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大明風華》播到了第16集,朱棣終於跟建文帝見面了。兩人約定見面的地點是座塔,朱棣在塔的頂層,建文帝在塔的底層,兩人並沒有真正見面,而是通過孫若微這個傳話筒開始聊了起來。用朱瞻基的話講,這是“二龍不相見”。不過朱棣對這種聊天方式很不爽,直接下到塔的底層,見到了建文帝。二龍相見,本應有一龍會死,結果沒有。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建文帝

  在兩人見面的過程中,朱棣曾起殺心。此時的建文帝卻已經想開了,他能來就表明他已不計較生死。建文帝的豁達反而讓朱棣收起了殺心。兩叔侄一番交談,似乎兩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想要的答案,最後在歡愉的氣氛中結束聊天,朱棣放建文帝離開。

  《大明風華》這個橋段與歷史當然是不相符的。歷史上的建文帝本是不知所蹤,但朱棣終其一生也沒有放棄過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朱棣為什麼非要找到建文帝?當然不是為了和建文帝聊天或向建文帝說聲對不起,而是為了斬草除根,免除禍患。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朱棣

  建文帝是亡國之君,歷史上新帝對亡國之君的處理辦法通過只有兩個:1.殺死;2.軟禁。而絕對不能讓亡國之君流落到民間,脫離自己的控制。

  在《大明風華》中,朱棣既然不想殺建文帝,那麼理應採取第二種方式,將建文帝軟禁起來。為什麼非要這樣做呢?因此給朱棣或大明真正帶來影響的人並不是建文帝本人,而是建文帝作為前朝皇帝的身份,這個身份本身就有很大的號召力和利用價值。即便是張三、李四擁有這樣的身份,也會對朱棣帶來很大的影響。這麼說的理由如下: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建文帝

  1.不管建文帝願不願意,始終會有人打著建文帝的名義來反對朱棣。例如靖難遺孤中始終會有反對朱棣的勢力。所謂的靖難遺孤都是家人被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們與朱棣有血海深仇,這是沒辦法化解的。這些人中始終會有部分人會打著建文帝的名義,或者直接脅迫建文帝,建立反對朱棣的勢力,與朱棣對抗。例如《大明風華》中的聶興。

  2.朝廷中一些政治鬥爭也會牽扯到建文帝。正如朱棣所擔憂的,朝中群臣部分是建文帝一朝投降過來的,對於這些人來說,流落在民間的建文帝本身也是個禍害,這些人中也有人會蠢蠢欲動。建文帝所留下的殘餘力量也會牽扯到朱高熾與朱高煦的皇儲之爭,給朱棣帶來麻煩。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朱棣

  3.對於朱棣來講,建文帝也有利用價值。朱棣始終是通過造反奪得帝位,名不正言不順,他理應脅迫建文帝讓自己獲得合法的繼承權,維護皇位傳承的正統。例如讓建文帝下詔書禪讓皇位。雖然此舉有點掩耳盜鈴,但仍然是有必要的,所以朱棣需要把建文帝牢牢控制在手中。

  4.最重要的一點是建文帝有沒有子孫後代?建文帝留在南京的家人肯定已在朱棣的手中,那麼跟建文帝逃跑的家人呢?在歷史上,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也是不知所蹤。再回到《大明風華》,劇中建文帝在逃亡10幾年的這段時間中,是否留下子嗣?要知道建文帝的兒子同樣對皇位有合法的繼承權,他的身份的作用不下於建文帝。如果建文帝有子嗣,建文帝就算再怎麼豁達,他也不可能豁達到不計自己家人生死的地步吧?他肯定不會把家人的下落告訴朱棣。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建文帝

  由此可以看來,如果是在真正的歷史上,給朱棣帶來隱患的不僅僅是建文帝本人,還有建文帝這一脈,包括他的子孫後代。只有把建文帝這一脈殺絕或加以控制,才能永絕後患。

  歷史上一直有傳聞,建文帝死亡大火之中,但即便如此,朱棣可不相信。朱棣為了找建文帝,可是拼盡全力,費盡心機,查找20多年,結果仍然一無所獲。朱棣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1.明朝永樂年間,各級官府從未放棄過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時通緝和抓捕建文帝黨羽;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朱棣

  2.明朝錦衣衛作為特務組織,曾因多種原因,被朱元璋撤掉。但朱棣當皇帝后,恢復錦衣衛,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希望藉助錦衣衛的力量來查找建文帝。

  3.鄭和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加強明朝和西洋各國的交流,宣揚國威,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4.朱棣曾派多名幹練的大臣暗中在民間查訪,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大明風華》中朱棣居然放過建文帝,卻不知斬草不除根,禍患無窮

朱棣與建文帝

  總而言之,朱棣如此大費周章找建文帝,當然不是和建文帝喝茶聊天的。《大明風華》中朱棣有機會殺死或抓住建文帝,卻聽信建文帝的話,放走建文帝。電視劇作為娛樂節目,出現這種橋段不足為奇,但在歷史上,這種做法會給大明留下很大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