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再“破5”,新冠肺炎疫情對價格造成複雜衝擊

繼1月CPI破“5”後,2月全國CPI繼續維持高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價格影響進一步顯現。1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居民消費價格月度報告,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2%。其中,城市上漲4.8%,農村上漲6.3%;食品價格上漲21.9%,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上漲7.9%,服務價格上漲0.6%。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3%。

CPI再“破5”,新冠肺炎疫情对价格造成复杂冲击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對2月CPI數據進行了解讀。趙茂宏認為,2月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價格走勢形成了較為複雜的衝擊,CPI仍處高位,但漲幅有所回落。2月份,全國CPI環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同比上漲5.2%,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據測算,在2月份5.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2.9個百分點,今年的新漲價影響約為2.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佔比較高,達四成多。1—2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5.3%,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7個百分點。

各大類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較多,成為帶動CPI上漲主因。2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3%,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98個百分點;同比上漲21.9%,漲幅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45個百分點。

食品中,鮮活食品價格持續處於高位。薯類價格環比上漲16.0%,漲幅擴大8.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3%,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9.5%、4.8%和3.0%,漲幅分別回落5.8、0.7和1.5個百分點。

趙茂宏分析,食品價格上漲較多的主要原因,從供給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實施了交通運輸管控措施,部分地區物流不暢;人力短缺造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業和市場延期開工開市,一些產品生產和供給受到影響,難以及時滿足市場需要。從需求方面看,受“居家”要求與“避險”心理等因素影響,有的居民出現囤購行為,部分地區出現搶購方便麵、肉製品和速凍食品等易儲食品現象,甚至波及到其他食品,助推價格上漲。2月份,雞蛋供應充足,價格環比下降6.9%,降幅比上月擴大3.2個百分點。1—2月平均,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3%,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20.0個百分點。

反觀非生活必需品方面,價格則基本穩定。2月份,因疫情防控,部分商業和服務網點停止營業,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縮,價格基本穩定,部分項目價格甚至下降。

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4%;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能源類價格有所下降,汽油和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5.7%和6.2%,居民用煤和液化石油氣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0%和0.4%;春裝上市延緩,服裝價格環比下降0.3%。

服務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1.0%轉為下降0.2%;同比上漲0.6%,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醫療服務價格環比微漲0.1%,飛機票、理髮和賓館住宿價格環比分別下降7.8%、2.5%和1.0%。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