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區:用好疫情防控“教科書”上活上好思政大課堂

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戰爭,開展好“抗疫思政課”具有特殊重要性和必要性。合肥市包河區準確把握新時代加強學校思政課建設的任務和要求,面向全區廣大中小學生紮實開展好“抗疫”思政教育,合肥市包河區委宣傳部聯合區教育體育局,發揮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將“疫情防控”轉化為“思政金課”,當好學生健康成長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厚植家國情懷 上好愛國教育這堂課

堅持愛國是最好的第一課。線上升國旗,合肥實驗學校、淝河小學等多所學校舉行 “線上升旗儀式”,萬名師生牽手雲端,立正在電腦或電視前,矚目國旗、齊唱國歌,行少先隊禮,在特殊時期凝聚起民族心、愛國情。

同上疫情課,把全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積極面對疫情、千方百計開展疫情防控的內容融入教材、融入課堂,通過看視頻、講故事等形式讓學生全面認識祖國對抗疫情做出的巨大努力,堅定“四個自信”。王玲玲少先隊名師工作室凝心聚力、集體備課,精心製作少先隊課,夯實校園“紅色陣地”,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制度力量,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彰顯責任擔當 上好信念教育這堂課

據介紹,包河區把“最美逆行者”事蹟作為教學案例融入思政教學,傳遞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堅定決心和信心。疫情防控一線湧現的先進典型是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為此,包河區錄製《向施詠康同志學習》思政微課,學習殉職在抗疫一線基層黨員幹部施詠康的優秀品格,課程視頻在 “和美雲課堂”平臺上展播,上線當天點擊量30萬餘次,為孩子心中埋下理想信念的種子。

抗疫學生家長成為思政課堂上的“特邀老師”,太湖路小學衚衕學的爸爸作為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班主任範曉軍把他寫給全班同學的“特殊來信”讀給大家聽,讓孩子們真實感受到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擊疫情的奮戰場面。疫情期間,包河區中小學生用手抄報、繪畫、朗誦等各種文藝形式表達對湖北人民的關懷和祝福,力所能及幫助家長開展防疫工作,為社區志願者送去感謝信,包河區六年級小學生陳星如和家長共同為區疾控中心捐贈1萬隻愛心口罩。

提升基礎素養 上好科學教育這堂課

守好教學“責任田”,“抗疫”“教育”兩不誤。轄區內名師工作室和教研團隊開展網絡教研,重點探討疫情期間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做到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

據介紹,該區網絡學習平臺“和美雲課堂”涵蓋幼兒園到高中全部學科,包括抗擊疫情、防疫科普知識等內容,現已上線課程1800餘篇。組織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組織“錄播評課”,結合疫情加強學生對規則和法治意識的認識。

合肥師範附小啟動PDC“疫情防控”主題課程研究,師生共同參與科學探索,拓展學生認知和思辨能力。創新“雙師教學”模式,老師與學生一起聽課、學習;藉助 QQ 群等網絡平臺,為學生答疑解惑,實現和學生跨越空間阻隔的教學互動。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每日發佈疫情防控知識和講解新型肺炎的科學知識。

“在這個特殊時期,老師雖然不在一線衝鋒陷陣,但是我們必須守護好這份職業。”合肥市包河區合肥師範附小校長馮璐說,“災難面前,一個民族的成長需要有團結之心、擔當之勇、知識之力和理想之光。”

護航身心健康 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

包河區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開展“千名黨員教師在線家訪”活動,通過電話、QQ、微信等多種形式進行“一對一”在線家訪,瞭解學生在家的思想狀況、健康狀況等,提出教育指導策略,做好家庭防疫知識宣傳。

此外,該區堅持體育教育正常進行,發佈《中小學生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期間“每日鍛鍊一小時”指南》,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構築心理陽光防線,從1月29日起,針對中小學生設立免費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包河區“陽光心語熱線”和各校心理輔導電話全面開通,58所中小學同步公佈心理諮詢QQ群,270名專業心理老師通過電話、QQ群等線上形式每天輪流幫助家長、學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緒疏導。

連日來,包河區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把課堂當“戰場”,用抗疫作教材,深刻講好思政課,共同完成一場愛國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和生命教育。(楊賽君 洪婉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