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的各項小技巧

整理了調漂的小技巧,大家一起熱烈討論哈!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釣魚,狀態好的浮漂能夠精準的幫助我們呈現出上魚信號!現在正值夏季釣魚旺季,釣友們外出釣魚的頻率比較高,為了能夠讓大家順利在水庫釣到大魚,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釣友推薦的實用的調漂技巧。

01 調節釣目

在我們釣魚的過程中,釣友如果發現自己的浮漂標尖突然連續地出現上躥下跳信號,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小魚群在搶食,也有可能是魚餌製作的太硬,小魚在爭奪魚餌。釣餌的挑動會吸引魚群的攻擊欲,釣友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釣遲鈍。釣友可以把1/3目作為一個階梯,將浮漂往上調節,注意不要超過兩鉤之間的距離!

02 改變調目

夏季外出水庫釣魚時,釣友要根據具體魚情改變調目,水域的魚個體越大,釣魚調目則應該越高,並不一定要調目取浮標目數一半。在釣鯽魚,尤其是200克左右小鯽魚時,釣友可以選用2號魚鉤掛上小餌調四釣二。如果釣500克左右的大鯽魚或鯉魚,則可以選擇4號魚鉤,釣餌變大後,調目要提高到六目或七目。這樣一來,會減少空鉤率。

03 換浮漂

一般來說,在黑坑釣鯽魚時,使用一號或二號浮漂釣魚可以使用小鉤和小餌,就算在釣魚過程中,浮漂調高了,還可以使用大餌改善釣組。但是每隻浮漂的浮力有限,釣不同魚種的時候要驚醒更換。比如,夏季在釣羅非魚時,浮漂就不要調的太靈,兩個魚鉤之間的距離要有5cm。羅非魚將釣餌吸進嘴中時,浮漂的浮力可以讓鉤尖刺入魚的嘴中,這時,浮力小的浮漂不會有這種效果!

04 增減鉛皮重量

夏季在水庫釣魚時,如果浮漂無論調靈還是調鈍都不在狀態,釣友這時候就要做些改變了。在氣壓降低的時候,魚群會向上層水域遊動,這時候魚餌在水中下沉過程中會出現截口現象。如果沒有截口出現,釣餌就算到了水底也不會有魚咬口。釣友可以減輕鉛皮重量,讓浮漂頂部露出水面,浮漂浮力增加後,釣餌在水中的下降速度就會減慢,魚就容易將餌料吸食!

五、更改子線。釣魚時候,除了調節浮漂外,釣友使用的子線長度、曲直度、軟硬度都會對釣組產生影響!浮釣的子線適當硬一些沒有關係,底釣時候釣友需要多上點心。一般來說,子線越長,魚餌的擺幅會越大,子線越硬、越曲,釣組的反應越顯得有點遲鈍,反之,釣組的反應就越靈敏。所以,釣友在水庫釣鯽魚時,子線的選擇要根據釣組而定。


關於野釣中調漂靈頓變化的小建議

野釣不同於競技釣,講究的是休閒和上鉤率,中鉤的頻率不是優選項,因為聚魚就很不容易,脫一次鉤又會等待很久。

要保證上鉤率,浮漂的調釣直接的作用就是改變雙餌到底後的狀態,是一餌到底一餌懸空、還是雙餌到底、雙餌躺地、雙餌離底、或者是釣跑鉛,目的就是能否適應魚口。

而我們都不是不是魚,無法看到當時的魚口的真實情況,我們只能通過浮漂的反應和中鉤的狀況來判斷魚口,並能夠快速的做出判斷和調整。

比如:

上鉤中魚率高,說明魚有點離底。調整方法是浮漂向鉤的方向下移。

下鉤中魚率高,說明魚兒貼底。調整方法是浮漂向杆尖的方向上移。

浮漂剛翻身就有口起魚了,說明魚兒上浮。果斷打浮,即釣浮水。

有口提杆貓魚,說明釣鈍了。浮漂向鉤的方向下移,或者剪鉛皮將調目增加1-2目。

頓口無魚說明釣靈了。調整方法是浮漂向杆尖方向上移,即釣鈍。


關於選擇浮漂的一些小建議

市面上的各種大小、各種形狀、各種材料、各種價位的浮漂琳琅滿目,如何選擇是一直困惑釣友們的難題,總認為價高者優,結果花了很多銀子但效果並不理想,除了重裝備輕釣技外,就是並沒有完全掌握到所用的浮漂的特性。

因此建議釣友在選擇浮漂上做到:

1、根據你經常出釣的水域深淺、水流情況、對象魚種類去選擇合適的浮漂,如此就不會出現困惑。一般情況下備用一套鯽魚棗核漂釣1-3米的靜水、一套長形鯽魚漂釣江河緩流水域、一套長形中號漂釣2-4米深水,對於野戰臺釣者來說基本足夠。

2、價高的漂肯定有好的特點和理由,但是野釣的角度說價格太高的不一定就適合,因為野釣有很多無法預估的狀況發生,比如出現大魚打斷主線、毛鉤斷線、樹 枝纏繞、人為踩踏等,容易丟失和損壞。對於漂的好壞,我的看法是,你能夠掌握特性、適合垂釣水域、一天的浸泡後變化在1目的範圍內的漂都是好漂,不在乎價格的高低。

3、儘量選擇吃鉛量小一些的漂,以你使用的杆長能夠順利的拋出為宜,漂並非越大越好。浮漂小靈敏度高,適合近距離使用,浮漂粗大吃鉛量就大,靈敏度就會降低,適合深水和釣遠,各有不同,儘量發揮所長。

每次出釣中每隔2小時就需要重新檢驗和調整一下調目,看看有沒有變化,再好的浮漂都可能出現細微的變化的。多幾次出釣都沒有變化後你就會對使用的漂產生信任啦。



釣魚調漂方面的各種知識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根據不同魚種不同地域不同的實際情況會產生出千變萬化的不同,很多經驗可以共享,但不要生搬硬套哦~今天就分享這一點點,如果有釣友有疑問,我們以後可以慢慢討論~


釣魚調漂的各項小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