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楊:大山深處走出的公益人

他是農民的兒子,從承德大山深處走來,有著大山一樣的淳樸和善良;他心懷感恩,勵志要回饋社會,創建了自己的公益網絡隊伍;他從唐山起步,靠自己的勤奮努力,隊伍發展到全國。

1988年出生的李東楊來自承德市隆化縣黑溝村, 2013年因工作調動來到唐山後便紮根在這裡,2016年他為了服務於社會上的公益團隊,記錄公益志願者的感人事蹟,創立了一支公益網絡媒體——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三年來,李東楊的公益平臺遍佈祖國大江南北,組成了一支獨具特色的公益隊伍,他們在記錄公益事件的同時,也在默默無聞地做著公益事業。

李東楊:大山深處走出的公益人

李東楊組織嘉魚義工隊開展獻血活動

2019年對於這個來自黑溝村的80後是特別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的成績安慰了他曾經所有失望和無助。李東楊告訴記者,或許是在農村長大原因,知道貧苦的含義,所以工作後就總想著做點公益,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盡些微薄之力。“我記得第一次做公益是2011年,那時在湖北嘉魚鋼鐵企業上班,我和網名‘二喬’等7人共同成立了嘉魚義工隊,併發起了第一次公益活動,走進嘉魚縣文廟山敬老院。”

第一次公益活動讓李東楊記憶猶新,當他看到老人慈祥的笑容時,突然感受到做公益的樂趣。之後他們陸續開展了關注留守家庭、慰問孤兒院、清理街道垃圾等公益活動,僅僅3個月的時間,嘉魚義工團隊從7個人發展到了300餘人。

2013年10月,因為工作調動李東楊從湖北來到唐山,臨走時團隊夥伴還囑咐他,無論走到哪裡一定要把公益事業堅持下去。李東楊說這句話讓他終身難忘,也是他在唐山成立公益記錄者的原因。來到唐山後,李東楊和當地的公益團隊一起參加活動,他發現唐山是一座有愛的城市,每個愛心人士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他在每次做公益的時候都會自己帶著相機為大家拍照,回來後把公益事件記錄下來,通過自己的平臺發佈出去。

就這樣,他參與記錄的公益事蹟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具特色的“公益記錄者”網絡媒體平臺,一邊做公益一邊記錄公益人物、公益事件,就這樣2016年他辭去了原有的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公益記錄者團隊。 李東楊說,起初舉步維艱,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用在買設備、租場地上,沒有任何收入,也曾感到迷茫,但堅定的信念卻是他前行的動力。

2017年正在脫貧攻堅重要階段,李東楊的老家隆化縣黑溝村屬於省級重點扶貧村,他春節回家後,看到村子裡新修了馬路、安裝了路燈,建了文化休閒廣場、裝上了健身器材、家家戶戶蓋上了整潔、乾淨的廁所,原來貧困落後的小山村儼然變成了現代化的新農村。

“附近的少府溝村原來在偏遠的山溝裡,道路不通,家家戶戶都貧困,因為國家大力度扶貧,他們走出山溝,整體搬遷到了新房,每家分了一套三間大瓦房,房子裡鋪好了地磚、熱炕、暖氣,還通上了自來水”。李東楊說,因為親眼所見全國扶貧工作的成效,讓他感慨萬千,扶貧工作深入到中國各個角落,讓貧苦百姓受益,然而自己作為一名有朝氣、有夢想的年輕人,更應該在黨的號召下為社會多做貢獻。

李東楊從老家回來後,更加堅定了為公益志願者做記錄的信心,他重新規劃思路,繼續帶領團隊做公益,同時發起了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項目,並發展記錄者傳遞正能量同時記錄公益、宣傳公益。他們關注陽光下的弱勢病困群體,呼籲全社會的愛心支援;弘揚正知正行的好人楷模,促進文明環境的淨化和提升。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打造“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的品牌影響力,將公益記錄者模式發展到各個城市,如今他的公益記錄者團隊遍佈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州、海南、山東、陝西、內蒙古等全國多個省市都有工作組。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各地工作站主要從事各類公益新聞正能量報道,定位於記錄宣傳各地公益事件,挖掘身邊弱勢群體,用公益記錄者的手機、相機、筆等,記錄身邊的好人好事、求助人群的真實信息、公益活動新聞等。

僅在2019年中,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開展的公益活動多達上百場,助力脫貧攻堅活動30餘次,關注和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題活動30餘次,在國際助殘日、法制宣傳日、消防安全等宣傳日主題活動20餘次……

兩年時間,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的發展日新月異,而2019年是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一年。這一年,由國家民政部主管的《中華志願者》雜誌社成為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業務主管單位,成為中央在京期刊媒體單位。

李東楊:大山深處走出的公益人

李東楊在《中華志願者》雜誌社彙報工作

2019年對於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來說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在《中華志願者》雜誌社的正確領導下,無論在團隊管理、稿件質量和業務能力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較好地完成了戰略規劃的各項目標。

同時,這一年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的工作得到各地黨政機關單位的高度認可,被河北固安縣政府評為無償獻血公益活動網絡宣傳指定單位、被共青團遼寧省委評為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被唐山市遵化教育評為教育事業先進宣傳媒體等榮譽稱號。

提起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的成就,李東楊卻憨厚地笑了,他說心無雜念只為感恩,因為感受過政府的關懷,所以做什麼都微不足道。他見過最燦爛的煙火,也品味過最艱苦的人生;無論走到哪裡,他始終堅守著大山賦予他的那份善良。未來,他希望記錄者們一如既往記錄世間那些平凡大愛,堅持“傳遞正能量,共築中國夢”的宗旨,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大的能量。(記錄者:王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