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之能力有還得用對地方

道德能力、工作能力、人際關係、勤懇努力這幾項能力,人人都有,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事情做了不少,可是做的多錯的多;有的人能力很強,卻帶領不了團隊;有的人是好人,對別人也沒有啥壞心,可是總是沒有人喜歡……主要是不知如何去運用能力。我把這幾個能力簡稱為良心、雄心、愛心、耐心。

在平常工作中,我們要像沙悟淨那樣,遵守紀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大度豁達,做老實事,當老實人,遇到問題不推諉,盡職盡責,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就是這樣在每天努力的工作,平凡無奇,幾十年如一日,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忠心,大多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

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大意】

俗語說:“爬山要耐得住斜坡上的險徑,下雪要耐得過危險的橋粱。”可見這一個‘耐”字具有極深長的意義,例如險詐奸邪的人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假如沒有這一個“耐”字苦撐下去,有幾個不會墜落到雜草叢生的深溝裡呢?

沒事不惹事,有事可別怕事。在遇到困難和挑戰了,沒有強有力的組織和技術,事情就很難得到有效處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想“安享太平”,就太不合時宜了。需要像孫猴子一樣,動用我們的雄心了,拿出技術能力、組織能力把問題解決好。自身能力不夠,你得想辦法把所有的力量調動組織起來,還可以去“搬救兵”來滅火。

西遊之能力有還得用對地方

能力應用是有場景的,用錯地方只會越做越錯

面對敵人,亮出你的屠刀,面對人民,就需要適時把刀入鞘,拿出愛心。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切忌孫猴子的火眼金睛和尖酸刻薄,你得“追求無我”,大肚能容寬以待人,以包容,平和的低姿態跟別人相處了,憨直一點,寧拙毋巧,讓別人看到你的愛心和誠心,有的時候耳朵要遮起來點。這個問題孫猴子脾性的人最容易犯,仗著自己能力強,總喜歡恃強凌弱,居高臨下,結果大家都不喜歡他,更加喜歡憨厚老實的“豬八戒”。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迴環則草木叢生;

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

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大意】

高聳雲霄的山峰地帶不長樹木,只有溪谷環繞的地方才有各種花草樹木生長;

水流特別湍急的地方並無魚蝦棲息,只有水深而且寧靜的湖泊魚類才能大量繁殖。

可見清高行為和過分的偏激心理,跟高山峻嶺和湍急的河流相同,無法容納萬物,有德君子必須重視戒除這種心理。

在德行良心面前,這些課都是“弟弟”了。我們在生活中,要像唐僧那樣每天不停地學習,勤於修身才行,西天取經的路上沒有見過徒弟練功,可是師傅卻天天誦讀經書。即使如此,唐僧仍然每天謹言慎行,生怕出錯,在修身種德的路上,容不得一點瑕疵。所以我們每天也需要時時警醒自己,在道德之路上,要戰戰兢兢,絕不越雷池一步。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

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大意】

如果一個想法或念頭錯了,就會覺得做的任何修行都是錯的,要提防這樣的錯誤發生,就像是用氣囊來渡大海,不能允許有任何一點哪怕是針大小的洩露;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才能一生無愧。

修行就像是生長在天空的寶樹,必須藉助許多的大樹才能得以支撐。

四項能力人人皆有,但是人是各有所長,那麼到底如何對自己或他人進行綜合評價呢?下一章我們來聊聊。

歡迎留言交流,關注我,一個愛講故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