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周邊有沒有什麼風景秀麗有山有水適合自駕遊的地方呢?

馬瑞涵


龐泉溝自然保護區

龐泉溝自然保護區位於山西省方山、交城兩縣境內,面積10466公頃,1980年省政府批准建立, 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禽褐馬雞和暖溫帶亞高山針葉林。地處關帝山中。為中國八個鳥類保護區之一,重點保護對象為世界稀有珍禽褐馬雞(現有1800餘隻),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金錢豹和二類保護動物標麝、金雕及鴛等,是黃土高原上難得的自然風景遊覽勝地。











小嶽嶽姐


婁煩汾河水庫,天門關,石嶺關,煌泥關,耄仁寺,二龍山,崛圍山,晉祠……


修理地球的男人


龍王山,位於榆次、太原、壽陽三市縣交匯處的罕山之陽,總面積5.8萬畝,森林面積2.5萬畝。西距太原22公里,南距榆次城17公里,北有307國道擦園則過,南臨太舊高速公路榆次出口,中有北山路直通榆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榆次旅遊避暑勝地,也是風景絕佳的郊野公園。  烏金山逶迤秀麗,風景優美,氣候清涼。茂密常青的天然風景林,豐富悠久的人文資源和奇特的地質、氣象,為烏金山點綴了舊八景、新十景、四奇景、六普景、外八景等眾多誘人景觀。境內有水晶院、正壽寺、華嚴寺、和合寺、西晉王廟遺址,又有宋代石像、呂洞賓詞碑、剁手和尚基以及孔祥熙避暑山莊等。特別是紫氣隕石(大慧石)、水晶漫院、珍湖花島、華北第一鬆柏栝天然混交風景林、石坎大僅容杯、龍王泉、伎樂美人魚、松林覓趣、山桃料漫、翠峰迭玉十絕景和烏金支海、罕山日出、三仙鬧春、雪松沛雨四奇觀,更是景色奇幻,絢麗壯觀,令人心曠神怡。九蓮燈、金牛銀蛇、聚寶盆、三僧哭活紫金樹等美麗傳說,更為烏金山譜寫了動人樂章。  在70年前,此處還是一處名勝遍佈的山水佳地,先不要講古代,就說1906年時,曾經協助英國人李提摩太籌辦過山西大學堂(今天山西大學的前身)的蘇格蘭人敦崇禮(Moir Duncan),就曾選定了烏金山作為他的康復療養地,他病死後,他就安葬在了這裡。現在烏金山上發現的那座外國人的墓葬及其歐式墓塔塔座,有人傳說是當年八國聯軍中一位意大利侵略者墳墓,還有人講是李提摩太的墳墓(太原道注:有關李提摩太參見本站縱橫山西之山西高校)。但實際都不是。李提摩太1919年4月17日病死在了倫敦,他的墳墓根本不會在中國。筆者認為,這隻能是敦崇禮的墓地。除了蘇格蘭人敦崇禮在烏金山療養過,而且在山上保留他的墓以外,舊中國的“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抗戰”以前也在烏金山為自己建了一座避暑山莊,以供他盛夏返晉時居住。這座避暑山莊的基本建築規制,目前也仍然較好地留著。  19世紀以前的烏金山,可以說是古樹參天,泉瀑滿山,堪稱一塊山、水、林俱佳的風水寶地。其中烏金山的泉水更為有名,所以在再早以前,烏金山的另外一個名字——龍王山,在四周郡縣中顯得尤其響亮些。古時烏金山的水多,而且質量看好,所以這裡最有名的泉水就以龍泉命名。除了龍泉,還有龍池。古代的《榆次縣次》中曾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地讓人們相信,說這裡的龍池千真萬確曾經是文殊菩薩當年飲獅(獅子是文殊的坐騎)的地方。  根據舊縣誌上的記載,烏金山上的水的景緻在水晶院中表現得最為奇特。水晶院又稱水晶寺,是烏金山古時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山的中心寺院,龍泉即在此寺之中。據知清宣統年間重修該寺院以前,寺院中到處方磚鋪地,磚下皆是湧泉。人行其上,因壓力作用,泉水從磚縫中噴濺四射,如玉似晶,甚是壯觀。所以烏金山舊八景中,即有“水晶漫院”一說,“水晶寺”的名稱也從此景引伸而來。  古代烏金山的水多而好,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千百年來在這一塊廣袤的山地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植被。現在烏金山上的樹木儘管與歷史上比已大不如前,然而卻仍保持了相當的面積與規模。在山的南麓坡下,距離水晶院龍泉也就是不到5公里的地方,現在有一個水面約兩萬平方的人造湖,人們稱它為田家灣水庫,又叫珍湖。湖水之源即來自於烏金山上。從烏金山到田家灣水庫,這塊古老的土地自古以來即以“沛霖”聞名。僅從“沛霖”這兩個字的字面琢磨,也便可以看出這裡從古就是一個水源雨露豐裕充沛之地。烏金山實際上也是太原東部罕山餘脈的延伸部分,所以,依當地人們講,古代榆次八景中的“罕山時雨”,事實上指的也就是烏金山的特有景緻。 。  烏金山背靠罕山,前瞰珍湖,東依冀家山,西連中林山,前後左右連綴成了一片好山水,東西南北結構就了一組好風光。目前,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逐步地將歷史上的一大批名勝景觀如水晶院、玉皇閣、藏獅洞、白雲洞、孔祥熙避暑山莊、黑龍池、正壽寺、大慧石、魁星樓、和合寺、敦崇禮墓、剁手和尚塔、金手和尚墓、大洪山瀑布、望湖亭、珍湖、張彪祠和四家坪仰韶文化遺址等加緊予以開發,以便能在不久之後,全面向中外遊客開放。  這真是歲月無情,然而山水有意。正如唐代詩人張繼所吟唱的一樣:“誰謂天生真可學,山中亦自有年華。”當我們輕輕拂去百年滄桑給烏金山遮上的一層薄薄的塵埃時,我們的眼前不又出現了一顆翡翠般的玉珠麼?  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光、動人的傳說、豐富的資源,使烏金山成為榆、太地區的一方近郊樂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