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丹娜絲”

近年來,國內外人工智能應用在各領域以爆發式增長,並且呈現由傳統的機器學習向深度學習發展的趨勢。中央氣象臺在定量降水預報、強對流潛勢預報、颱風智能檢索、預報公文自動製作方面也開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繼上上期《天氣公報走進AI時代》發佈後,後臺粉絲紛紛留言,將“人工智能技術”的關注度推上了新高。成果君今天就為大家續更“人工智能技術在天氣預報中的應用系列”之二——


智慧颱風應用系統


本期嘉賓

中央氣象臺 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高級工程師 聶高臻


“-Siri,歷史上登陸我國的颱風最強的是哪個?”

“我好像不明白”。


“-Siri,“丹娜絲”這個妹妹看著眼熟,是不是在哪見過?”

“我好像不明白”。

......


雖然很多時候Siri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然而,當進入專業領域,Siri往往力不從心。


而且,最近在我國近海徘徊的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你看著她,真的眼熟嗎?



“語音識別”

上述窗口操作,如果你感覺有點難以駕馭,沒關係,貼心的系統開發團隊為您設計了語音操作功能,通過

AI智能語音識別和智能分詞技術,進行關鍵詞拆解和語義匹配,從而實現“所說即所得”。這個功能對於政府決策部門、記者等非氣象專業用戶,免去了學習複雜操作菜單的過程,是不是很人性?


那麼,“智慧颱風應用系統”

藉助了哪些AI高科技呢?


“首先,這些強大的檢索、顯示功能是以海量的數據作為支撐的。系統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蒐集整合了颱風路徑、強度、風雨、災情、雷達、衛星、歷史再分析等方方面面相關的資料,資料量多達50TB”。——聶高臻說道。

尋找“丹娜絲”

“此外,如此高的數據量就要配合上高速處理技術。系統中用到了多種大數據技術,使用spark分佈式分步計算實現數據及聚合檢索,底層採用mysql和hadoop基礎數據存儲,kafka提供消息隊列,zookeeper提供分佈式協調服務。”

尋找“丹娜絲”

通過分佈式計算和聚合檢索結合分佈式存儲的颱風大數據庫及中文分詞詞典庫,“智慧”颱風檢索系統就實現了對海量歷史數據的檢索功能。採用分佈式並行計算架構實現OGC標準化WMS的高分辨率、多圖層疊加展示效果。

尋找“丹娜絲”

“丹娜絲”已經緩緩向近海走來,她是否曾經來過?有沒有前世的“姐妹”?她又要去向何方?

“智慧颱風應用系統”給你答案:

目前,只有1959年的第6號颱風Nora出現過這種類似“一分為二”的情況,也是在經過菲律賓附近後,出現了中心分裂。

換句話說,歷史上,幾乎沒有和“丹娜絲”近似的颱風。

尋找“丹娜絲”

5906號颱風“Nora”

尋找“丹娜絲”

So,成果君勸你,聊天有方法,搭訕需謹慎。


尋找“丹娜絲”

成果君對1822號颱風“山竹”進行相似性檢索,發現0814“黑格比”和9615“Sally”都具備極高的相似性。

尋找“丹娜絲”

“黑格比”歷史雲圖數據疊加

尋找“丹娜絲”


“一帶一路”服務,國之能力擔當


為了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需求,系統不僅可以檢索家門口(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還可檢索全球其他海域的熱帶氣旋情況。比如,今年莫桑比克少有的連續受到熱帶氣旋襲擊,其中熱帶氣旋“伊代”導致幾十萬人失去家園,數百人喪生,可見,熱帶氣旋的準確預報和有效防禦是全球性的課題。


尋找“丹娜絲”


正如“所有關於未來的問題,都能在過去找到答案”,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颱風預報業務也乘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東風,迎來了發展的黃金年代。

自2016年以來,我國颱風路徑的24小時預報誤差已經縮小到70公里內,這個數據,標誌著我國颱風預報水平從追趕美日發達國家,到目前的國際先進水平,可以說,“智慧颱風應用系統”功不可沒,是當之無愧的“能力擔當”。

尋找“丹娜絲”

尋找“丹娜絲”


“丹娜絲” 最新預報

尋找“丹娜絲”


END


尋找“丹娜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