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電影海報

10月25日,電影《少年的你》一上映,就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截至11月9日10時,電影票房已破13億。在周冬雨、易烊千璽演技被大家“誇上天”時,“校園欺凌”這一現象也被暴露無遺。

校園欺凌的發生要比我們想象的頻繁得多,也普遍得多。2016年美國教育統計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22%的高中生在過去的一年中曾遭受過欺凌,5~18歲的學生中有21.8%表示曾經被欺凌過。我國的數據暫缺,但情況可以想象,並不樂觀

《公益時報》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推出益調查——“校園欺凌”你怎麼看?

調查結果顯示,有20.02%的網友表示親身經歷過校園欺凌,更有58.67%的網友表示身邊出現過校園欺凌事件。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調查結果之一

一、校園欺凌是什麼?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平靜校園中的暴風雨

校園欺凌,又叫做校園霸凌。霸凌行為(Bullying)是指帶有敵意地使用攻擊、威脅、強制等手段令他人感到恐懼,從而達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它有兩個重要特點:霸凌是一種不對等行為,只有攻擊者強於受害者時,所進行的攻擊行為才能被視為霸凌。霸凌往往是一種習慣性行為,極有可能會反覆發生。

二、校園欺凌的表現有哪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欺凌如刀

人數上:校園中霸凌可以是一對一的;

也可能是聚眾行為,即一群人對於某一個人的霸凌。

言語上: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或使用羞辱性的話語;

嘲笑諷刺;

威脅 、恐嚇、強迫他人做不想做的事;

敲詐勒索。

行為上:故意忽視,在群體中把你當透明人,集結他人一起排擠孤立你;

暴力行為、肢體攻擊。

網絡欺凌:社交網絡上的言語攻擊; 威脅恐嚇的郵件和短信;發佈信息、照片令他人難堪。

校園欺凌的表現各種各樣,原因也是各種各樣,甚至毫無原因地,欺凌就發生了。

三、校園欺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欺凌,如槍致命

受欺凌者:

1.失眠。 在校園中曾受到過欺凌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睡眠問題,並且問題的嚴重性隨著欺凌次數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 校園欺凌受害者的抑鬱水平顯著高於沒有遭受過欺凌的孩子。

3.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經歷越多、時間越長,個體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響正常學習。欺凌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5.嚴重行為問題。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會發展出品行障礙,以及成年後的反社會型人格。

美國每15起校園槍擊案中,有12個槍擊者都曾經被霸凌過。長期的逆境會導致人的情感反應系統一直處於激活狀態,這種慢性壓力會永久損壞大腦神經元。

欺凌者:

或許你會想,欺凌者哪裡會有後果要承擔。

但,行為實驗表明,他們並不會獲益。這類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鬱、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可見,欺凌者並不是勝利和強勢的存在

據調查,小時候曾作為校園欺凌者的孩子,在長大後有更高的風險參與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為。

四、校園欺凌會波及到哪些人?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一次欺凌的成功,是許多人共同的“功勞”

除欺凌者與受害者外,參與欺凌的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協助者(assistant)是欺凌中最大的幫兇,也是最軟弱的。

在欺凌者首先實施欺凌行為之後,協助者會迫切地想要加入到其中。我們校園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一開始只有一個人欺負人,後來更多的人加入。協助欺凌者好像是一種保護自己的行為,類似“站隊”:我跟你是一撥的,我幫你欺負別人,你別欺負我。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徐渺

電影中的徐渺,就是這樣的協助者,她以前曾和陳念一樣,被校園霸凌所欺壓,怯懦的她沒有選擇反抗施暴者,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欺負,加入了施暴者團隊,和她們一起去霸凌別人。

起鬨者(reinforce)如果個體對於反抗欺凌的預期是偏負性的,例如會認同“槍打出頭鳥”、“我並不能改變什麼”,那麼將很有可能成為起鬨者。

電影中,陳念被終極欺凌時,除了魏萊、羅婷,以及被當做魚餌的徐渺,還有很多的男男女女,他們既是起鬨者,也是後來的欺凌者,進而導致這次情節最為惡劣的欺凌。

局外人(outsider)在面對欺凌行為發生時可能會選擇迴避、直接走開。但他們是欺凌事件中變數最大的角色,如果他們能改變對於反抗欺凌的負性預期,那麼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李想

電影中的李想,班級中典型的“好學生”代表,“考進清華”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在知道陳唸的事情之後,有心想要幫助她,不僅為她提供了不少學習上的資料,也努力開導她的心結。但是性格上總是忍讓,對欺凌事件本身,起不到任何作用。

抵抗者(defender)是欺凌行為中與受害者站在一邊的。這些敢於反抗欺凌者的孩子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也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較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陳念與小北

電影中的小北,就是這樣的抵抗者,一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他也用實際行動給了陳念一段沒有欺凌的寧靜時光。

五、解鈴還須系鈴“人”——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埃裡克森的心理發展理論

嬰兒,得到愛和照顧,才能健康地生存;

兒童,得到愛和鼓勵,才會勇敢地探索;

青少年,得到愛和支持,才能建立健康自我。


被欺凌者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胡小蝶

胡小蝶,復讀生、學習成績一般。在胡小蝶出事後,影片沒有描繪她的家人正面出場而是借魏萊的口,說她家裡得到了一筆鉅額賠償。孩子自殺,得到一筆賠償就可以息事寧人,可以想象,胡小蝶能得到的愛不會多。

一個沒有被愛滋養的人,難以獲得力量和勇氣,所以在遭受校園欺凌後,胡小蝶試圖求救(向陳念說出自己被欺負),可是得到幫助,她不相信自己的遭遇會有改變,最終用自殺了結了這一切。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與母親通話時,隱忍著痛苦的陳念

陳念,單親家庭成長,乖巧懂事。目前為了躲債遠赴他鄉,留她一人在家,既要承受高考的壓力,又要面對債主上門時候的恐懼,母親大字報被瘋傳時候的羞憤,以及被欺凌的痛楚。她迫切地想要逃離,將全部希望寄託於高考,她只想安安穩穩地度過高考。

在母親面前,她更像是個大人,所以即使遭遇欺凌,她也選擇隱忍,獨自承擔痛苦、恐懼。還好,母親再不濟,她還能表達對陳唸的信任、愛,儘管有點壓力,但母女之間是有愛在流動著的。所以,當母親最終知曉一切,哭著擁抱住了陳念。我想,那個擁抱裡,該是滿懷著愧疚、自責、心疼和愛吧。

正因為有過被愛,所以她敢把球砸向欺凌者,大聲喊出“有完沒完”;她敢求助於小北,共同抵抗欺凌。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站立著的徐渺&躲在垃圾箱裡的陳念

徐渺,前文提到,她也曾是被欺凌的那一個。父親唯唯諾諾,為了生活對她不管不問,造就了她的懦弱和搖擺不定,所以她變成人云亦云,搖擺不定的傀儡。

在一場追逐中,陳念躲在垃圾箱裡,試圖躲過一場恐怖至極的欺凌。但手機鈴聲響起的那剎那,剛好被徐渺聽到,我相信,陳念和觀眾都會認為“完蛋了”。但是,徐渺卻選擇了閉口不說。

我想,曾經被欺凌的經歷,讓她的內心有一絲的同情和愛。但稀薄的愛,難以抵擋令人窒息的恐懼。所以,她與陳念之間短暫的惺惺相惜,成為了陳念被終極欺凌的敲門磚。


欺凌者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魏萊,天使與惡魔的雙重存在

魏萊,漂亮、優秀,卻是一個兇狠的欺凌者。她對別人的苦痛不以為然,對生命毫不敬畏;對別人的死沒有半點愧疚;向陳念道歉,只認為自己是玩的有點過火,後來的下跪和解也不過是害怕被父親責難。

父母給予她的愛,是有條件的,要足夠優秀,要足夠有價值,否則,就是一文不值。想得到愛卻不能,一直擔心愛會溜走。優秀只可以換來短暫、易流逝、不穩定的愛,欺凌別人換來的卻是穩固的掌控感和價值感。

在太平間裡,父親看了一眼就走了,母親看到父親走了,才痛哭流涕。沒有人真正愛她這個人,她也不過是原生家庭悲劇的產物。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羅婷

羅婷,她的父親酗酒,只會家庭暴力,還在學校公開場合對她拳腳相加。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不僅沒有愛,還造就她的暴力和冷漠。所以,影片當中的她,就是暴力、冷漠的代名詞。


社會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正義的鄭警官

電影中,鄭易警官人如其名——正義,無論是胡小蝶自殺,還是魏萊死亡的案件,他都想查出真相。除了事件真相本身,還帶著對這些青少年的關心和愛。

早期,他希望自己可以保護陳念,代表社會正義力量對校園生活的關注,是他的職責所在

當小北替陳念背鍋,鄭警官看似不通人情,要徹查出真相,甚至欺騙陳念,但卻是對陳唸的未來更負責的表現。鄭警官以過來人的角度看問題,他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行事易衝動,還年輕的陳念可能短時間內可以承受住壓力,但陰影是磨不去的,鄭警官不希望陳念將來為自己的雙重錯誤(失手導致魏萊死亡,讓小北背鍋),而感到後悔、自責和抑鬱。所以用近乎殘忍的方式,將陳念從後悔邊緣拉回。

影片最後,雖然陳念和小北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但他們能夠問心無愧地生活,快樂坦蕩地生活。這是社會從長遠角度能給予未成年人的關心和愛


學校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注重成績的學校會老師

影片當中,學校和老師是以成績為重的。現實社會中亦是如此,在中高考的大山面前,只有分數、成績攀登高峰的登山棒。快速行動、高效學習,才是學生們在學校最需要做的,情緒和感受並不重要。

在這樣關係冷漠、競爭壓力大的環境當中,更容易滋生欺凌行為。

所以,當胡小蝶的事情查明之後,原班主任因此離職,而同學們卻將換老師的責任推給陳念,連同學們都覺得成績更加重要。

在真實生活中,老師很難有效處理欺凌事件。一是因為學生已經不相信老師會關注此類問題,更別說解決問題;二是因為老師的確很難及時、有效處理,反而會令欺凌行為加劇。

影片最後,陳念做了老師,她發現班裡一位女同學上課時低頭不語,情緒低落,便默默地陪伴、護送著她回家。我想,無論她是否遭遇到了校園欺凌,或者只是因為家裡、學校裡發生了不愉快,這一位女同學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而這份愛,會令她信任老師、信任自己,可以面對、處理眼前的事,也可以在必要時候尋求幫助,並獲得幫助,渡過這段低落的時期。

為什麼陳念會看到,會這樣做?是因為她感同身受。所以她知道,情緒、感受比成績更重要。

校園中的任何人,都需要為校園欺凌發聲,這樣,才會使黑暗的校園欺凌,消融於陽光之下。


父母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陳念和母親

這張圖上的陳念是平靜且幸福的,因為和母親在一起,感受到與母親相處的快樂。只是,如果角色能互換就好了,電影中,母親更像是一個為所欲為,需要照顧的孩子,而陳念懂事、體貼,會照顧人,像個媽媽似的安慰著母親,立志通過高考改變自己和母親的人生。

其他人的原生家庭前文已有敘述,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原生家庭的作用

身為父母,養育孩子、關愛孩子、支持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溫馨的家庭氛圍,良好的行為榜樣,平等溫和的溝通。這樣的孩子,也會帶著尊重和友善,與人相處;帶著勇敢和獨立,與社會相處。


自己的愛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小北與陳念

小北,是混跡街頭的小混混,母親認為小北是她的累贅,使他從小就遭受親人的背叛和離去。這對小北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導致他不再相信自己會被世界上的一個人所愛。

而當陳念與小北為了抵抗校園欺凌而相處的時候,影片中的他們露出了難得的笑容。現實社會中,不是所有的受欺凌者都能遇見保護著她的小北,但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內在的小北。

小北,堅強、勇敢,也會脆弱、害怕;理智、鎮定,也會魯莽、偏激,他用他的方式保護著陳念。而陳念,則用她的體貼、懂事、溫和,溫暖著小北的內心。

若外在實在沒有愛得以支持自己,請學習愛自己,勇敢地尋求幫助,為自己發聲

結語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經典臺詞之一

“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這句臺詞戳中很多人的內心。

的確,我們聽過無數節課,但沒有一節課告訴我們,如何變成大人,如何處理關係,如何去愛。所以,校園欺凌、職場欺凌、性別歧視等等,都存在於這個世界。

唯有愛,唯有學會愛,唯有學會愛自己、愛孩子,才能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去愛,如何去相處,如何變成大人。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需要每位成年人的參與。

用愛融化校園欺凌,用愛鑄就防護牆|《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