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為人處事能力

1、“想要了,”你得主動說,“不想要”更是如此。

有多少人是假佛系真虛偽?如果你一直沒說要,別人索性就不給了;如果你一直沒說不要,別人索性就習慣了。

2、不要強行給別人注入你的價值觀。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不要裝B,如果想要擁有別人羨慕的逼格,那就用力攢實力,裝是裝不出來的。

3、三人行必有煞筆。

如果你沒發現那個人是誰,那多半是你無疑了。

4、在還沒有定論的八卦前要閉嘴。

如果你不知道,那就閉嘴,如果你知道,那你更應該閉嘴。——韓寒

很多時候人的觀點是飄忽不定的,你看看《奇葩說》裡的觀眾就知道了,不要求你自己有多能獨立思考,但一定不要做謠言的傳播者,謠言止於智者,那反之呢?

5、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在備忘裡記下別人的姓名跟職業,下次見面的時候,能準確地說出別人的姓名跟職業,會讓人倍感親切,這是一切可能的開始。

同理,要是能把他人的生日,記下來,送上一句原創的祝福,對方對你的好感度一定會倍增。

6、無論男女,切忌油膩。

其實避免油膩的方法很簡單,一是保持乾淨整潔,二是不要吃太飽,做到這兩點,油膩感就跟你無關了。

7、要敢於談錢。

一個HR朋友告訴我說,很多人去面試的時候,總是會說,只要工作能學到東西,工資多少都無所謂,這其實並不是他們想聽到的,他們更想知道,你自己覺得以你的實力,能拿多高的工資,這樣才能給到他們參考範圍。

只要是自己應得的,敢於爭取反而會贏得尊重。

生活中也是這樣,同學朋友請你幫忙,該收費就得收費,這樣你就潛臺詞說明,我不會敷衍了事,也要讓他們知道,你的時間也是寶貴的。

8、想請一個人幫個大忙的時候,前期可以先請他幫些小忙。

有一個心理學效應叫“登門檻效應”,指的是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一個人比較小的請求時,為了避免認知失調,或者是想在別人心裡留下前後一致的好人形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請求。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擔心一個人可能會拒絕你,那你可以先請他幫一個類似的,又比較微不足道的忙,這樣成功率會更高。

9、交流的時候,你擁有什麼,就少說到什麼。

把別人擁有的當成聊天的重點,才能打開話匣,讓你更加清楚地瞭解對方。

10、聽其言,觀其行。

跟一個人有交集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地聽他說什麼,再觀察他怎麼做,如果說一套做一套,那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個人不能深交了。

有一次朋友向我推薦項目,一直說項目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牛逼,他自己有多看好之類的,後來我投了三萬塊打了水漂,才知道那個所謂的朋友根本一分錢都沒投,就是拿我當實驗小白鼠的。

精於計算又假裝自己是傻大哈的人,最危險。

11、不小心打斷別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說:“不好意思,您繼續......”習慣性打斷別人說話的人特別low,無論你覺得自己的觀點多麼犀利,知道什麼時候閉嘴,比知道說什麼更重要。

12、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慾望。

信息時代,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可以在網上看到,而且大部分會刺激我們的購物慾、旅行欲、度假欲......看多了焦慮在所難免。

當自己焦慮到不行的時候,不妨理清自己的實力,告訴自己,在什麼層次就滿足什麼層級的慾望,目前處於這個位置很正常,接下來,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收穫。

如果一件事情唯一的好處就是讓你有片刻的快感,能不做就不做。

13、記錄自己遇事的第一反應。

聽過很多道理,都過不好這一生,那你記不記得自己聽道理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記下來?不屑?還是僅僅覺得牛筆?

把自己的第一反應記下來,你就會開始跟自己對話,如果你是僅僅覺得牛逼,那你就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想實踐的想法呢?是不是太難了?難在哪個部分?

看到沒有,這就是連鎖反應,只要你記下自己遇事的第一反應,就會主動去深究背後的原因,因為人總是要一探究竟的。

14、有個相對稀缺的技能,就能讓你更受歡迎。

朋友分兩種,一種叫知己,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到了,是要臭味相投一生的,另外一種叫人脈,關係建立在價值互換上,他們會被你的價值所吸引,來到你身邊,所以,任何功利性社交都沒什麼蛋用,還不如學點稀缺的技能。

15、及時回覆微信消息,看到對自己有用的回答點贊收藏,是對信息發出者最大的尊重,也是一種美德。

16、儘量從衣著、姿勢、表情等方面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根據“首因效應”,人們第一次跟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產生的第一印象對客體以後的認知會有很大的影響。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區別就是這麼明顯,不要在一開始就希望別人能夠探尋你的內心。

可以多讀一些心理學的書,比較推薦的是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雖然乾貨很多,但整本書的風格比較輕快,比較適合入門,可以到公號「願君佳」,回覆:心理學

17、集體生活是藏不住秘密的。

不要把你的隱私告訴同學或者同事,說別人壞話更是禁忌,不然不到一週當事人就能聽到添油加醋的版本。

就像我一個朋友在公司裡帶項目帶的好好的,大家下班一起樂呵的時候,說了幾句頂頭上司傻逼之類的話,沒幾天,公司就流言說某某(我朋友)認為上司比不上他,一定是靠關係上位的。

後來項目黃了,公司直接把我朋友擠兌辭職了。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同事是站在哪一邊的。

18、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賺到點錢就揮霍無度的人,註定還是要回歸平窮的,那時候要再東山再起,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學會未雨綢繆。

19、根據博弈論,第一次你還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的時候,當他是好人,如果第一次被他傷害了,就絕對不要再給他第二次傷害你的機會,架要一開始就要打,底線一開始就要畫。

20、沒有誰會無條件對你好,一個無緣無故對你好的人,不是因為無所圖,而是因為藏得好,尤其要小心。

21、別人自嘲可以,你跟著嘲笑就不行。

自嘲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自我開解,這時候你再添油加醋,就顯得很沒眼力見,甚至還會得罪人。

22、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內心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多誇獎他人是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背後讚賞他人,效果更佳。

23、人人都有負面情緒,發洩出來是本能,壓制下去才是本事,你可以通過運動,聽歌,狂歡等方式自我消解,但不能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染給身邊的人,沒有誰願意當別人的情感垃圾桶。

24、年輕的時候,要學會【延遲滿足感】,在《領導梯隊》這本書中,把這個概念解釋為:一個人能夠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願意放棄短期內能獲得的滿足。

在日常的取捨中,不妨放棄那些短暫的刺激,追求更高維度的自己,你會發現,生活的樂趣會漸漸多於煩惱。

25、順其自然不過是弱者的藉口,奮力拼一把,即使不為證明你可以,也要證明你原來不可以。

26、不輕易地批評蔑視別人。

為什麼窮,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為什麼不買名牌化妝品包包投資自己,在這些事情上也能省錢?

抑鬱症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就是太作了;

那麼著急幹嘛,要學會享受生活;

是不是聽著很欠揍,但生活中到處都是這種聲音,富二代不會明白為什麼有人那麼在意那幾塊錢,創業成功的人不明白有的人只求過得安穩。

《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有一句話: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

27、原生家庭確實會給你帶來很多影響,但現在面對問題的是你,想不想過下去,看的全是自己,你老拿原生家庭當擋箭牌,抗拒的是自己人生。

28、當對方遇到難題,或者很難過你幫不上什麼忙的時候,你默默地為她做點小事,或者單純的陪伴,就勝過你說一堆雞湯百倍。

29、決定了當一個置身事外的看客,就少在那自作聰明。

30、不知道幹嘛的時候就讀書,致用類、社科類、經典小說、人物傳記......反正你就讀,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大多數人的生活越活越差,原因就是把該學習的時間,都用到了打遊戲刷劇上面。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三毛《送你一匹馬》

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可以到公眾號「願君佳」,回覆:書單,我把我精選的書單發給你參考一下,每一本都是精挑細選,量不多,但一定值得看,還有,回覆:30,可以領取我收集的30萬本書。

31、生活的矛盾就在於,既想跟別人一樣,又想跟別人不一樣,所以,選好自己的方向,才是最基層的建設。

32、當別人給你小禮物的時候,不要扭扭捏捏,亂了陣腳,大大方方接下,以後有機會你再回饋就行了,每個人在分享東西的時候,被欣然接受,心裡會更舒服一點。

33、事情沒做成之前,誰也別說。

比如說你準備創業,先不要在朋友圈裡發通知,等你真的賺到第一桶金的時候再發,大家才會真正佩服你的實力,沒準還能引來商業合作的機會。

34、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切忌交淺言深。

35、不要有任何改變別人的想法。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一直想改變一個發小,他上大學之後變得越來越胖,也越來越沒有追求,每天就在那看球刷電影,我幫他制定健身計劃,帶他出去社交,有時候聊起來一兩個鐘頭就過去了,浪費了那麼多時間,最後卻落了個罵名。

人只能自我改變,把改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託在周圍人上面,弄不好,得把自己給賠進去。

36、每丟一次臉,就會多獲得一個教訓,越到後面你越會發現,丟臉其實並不可怕,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只要好好覆盤,把丟臉的原因總結成經驗,丟臉的經歷在下次就可能給你長臉。

37、沒辦法佔便宜的人,才會說吃虧是福。

總是吃虧,會變成習慣性的失敗,不是經歷寶貴,而是經歷過後你得到的提升才寶貴,否則就是浪費生命而已,經歷過再多,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平庸。

38、遠離那些老是抱怨的人,無論曾經關係多麼親密,抱怨的人實際上能看到問題所在,只不過不想負責而已,指不定什麼時候,鍋就讓你給背上了,如果你也會習慣性抱怨,要記住:能力跟資源都是在解決問題時獲得。

39、世界不是三流小說,老用“我後面再收拾你”安慰自己聽起來就是傻逼,現實是,沒有誰會在原地等你呢,真正的強者,變強不是為了要打敗誰,而是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40、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大機會大智慧,就先攢錢吧,不是向苦逼的生活妥協,養精蓄銳,待到機遇一出現,你的存款跟蓄能就是你抓住這些機遇的跳板,大部分人,不是沒有機會,只不過是沒有抓住機會的實力。

41、一味盯著別人的成功,只會讓自己徒增焦慮而已,這點讓男神彭于晏來解釋:

如何提高自己的為人處事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為人處事能力


42、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儘量出手,不求回報,積渠成淵,有時候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