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溫度並存,深圳復工復產穩步向前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自是不能落後。企業復工復產是經濟運行的第一線,只有企業發展好了,人民的錢包鼓了,深圳經濟才能穩步向前發展。

速度與溫度並存,深圳復工復產穩步向前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著一場巨大的挑戰。防疫物資採購困難、工人返崗率不高、現金流壓力大等問題仍是橫亙在復工復產道路上的重重困難。疫情只是暫時的,而經濟平穩運行卻是社會穩定永固的基石。面對疫情,復工復產的腳步不能停。如何在嚴格防疫的前提下,科學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深圳交出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答卷。

復工復產,深圳有速度。2月7日,深圳發佈“惠企16條”,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緩繳稅款、減免水電、促進融資,各項硬核政策不斷在路上,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2月28日,深圳發佈《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步伐、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等一系列措施,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有目標,有實措,有態度,這是深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亦是助攻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乃至達產的必要條件。截至2月27日,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2%,這便是深圳速度的體現。

復工復產,深圳精準度同在。以中小企業扶持為例,深圳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的行動可見一斑。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深圳中小企業數量達197.1萬家,佔企業總數的99.6%。可見,中小企業是深圳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開拓創新的工作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此,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迅速部署上線“戰疫”專區,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鼓勵支持國有大型銀行提升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重;光明設立中小工業企業延遲復工專項補助......多舉並施下,深圳中小企業正在逐步恢復生產經營。

復工復產,深圳有溫度。企業用工短缺是當前復工復產的一大難題。為此,深圳北站開通“專屬企業定製復工專列”迎接工人回深、市人社局派遣10輛專車接返數百名廣西崇左務工人員、南山組織外地復工人員專機破解員工返程難題。針對口罩等防疫物資採購困難的問題,市政府開設網上商城,上線應急防疫物資採購專欄,為企業採購提供渠道。此外,龍華、寶安等區相繼出手,為企業提供免費口罩,助力復工復產。種種暖企措施,正在一步步緩解當前企業面臨的困局。此外,企業的互助參與亦在傳遞著復工復產的深圳溫度。福田星河COCO Park設置“無人冰櫃”,免費為快遞及外賣小哥提供暖心食物;寶安勤誠達總部大樓向中小企業免租一年.......守望相助,成為深圳這個春天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邊是緊鑼密鼓的復工復產行動,一邊是互聯網為城市抗疫提供的動力支持。面對這場抗疫戰,深圳基於自身互聯網創新的優勢,為順利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無論是寫字樓裡機器人送餐消毒的身影,還是工業園區5G紅外測溫系統的精準檢測,抑或是是各大高速檢疫點喊話掃碼登記的無人機,皆是這座創新之城為戰疫提供的智慧力量。不僅如此,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開展全鏈條網上政務服務,發動公益網絡招聘......深圳正以其科技創新之舉,全力滿足著復工復產多方面的需要,打通各個環節,讓經濟發展的車輪跑起來。

對於深圳來說,2020年註定是特別的一年。在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之際,深圳積蓄力量,注入溫度,幫扶企業提升復工復產速度,實現經濟長足穩定發展。街頭的木棉花已開,經濟創新活力亦將不斷迸發,勝利的號角聲終將傳來。(許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