出一波小陽春。


第三次

2011年,銀行收緊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網絡示意圖)


2011年1月—7月,央行共加息三次。這一年的11月,在銀行收緊的資金壓力下,全國多家房企實行降價促銷,造成房價大面積下跌。


很多人在觀望的時候,央行公佈從1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近三年來央行首次下調存準率,釋放2012年貨幣政策微調的信號。


中國樓市歷史上第一個連續24個月的上漲週期悄然來臨,房價至此進入飛速增長的時期。


第四次

2014年,地產寒冬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示意圖)


這一年,報紙上出現“全國住宅銷量持續下滑”、“全國性房地產日益低迷”等標題。樓市進一步分化,春節後,四大行相繼取消了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平安、廣發等股份制銀行更是暫停了相關業務貸款。很多所謂的專家放言:大漲之後必定大跌,中國房價還將持續下降。


但是2015年初,國家降息降準、地方解除限購、調整公積金等政策不斷刺激樓市。到年末,年初買入的房子價格已經翻了一番。


第五次

2016年,狂飆前夜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示意圖)


年初,國家調整了首付比例、公積金貸款、限購、戶籍等眾多政策引導房地產消費,以一線城市為代表,帶動全國房價大幅度上漲。中國樓市進入狂飆時期。這兩年間更是在房地產界流傳了“搶房時代”的佳話。


第六次

2020年,疫情當下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示意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樓市這個春節好像再次按下了暫停鍵。國家和人民都在忙著保衛生命,一季度房屋成交量低,這場疫情讓各房企們擔憂。


但是國家迅速出臺了相關政策,截止目前已經疊加釋放了5萬億元流動資金。2月20日人民銀行宣佈降息,購房成本降低。“一城一策”、發債融資等眾多政策實施。


像恆大等各房企都紛紛搞優惠活動,目前全國樓市拿地趨勢增長。


非典、地產寒冬、新冠肺炎 論2000年後史上最適合買房的六次時機

(示意圖)


從2000年到現在經歷的幾次時事熱點都伴隨著樓市與經濟的變動。


對於國家而言,第一時間穩定經濟,尤其是房地產這樣的支柱產業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基本上樓市“告急”之時都會政策調控。


對於房企,經歷每一次的風雨都離不開對市場和政策的把控。機遇挑戰並存,在政策利好之時抓住先機往往會獲得比平日更難得的機會。


對於購房者,剛需客戶很佔“便宜”,國家調控會帶來更多的優惠。儘管現在“房住不炒”,但快速恢復經濟房地產行業必定先行,看懂行情很重要,選擇對的時機才能快速“上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