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故里,也是早期秦人的發祥地,因其天然地形地貌位置險要,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歷史上戰爭頻繁的緣故,迄今留下大量的文化遺蹟、古戰場遺址。

天水地處隴山以西,所以歷史上一直稱為隴西或隴右,自古是東西、南北咽喉要道,關隴道和蜀隴道的交匯處,為漢唐有名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也是巴蜀出入中原的必由之路。

秦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這裡物寶天華,人文薈萃,文化源遠,名人輩出,曾在中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眾多名載史冊、彰諸於世的歷史人物,他們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照耀瀛寰,光芒永存。

千百年歲月的沉積,鑄就了秦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映射出隴上明珠獨有的魅力風韻。我們立足於秦州這塊欣欣向榮、莽莽蒼蒼的黃土地上,不由得使人肅然起敬,感喟蔚然。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鐵堂峽,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平南鎮與天水鎮交界處,東北起自平南鎮趙窯村口,西南至天水鎮石灘子村西的青龍觀下,源自西秦嶺山脈齊壽山(古名嶓冢山)的西漢水從峽中穿流而過,是一條長約十餘華里,峽崖壁立,色黑似鐵,空谷一線,壁立千仞的奇幽峽谷。

這裡蘊藏著豐富的西漢水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隴右杜甫文化和天水古道文化等,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它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一幅縱橫古今的壯美史冊,真實的展現在世人面前,記錄和見證著自身歷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折射出古秦州博大精深的內涵和經久不衰的魅力。

鐵堂峽,當地又稱貓眼峽、張家峽。它不僅是西漢水上游的流經之地,也是上邽通往祁山的戰略要道,由隴入川的驛道和軍事關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鐵堂峽在三國時期為天水關的重要關隘,峽東北百餘里乃上邽,其西出口即歷城,十華里即西縣,三十華里即囟城,不到五十華里即祁山。而這些城池關隘相互接連,一城和一城之間的距離,也不過十幾二十華里,鐵堂峽的戰略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據《方輿覽勝》記載:“鐵堂山,在天水縣(今天水鎮)東五里,峽有石筍,青翠長者至丈餘,小者可以為礪。”南宋鄭樵撰《通志》載:“峽(鐵堂峽)有鐵堂莊,四山環抱面,有孤冢。[邵注]在秦州東南七十里。”《直隸秦州新志》載:“鐵堂峽(禮縣)東一百里,漢姜維故里。”“鐵堂莊即杜(甫)詩《鐵堂峽》,相傳為後漢姜維故宅,四山環抱中一孤冢,傳為維祖瑩。”

《天水縣誌》卷一《地理志》載:“平襄侯姜維墓在(天水)縣城南七十里天水鎮北山,大冢巍然,相傳冬不積雪。”《甘肅通志》載:“鐵堂山在秦(州)西七十里。”《元一統志》載:“姜維鐵堂莊在天水縣峽內,四山環抱中,有孤冢,相傳為維之祖瑩。入峽數十步,右巖有‘石門上品’等大字及‘延祐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由於歲月的侵蝕及附近村民盲目採石,文字現已蕩然無存。

峽者,《說文》:山峭夾水曰峽。鐵堂峽,既有山崖峭壁的雄偉壯麗,又有西漢水的款款流經,可以說,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大峽谷。從古至今,鐵堂峽在諸多史書中均有記載和撰錄,如《山海經》《水經注》《方勝輿覽》《華陽國志》《元一統志》《陝西志》《甘肅通志》《直隸秦州新志》《天水縣誌》《天水市志》《禮縣誌》《秦城區志》,等等。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在隴右西南一帶,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鐵堂峽,以及峽谷中躲箭石、月亮山、貓眼石、門裡溝、鐵門栓、石門檻、石棺材、姜維堡、姜維墳、蟒蛇洞等富有地方民俗性及歷史人文色彩的“古今”。其中,有些傳說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有些是當地老百姓以口口相傳的方式,留下來的“奇聞異事”。不論是何種方式散落在民間,或多或少,都與鐵堂峽中的人文遺蹟有關聯。

特別是近年來,天水、寶雞、隴南等地的專家、學者、作家等,或挖掘隴右古道路文化,或考察西漢水朔源流域,或研究杜甫流寓路線等,都要對鐵堂峽進行闡述論著。鐵堂峽,名揚經傳,歷史文化遺蹟眾多,人文積澱深厚,註定要成為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鐵堂峽,其所在地理位置,放在全國的定位來看,無法與任何一座名川大山相提並論。放在西部位置來看,更不能與絲綢之路、莫高窟、麥積山相媲美。但放在隴右定位看,其自身蘊涵的地理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卻不同凡響。因為,他蘊含著深厚的“四大文化”(三國古戰場、西漢水文化、隴右杜甫文化、天水古道文化),從而使得它名噪隴右,魅力十足,風光無限。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一)三國古戰場文化。秦州濃厚三國文化的形成,源起於四個重要因素:其一是特殊的軍事地理位置,特別是蜀國丞相孔明認為,由成都取道北伐曹魏,取途秦州是最佳要道;其二是肥沃的土地,豐富的物產,甘甜的水質,足以確保百萬大軍的日常用度;其三是多個少數民族與漢民族雜居、相互融合的民族分佈特點,治少亂多,欲得天下者,無不關注之;其四是明朝經典小說《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大大推動了三國文化的普及和宣傳。

鐵堂峽蘊涵的三國古戰場文化,主要體現在天水關的軍事戰略方面。天水關在鐵堂峽西南約五里處,現為秦州區天水鎮轄地。三國時此地為歷城和西縣所在地,唐宋時這裡設立過天水縣,後又升軍、設裡、立鎮。由於這裡山川相連,糧草豐厚,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天水關的軍事價值,很大程度又體現在離它不遠的鐵堂峽谷。《方輿攬勝》載:“鐵堂山,天水縣東五里。”這裡所說的“縣(治)”,就是指天水鎮。鐵堂山即鐵堂峽。據專家考證和推測,天水關的關口城防應該建在現在的鐵堂峽口,因為只有這裡的山勢才能佔據來往的要衝。

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鎮守天水關時,曾在鐵堂峽內安營紮寨,因此峽谷裡至今留有躲箭石、門裡溝、鐵門栓、姜維堡等三國古戰場遺蹟,並且流傳著很多和姜維有關的故事。當年,諸葛亮天水關智收姜維的傳奇故事,既成為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美談。不僅如此,守衛歷城的撫夷將軍姜敘,被母親的一番慷慨陳詞說服,和櫟阜、趙昂等聯合使英勇無敵的馬超敗走歷城的故事,被當地人們盛為流傳。歷城,正是今鐵堂峽西天水鎮的舊址所在。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二)西漢水文化。西漢水是我國著名的水系之一,發源於古嶓冢山西麓(今齊壽山)。據《水經注》載:“嶓冢山,漢水所導也”;《山海經》載:“(華山)西……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尚書·禹貢》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等等。由此可知,西漢水算是有史可查、有據可考的一條重要水系。上世紀70年代,放馬灘出土的古板水圖,對西漢水的水路、流域等有所記錄,也算是最早對西漢水有據可考的實物見證。

我們都知道,長江、黃河是孕育華夏文明的兩條“母親河”。然而,對於“秦人”來說,西漢水就是他們的“母親河”,也是秦先祖賴以生存的“根”。近年來,隨著隴南市禮縣大堡子山一帶不斷出土的文物佐證,秦人早期就在西漢水流經的大堡子山一帶活動。

當年,秦人的先祖秦非子,憑藉著西漢水豐腴的水草,放養出膘肥體壯的戰馬,後因牧馬有功,被封為“秦”。幾百年後,秦人在西漢水流域繁衍子嗣,不斷壯大,並沿著西漢水一路北遷而上,最終成就了“秦王朝”輝煌的霸業。由此來說,西漢水也是秦文化的“奠基石”,秦人早期的聚集地和發跡地。

據考證,西漢水從齊壽山發源後,流經齊壽鄉和平南鎮境內,並在平南鎮趙窯村口與若干支流彙集後,沿著鐵堂峽谷川流而過。可以說,鐵堂峽是西漢水發源流經的第一座峽谷,也是西漢水上游諸多支流交匯之地,具有舉足輕重的地理意義。

據傳,五代文學家王仁裕,當年曾夢見自己剖開腸胃,用西漢水來揮灑清洗,從此便文思泉湧,靈感大發,並把自己的詩集也取名為《西江集》。受西漢水文化的薰陶,隴右西南的諸鄉鎮,特別是西漢水流經的平南、天水、華歧等鄉鎮,造就了丁秉乾、趙壹、武頌揚、武鷹揚等學識淵博的文人學士,為隴右南鄉一帶的文化增光溢彩。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三)隴右杜甫文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因“安史之亂”的戰禍和關內大旱的天災,加之仕途坎坷,辭去華州(今陝西華縣)司功參軍,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攜眷流寓秦州。他在秦州約住三個月後,因天氣寒冷,飢寒交迫,秦地又面臨吐蕃威脅。

正當詩人憂慮去向之際,隴南成縣(原名同谷)的“佳主人”來信相邀。於是,這年冬十月,“無食向樂土”、“無衣思南州(指成縣)”的詩人,攜家眷南下,踏上赴同谷的艱難跋涉。

詩人經赤谷(今秦州區暖和灣)、鐵堂峽、鹽井(今禮縣東鹽官鎮)、寒峽(今西和縣長道鎮祈家峽)、法鏡寺(今西和縣北石堡城西山上)、青陽峽(今西和縣東南五十里處)、龍門鎮(今成縣紙坊鎮府城村)、石龕(今成縣觀音崖)、積草嶺(今成縣西北九十公里處的殿山樑)、泥功山(今成縣牛星山)來到成縣,在鳳凰山下鳳凰村結茅而居。約住一個月,至同年十二月,離成縣南下入蜀赴成都。

當年,杜甫途經鐵堂峽時,留下千古絕唱的詩篇《鐵堂峽》:“山風吹遊子,縹緲乘險絕。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水寒長冰橫,我馬骨正折。生涯抵弧矢,盜賊殊未滅。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

鐵堂峽由此聲名大振,載入史冊,享譽隴右。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杜甫文化的研究,鐵堂峽作為杜甫當年流寓所經之地,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四)天水古道文化。據《秦城區志》記載,秦州有跡可循的古道有十條,其中最有名的古道三條,分別是隴關道、“絲綢之路”南線、隴南古道。在我國古代的交通大道均稱驛道。隴關道是自長安通往西域中經秦州的主幹道。漢設驛亭,隨設驛站。驛站設有驛長和驛夫,備有車馬和飯舍,供旅行者使用。隋唐時期,全國設有1639個驛站,其中秦州境內有8個,站距大致30裡,秦州驛是最重要一個驛站。

“絲綢之路”南線是古代橫貫歐亞大陸的一條中西交通國際商道,其中經過秦州境內的路線,稱之為“絲綢之路南線”。 隴南古道是秦隴入蜀的主要通道之一,具體路線是自隴關越隴坂西行至張川,折而南至清水,再由西南過渭水至秦州、禮縣、西和,南到成縣,折東行至徽縣,再東過兩當到陝西鳳縣,再南行直達漢中,過連雲棧道入川。這條道路雖轉彎較長,但卻是入川較為坦蕩的道路。

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北定中原“即走此線路。另一條入蜀道,是由秦州至祁山,經西和至成縣,進入山西略陽入蜀。還有一條入蜀道是由秦州經西和、成縣,從文縣東南行,越摩天嶺(青塘峽)入平武、江油直達成都平原。這是由故道轉入羌氐道入蜀的路線。東漢光武帝平定隗囂後,命大將岑彭、吳漢攻取上邽(今秦州)、西和後,南攻巴蜀及鄧艾偷渡陰平都是從這條古道進軍的。

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由秦州去同谷(成縣)入川,據考證是由秦州出發,沿赤峪河谷南行,經皂郊、店鎮、平南、鐵堂峽、祁山、長道、古堡(法鏡寺)到西和,再繼續南行,經青羊峽至同谷,經硬灣,折西南行達虞關,再西行至長舉縣(略陽),南達成都,這說明隴南故道和秦州通四川的道路一直是暢通的。

還有一條“秦州——禮縣線”,自秦州南行經皂郊堡,折而西南行經平南川、天水鎮、羅家堡、祁山堡、長道鎮至禮縣。禮縣西入宕縣,南控仇池,東臨祁山,北依木門,是秦州西南戰略要地。由此說,鐵堂峽對天水古道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鐵堂峽蘊涵的深厚的“四大文化”,造就了這條峽谷不同凡響的地理、文化和歷史價值。但是,人們對鐵堂峽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整理和弘揚,長期以來,一直缺乏系統地認知,特別是對鐵堂峽谷內諸多歷史遺蹟,因上世紀80年代修建徐禮公路,以及當地人盲目地炸山取石,先後遭受毀殆,諸如姜維墳、貓眼石、石棺材等遺蹟不復存在。

據說,在上世紀中後期,還能在門裡溝看到安裝過鐵門柱坑的痕跡,更早的是峽內路畔石壁上有一方宋代摩崖題記,上有大字“石門上品”及“延祐三年二月初三”等小字,可惜早已不存。2001年,峽內修通天水至禮縣、西和的公路後,原本鐵堂峽有機緣成為人們探幽懷古的勝蹟。

但在當地某些短視的村民眼裡,卻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石料源。他們開山炸石,炮聲隆隆,日夜不停,硬是把這裡變成了“石料廠”。等到有關部門發覺為時已晚。兵氣未消的鐵堂峽,詩情畫意的鐵堂峽,已經覆沒在滿峽亂石之下。

2011年12月,門裡溝也因為修建“天十”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國家級高速公路甘肅段“徽縣至天水公路”)的需要,被施工方水泥硬化,變得面目全非。門裡溝裡的鐵門栓、石門檻等遺蹟也無跡可尋。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對於鐵堂峽來說,如今要想打造成一條富有地域色彩的旅遊線路,著實已經缺失了一定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所幸的是,位於鐵堂峽峽內姜維堡、出口(天水關北)的青龍觀,得到當地老百姓的保護興建,已初具規模,可以與牡丹鎮木門道武侯祠、禮縣祁山堡等旅遊景點,聯成一條完整的旅遊線路,或許對當地文化產業的打造能夠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另外,位於鐵堂峽谷中斷門裡溝口的躲箭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當地人炸石取土暫時湮埋。2000年左右,躲箭石被當地人重新挖掘出來,但早已失去原來樣貌。躲箭石,這塊承載著三國古戰場文化的實物見證,要想恢復原有的歷史“色彩”,還需在開發旅遊產業的同時做足做好這塊文章。

在天水南部尚有許多峽谷,比如石家峽、峽門、峽口等等,除本鄉本土的人熟稔外,大多泯然群山矣。只有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的鐵堂峽,杜甫離開秦州時曾留下詩篇一首,鐵堂峽因此留下了不朽的聲名。

鐵堂峽何其有幸?

有時候專家的考證也很有趣味,在杜甫的《鐵堂峽》和其他流寓天水所作的詩歌中,有人就分析出當時秦州山地及其東的鐵堂峽、東南的東柯谷等地多竹,是專供朝廷制弓箭、箭竿等用的竹林,這恰恰從側面印證了杜甫之作為“詩史”之名不虛。

當然竹子砍伐了,自會復萌,但炸山取石傷害的卻何止是眼前的風景?身臨其地,卻只能從詩聖的絕唱中去揣想鐵堂峽千年前的勝蹟,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作者 /周風; 原標題/《雄關漫道鐵堂峽》)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美史〕鐵堂峽,西漢水第一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