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眾所周知,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書法成就靠的是後天的勤奮苦練,痴迷二王書法,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足見其用功之深。

米芾的蟹爪勾

米芾書法中的蟹爪勾在其作品中隨處可見。

如下圖所示: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蜀素帖》、《苕溪詩帖》、《彥和帖》等都會出現較多的“蟹爪勾”,這種勾的特點就是,在出勾的時候不是簡單的出勾,而是經過一個摺痕後在出勾。這個摺痕剛健挺拔,乾淨利落,與螃蟹的爪子很像,因此名為“蟹爪勾”。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其他書家的蟹爪勾

這種勾其實不是米芾獨創,王羲之《蘭亭序》中就有這樣的蟹爪勾。如圖所示: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在智永千字文當中也有,如下如所示: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那麼很多人就可推斷這種勾就是學王羲之來的,當然我們只能猜測,是不是故意學習王羲之真說不準,因為,會這樣寫的人很多。

李北海《李思訓碑》中的的蟹爪勾: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跟米芾同時代的黃庭堅也偶爾會出現蟹爪勾,如下圖所示《松風閣詩帖》: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蟹爪勾: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這種勾在古代書法中並不稀有,比較常見。因此這種勾只是一個基本的筆法而已。並沒有什麼神秘的東西。所以這種筆法不是米芾獨創。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是稀有的筆法為何成為米芾明顯的風格特徵呢?因為米芾作品中出現蟹爪勾頻率很高,可能是米芾再寫勾的時候偏愛這種勾出去之前要先向前方平拖一下,再以幾乎大於九十度的角度出勾,而不是像普通勾畫一樣小於九十度角出勾。

蟹爪勾的書寫

這種勾畫的書寫難度並不大,反而還很容易,因為如果豎畫末端直接出勾的話,往往容易出現無力的現象,而如果橫向平拖後再出勾,則會好寫一點,而且還比較好看(當然這是個人審美喜好),要想寫好這一筆畫,關鍵是要有較快的書寫速度,才能寫出乾淨利落的感覺

蟹爪勾的作用

這種勾在書寫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調鋒。

當感覺豎畫出勾的時候,不好出鋒,那麼就先向前走筆,調完鋒後再出鋒,能夠到達很好的中鋒行筆效果,大家可以多試試,很多時候,書法中的筆法都是為了調鋒,讓筆毫達到中鋒行筆的效果,不至於寫完字後破鋒(筆尖不聚攏),蟹爪勾就是有這個作用,所以,寫這個筆畫一定要自然。

蟹爪勾在當代運用

如今,蟹爪勾已經成為了一種炫技的筆法,很多行草書家偶爾運用,會給作品增一點色,如下圖中蘭亭獎入展作品: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米芾書法的顯著標志之一——可以炫技的“蟹爪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