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很痛苦想退學,該不該退?

風亂語


研一迷茫的狀態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就我個人而言,研一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課業壓力的,又要去實驗室學習一些實驗技能,對於所學專業的知識儲備還是不夠完善,對於課題也沒有明確的思路和想法,但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狀態。那麼該怎麼辦呢?

首先還是要把研一的課程學習好,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專業英語,這基本上是走上科研之路的墊腳石。

其次要多去實驗室,跟著實驗技術員或者師兄師姐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這也是從本科學習向研究生階段過渡的標誌。

再者和導師多多交流,閱讀本領域高水平的綜述類文獻,對相關領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隨後閱讀近五年內引用率較高的研究型論文,瞭解實驗的思路。

最後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這一點還是比較難做到的。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為前提,然後也要對實驗室的平臺有所考量,多和導師溝通溝通,一定可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課題。

相信你做完這些,迷茫會少一些,痛苦也會少一些。至於說退學不退學,我覺得沒有必要,用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這件事情。而且科研的路本來就包含著孤獨,如果你是覺得身邊的朋友變少了,那就讓自己忙起來,會減輕這樣的孤獨感,也會好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小白學長LittleWhite


1、研究生導師不是隻有你一個學生吧,那你看看其他人也是和你一樣嗎?如果導師也讓他們感到難以忍受的話,那你們應該互相交流討論一下,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這種感受,只有你難以忍受導師,那你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自身的問題了?那你和身邊其他人相處的好嗎?是不是你在人際關係方面出了什麼問題?

2、和導師的關係也可以導致你選擇退學,不見得是這樣的吧。你應該做的是去和導師溝通,協調一下找出一個解決辦法,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你遇到問題只會逃避的話,那你接下來的路也不會太順暢。

3、在你上研究生之前,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清楚的規劃嗎?如果你對自己的未來非常明確的話,那當時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如果你說這個規劃是在研究生之後的這半年形成的,或者說是由於導師的原因使你對未來重新規劃了,那可以說這種規劃是不成熟的,還欠缺考慮。

4、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學校的所學知識和將來的工作未必會完全的相符,很多人都不會找到對口的工作。在學校學習的是理念,是思維方式,很少會學到工作中的實操內容,但也是這些理念和思維方式,有助於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迅速的成長。家人的看法對於你來說都是一些建議,決定權還是掌握在你手中,沒有人會替你下決定,路要自己選。

如果你喜歡我,歡迎關注我,隨時跟蹤我的動態。

另外,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或感情方面的困惑,歡迎添加我的微信公眾號:於際敬工作室(yjj-110),豐富的原創文章和福利送給您


身心健康專家於際敬


從某種意義上說,糾結於選擇,是一種幸福。

如果非要在得到一套豪華別墅和被老虎吃掉之間二選一,或者說在成功和失敗之間二選一,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糾結猶豫吧。


糾結說明選項其實都差不多,說明有選擇的餘地和自由,比起毫無選擇的情況,有選擇的自由難道不是一種幸福麼?

那麼為什麼讀不讀研兩個選項都差不多呢?明明一個有學位一個沒有,一個感覺很痛苦一個可能會舒服輕鬆些,到底哪裡差不多呢?

我猜,答案很可能是,在題主心中,這兩個選項的不確定性差不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假設題主藉助某種方式,比如:

統計答案中讀和不讀的比例,

全面徵求的家裡親戚和至交好友的意見,

扔硬幣,

找到了阿拉丁神燈/問了神仙,等等,得到了最佳選擇,做出了讀或者不讀的決定。

那麼然後呢?過一段時間,會不會再一次糾結,要不要當老師?當小學老師還是中學老師?

可見選擇之後並不是就此一帆風順萬事大吉,選擇甚至不能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不做選擇的理由,因為如果你不做選擇,早晚會有人幫你做,這世界上從來不缺想幫別人做選擇,想要控制別人生活的人。直面不確定,自己做主選一個未來,或者逃避責任,讓別人來控制你的生活,這也是一個選擇。

有人說,年輕的時候,不要怕,年老的時候,不要悔。要我說,年輕年老並不重要,事前不害怕,事後不後悔。不論你做出何種選擇,都會有一條路在前方。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喬小海


作為同時一名研一的學生,我想說的是不建議你退學。


首先能夠上研究生本身是對你自身能力的認可,不管你是參加考研還是保研都證明你是很優秀的學生,而且是北師大這種好學校。這個學校可以帶給你機會還有很好的人脈和平臺。

其次是你認為興趣和所學專業不符,那麼你可以在你學習時間的比重上進行權衡,不需要這麼極端一定要退學,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往自己的興趣靠攏,多學習一些那些方面的知識。

最後,社會還是認可學歷的,你最好還是通過畢業論文比較好。你可以提前實習進入工作的狀態。你現在想找工作基本都可以找到,但是你現在工作想回去重新再考試上學就比較難了。



建議不要退學,有讀研的機會還是要珍惜,走上社會之後,你會發現研究生學歷對你還是有用的。如果現在放棄,到時候肯定會後悔。



而且假如你畢業想留在北京的話,碩士學歷是必須的,現在北京嚴格控制人口,本科學歷在北京已經拿不到戶口了。

學還是要繼續讀,但是建議你和導師多溝通一下,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解決不了,那就多溝通。在學校學什麼並不重要,研究生的課程一般都只集中在第一年,學的更多的是自學的能力。因此我認為不存在學的和你未來規劃不一樣的情況。技不壓身,多學點不會有壞處,你對未來規劃的也可以課外時間多學習。希望可以幫到你。


交大女博士


深有同感,讀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一度想過退學,研究生期間都是混過去的,沒有學到東西,反而有種深深地厭學情緒,但當時考慮到自己的年紀和已經放棄的工作,硬是咬著牙讀了,現在要畢業了,好像有個文憑也不錯。


301molihua


做事應該果斷一些,要退就退。



當初保研的直博,但來了之後,發現對這個不感興趣。組會,被老師各種噴,從知識點不瞭解到基礎不紮實,再到智商、腦袋不行什麼的,我是那種不願意爭辯的人,而且老師太強勢,爭論了讓他下不來臺,情況會更糟。所以,經常會想自己是不是不適合搞科研,一度懷疑自己,也有要退學的想法。組會時候,老師也說過,如果做不下去,換老師都行,他給寫推薦,但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其實是當時不知道有哪些好去處)。當然,出現這些情況,肯定也有自身的原因,不感興趣導致的不願意學習和努力,惡性循環,只能是消磨時間和越來越差。後來,時間久了,老師讓做的東西瞭解了,試著去做,也做出了不錯的結果,老師的態度就不一樣了,跟我說話變成了討論性質,還經常會問“你覺得這樣那樣可不可以”,那一時刻,內心還是有些小激動和興奮的。不過,做新課題的時候,又重複到老樣子了。

看看身邊做的不錯的同學,或者是被老師噴的少的同學,會發現,無一例外,他們都是平時在用功看書看文獻,一直在努力處理課題或者項目中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逃避成慣性後,就是拖延,越拖延越不懂,越不懂越討厭,越討厭越拖延…… 和我同一年進組的一個同學,第一年的組會也是被各種噴,基礎知識和我差不多,但他每天都在看書看文獻,而且特別主動積極的做實驗,現在已經是老師的得力干將了。

起初,我也想退學,但覺得好丟臉,大四就跟爸媽說了是保研讀的博士,而且在家族和鄰居里,他們都知道我會讀書,以後會有大出息,如果因為自己懶惰而中途退出,會非常讓人瞧不起。我的老師經常跟我們講,做我們這一行不需要有多聰穎,天賦有多高,就是多花時間,基礎打紮實,就會有結果,是“蠢”人的福音。我好好學一陣子後,也同樣覺得,很多專業相關的東西非常簡單,需要的就是你瞭解基礎、懂得簡單的理論,不要有多聰明。而我又自認為不是笨人,所以出現科研做不下去,除開沒興趣,就是懶惰。

至於興趣,想過學習編程,以後找工作,多一門技能,選擇範圍也廣很多,但也因為懶惰一直沒有實踐。所以,懶惰就是罪魁禍首。

如果把每天的時間利用起來了,一半給興趣,一半給專業,用不了多久,一週時間,專業知識就會有效果,不說大徹大悟,至少專業名詞瞭解了,老師不會訓你說什麼都不懂。積累了基礎,科研會順利很多,就像滾雪球。

你現在還是研一,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去給老師請一週假,直接說明最近狀態很差,科研沒心思。這一週時間,好好利用起來,挖掘下自己的興趣,對自己有一個未來的規劃,看看自己在專業上,能不能培養出興趣,堅持下去。能堅持,就定目標,切實的完成;依然沒興趣,堅持不了,果斷退學或換感興趣的方向,越拖對自己的不利影響越大,自信心、自制力各方面都會有損害。


娛樂小傻喵


逼著自己學不喜歡東西的痛苦我懂,高考考的不好隨便報了個志願,專業是我極度討厭的,大學過的那叫一個痛苦,上完課連物流幾要素都說不出來!快畢業決定考研,為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拼了一把,讀研期間,從事自己喜歡的實驗研究所以覺得過得很充實,如果覺得痛苦,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人生苦短啊


周甯子z


還是要慎重考慮,再做出抉擇!

一個研究生找工作薪水要高一個檔次,這也算是付出代價換來的,如果覺得這可以接受,可選擇放棄讀研。你畢竟已經在讀研究生的。

很痛苦要分學業跟上困難和學業興趣盡失不同情況。

前者是能力所限,可果斷放棄。後者就是思想所困,擇業機會很多,學業機會卻是錯過就不再有了。

找找前學長聊聊嘛。

和把想法交給導師,聽取建議,我不支持放棄學業,再研究三年,再去工作吧!


問候嫦娥1


淡定,大家都一樣,研究生和本科不一樣,特別是理化生方面的,因為你要做實驗還要上課,老闆逼的也緊,再其次就是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沒有那些親近熟悉的同學們,你會覺得很孤單很累,但是你要堅持,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