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農民起義是一個具有廣泛應用的術語,通常意味著失去土地的農民的起義,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按理說,農民起義應該由農民領導,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起義領袖並非農民。從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到晚清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歷次“農民起義”確切說是因為起義主體是農民而得名,而領導起義的人恰恰都不是農民。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領導著農民造反的“革命領袖”們,大都從事何種職業出身呢?

“吏”——古代農民起義領袖高危職業 所謂官吏,古代長官稱官,屬官稱吏。“吏”就是這樣一群不上不下的下級公務員,在中國古代十二次較著名的農民起義中翻雲覆雨、獨領風騷。

“泗水亭長”劉邦是眾多由下層公務員成長起來的農民起義領袖中的佼佼者。在這個職業裡還有一些鼎鼎大名的人物:瓦崗軍的創始者翟讓是東郡法曹;竇建德是里長出身;紅巾軍的大當家劉福通是一介巡檢;跟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陳友諒曾為縣吏;清朝嘉慶年白蓮教起義的重要領袖徐天德是一名差役。

官府吏員為何成為起義領袖的第一號職業呢?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首先,吏員地位雖低,但把握著大量社會資源,甚至被顧炎武稱為“百官者虛名,而柄國者胥吏也”!古代吏員是連接官民的紐帶,他們藉助朝廷之權,從事徵糧徵稅、訴訟等工作,並且利用身份結交各方人士,經營自己的勢力。其次,吏員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比如劉邦、評書中的宋江,利用自己的職位仗義疏財,廣交朋友;另外因其工作性質,經常要下基層,與群眾打交道。這些底層公務員出身的農民起義領袖,無一不在民間擁有很高美譽度,都是可以一呼百應的牛人。最後,作為吏員,還可以掌握一定的財富,比如劉福通是鉅富之家出身,後來當了巡檢,便有了仗義疏財的經濟基礎,而且到了起事的時候,招兵買馬也需要大量金錢。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商人”——以有財有勢成為第二號高危職業 難怪朱元璋那麼討厭商人,因為在跟他一起爭奪天下的各路豪傑中,就有張士誠和方國珍是商人出身,張士誠是鹽商,方國珍是海商。

第一位以商人職業“鬧革命”的,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黃巢。這位撼動了大唐根基的梟雄,是鹽商出身。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巢不是合法商人,只是個販私鹽的走私販子。黃巢也曾因此自慚形穢,想通過考科舉脫離黑道。只是天不遂人願,幾次應試都名落孫山。

鹽業在古代從來是朝廷的壟斷產業,因此走法律空子,經營私鹽的商人,大多數成為社會中的不穩定因素。除了黃巢,元末的張士誠也幹這樁買賣。

商人造反最有利的因素自然就是有錢,造反總要有兵器盔甲糧草,黃巢如果沒有傢俬鉅萬,也不可能一動手就聚集起幾千人馬。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軍人”——造反既有限制也有便利條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過去由貴族主導的朝代更替成為歷史。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冒險有著客觀條件,他們倆是大秦戍邊的下級軍官——屯長。兩人和手下因為不能按照規定時間趕到漁陽,都有砍頭的罪過,橫豎是個死,不如反了。

在這個行業裡的佼佼者還有明末農民起義的兩位強人,一個是起義早期的領導者王嘉胤,另一個便是大名鼎鼎的八大王張獻忠。這二位都是明朝軍鎮的戍邊士兵,兩人的職業背景讓他們具有一定的軍事能力,從而在早期的革命事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農民軍的領袖。

掌握武器、身具軍事能力及團體基礎的軍人,很容易成為造反的重災區。但縱觀歷史,這個職業與農民起義結合的領袖並不多。究其原因,是軍人本身受到朝廷嚴格的監控與紀律制約,讓下級軍官或士兵很難起事成功。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隱形的高危副業”——宗教人士 在扯旗革命的領袖中,還有許多雜項職業。如洪秀全、馮雲山鬧革命前是私塾教師;朱元璋是和尚;白蓮教起義的王聰兒曾是江湖藝人;黃巾起義的大頭領張角還是個燒符水治人的江湖郎中;元末農民起義的韓山童則是白蓮教教主。

仔細分析所有造反領袖,會發現,除了韓山童是職業教主之外,其他人還經常從事一項隱形副業——宗教會道門。張角不僅是江湖郎中,還是太平道的教主——大賢良師,加上他的兄弟努力地傳道,為黃巾起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在農民起義歷史中,明教與白蓮教的出現頻率絕對很高。方臘據傳是明教信徒,和尚朱元璋也是明教中人。挑起元末農民起義的韓山童是白蓮教的教主,徐壽輝、劉福通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洪秀全和馮雲山也有宗教的副業,他們改編基督教教義,創立了拜上帝會,也成就一番事業。如果總結這些“教主”“大師”的共通點,會發現,宗教很多都同醫術掛鉤,上面提到的張角、鐘相皆是如此,甚至洪秀全也曾顯露過醫術,據說韋昌輝就是因為洪教主治好了他的老婆才皈依其門下。


農民起義的帶頭人為何都不是農民?


難道就沒有領導起義的是真正的農民出身嗎?答案是否定的,古代著名的十二次農民起義的35位主要領導人中,算作農民出身的有3位,即:南宋時,接過鐘相的槍繼續造反的楊麼,職業無從稽考,但當地有傳說他是洞庭湖的漁民;太平天國起義中,有位時常假託天父下凡的大仙——東王九千歲楊秀清。楊秀清造反之前從事“種山燒炭”,也可算作農民出身;和楊秀清職業相同的還有太平軍前期重要領導西王八千歲蕭朝貴。

現實中,經常混入農民起義隊伍,竊取革命果實的卻是貴族子弟和地主。劉秀,便是兩漢易代之際,加入義軍並且最終平定天下的西漢沒落皇族子弟。項羽,這位楚國落魄貴族便是另一位佼佼者;還有家中四世三公,火拼翟讓的瓦崗軍領袖李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