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說“胡說八道”而不是胡說七道六道?

嚴文吉


胡說八道是一個漢語詞彙,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亦指胡僧。 後來"胡人來說八道經"就指人沒根據的瞎吹亂侃。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一氣,稱之為胡說八道。所以,當然繼續探究,為什麼是“胡說八道”,而不是“七道”或者“六道”呢?接下來就很有意思了。

經過查詢資料和古籍資料,才發現胡說八道這個詞大有來頭。既然是“胡說”,不是其他說,我們細細一點點,娓娓道來。

“胡”字,出現很久遠,金文中就有出現。當時寫作上月下古。

《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牛顄垂也”,也就是牛下巴往下垂的意思。在流傳使用過程中,從這個原意,逐漸引申出了“鬍鬚”的之意。

當然了在中國歷史中,“胡”字曾經泛指我國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人民。古詩有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有著胡馬,胡虜等詞的詩句,就是明證。

另外,“胡餅”“胡琴”“二胡”等來自於西域的物品,直接在名字上就留下了胡字的身影。這種名稱構造方式,非常類似近代的“洋釘”、“洋火”、“洋油”、“洋布”等叫法。這樣就比較恰當。按照“胡”字的這個意思來解釋,“胡說”就是指胡人說話。因為語言文字不通,所以胡說就可以理解為胡人說的聽不懂的話語。

至於八道呢?通常即八正道;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八道主要講的是通向涅磐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而聽不懂佛法,又看不懂佛文的人,把胡人講解佛經說成是“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

擴充信息參考:

佛教八正道

第一:正見 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名正見。

第二:正思維 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第三:正語 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第四:正業 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於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謂正業。

第五:正命 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假若因緣不具足,寧可心出家而身沒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發揮生命的功能,成為正信的在家居士,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沒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無法自立,反而破壞了佛法,這就是一種邪命。

第六、正精進 “正”就是不偏邪。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第七、正念 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第八、正定 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胡說八道是指胡僧(少數民族的僧人)向世人宣說佛陀的“八正道”。

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一氣,稱之為胡說八道。也有考證,另一個來源淵於道教。

在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期間經過八個階段,俗稱八道。即:

一為入道,進入道門;

二為學道,學習修道的理論和方法;

三為訪道,對道的研修要請高道大德加以指點,

四為修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五為得道,通過修行、參悟,自己的道行日益高深;

六為傳道,有了道行,不僅要個人修持還要普渡眾生進行傳道;

七為了道,通過上述修道的過程你終於得道脫胎換骨完成了修道的過程;

八為成道,也就是升入天界成為神仙了。

胡說八道引申含義有二條:1、胡人在說佛之八聖道。簡稱胡說八道。2、胡人在講中華人之八正道不甚瞭解,沐猴而冠。簡稱胡說八道。


董道道兒


如果一個人不明其中的道理,隨心所欲甚至顛倒黑白解釋某件事,人們就會指責這人胡說八道,意思是不懂裝懂、瞎編亂造。

這句話早已成了我們的日常用語,可從來沒有人深究過,為什麼不是“胡說九道”或者六道、七道呢?

還別說,這裡面還真有歷史。

懂歷史的親們應該知道“五胡亂華”吧?說的是西晉滅亡後,塞外少數民族趁中原大亂,在北方建立了數十個政權。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

就在西晉滅亡的同時,司馬家族的後裔,琅邪王司馬睿,“衣冠南渡”在南京(建康)建立了東晉。

東晉雖然偏安南方一隅,由於是漢人統治,所以被視為正統政權。

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和漢正統的東晉對立。東晉稱這些人為“胡人”,說的話稱為“胡話”,一些學說稱之為“胡說”。

總之一句話,胡人說的話漢人聽不明白也聽不懂,好像洋鬼子一樣咿咿哇哇,到後來慢慢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胡人說的話都不靠譜,換言之,“胡說”一詞始於東晉。

“八道”是佛家用語,是指佛家弟子通過八種方法和途徑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佛家的最高境界。這八種方法和途徑,佛家稱之為“八道”,也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

八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

大家想想看,一個野蠻民族,嗜血成性的民族能夠解釋通佛教用語嗎?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

到後來,人們把“胡說”與“八道”聯繫在了一起,顯而易見兩者是不相搭的:一個嗜殺成性的人讓他解釋“阿彌陀佛”,顯然很可笑,誰信呢?

另外有一種搞笑的說法:“胡”和“說”這兩個字分別都是“九”道筆畫,大家不相信可以親自數一下筆畫,正解應該是“胡說九道”。

“明明“胡說”是“九道”卻說成是“八道”,顯而易見說瞎話,於是人們把一些不靠譜的話稱之為“胡說八道”。


秉燭讀春秋


胡說:胡人說話。八道,即八正道,一稱八聖道;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它主要論述通向涅磐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又說是胡文的筆劃。而聽不懂佛法,又看不懂佛文的人,把胡人講解佛經說成是“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

相對於'胡說'的胡,對應的就是'漢',漢就是胡人對我們的稱呼,這也是漢人,漢子,漢文化這些名詞的由來


香道文化倡導者


“胡說八道”這句成語,吾國民眾常常用來懟人,不管男人女人,還是文人雅士平民百姓,一言不合,罵一句“胡說八道”,就可以全盤否定,鳴金收兵。

比如魯迅在《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中就說過:“為了造語驚人,對仗工穩起見,有些文豪們簡直不恤胡說八道的。”

這個成語可以分開解釋,一是“胡說”,二是“八道”。

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胡說”:

胡說一詞,最早始於東晉之後。因為古代中國把西北部各少數民族都統稱作“胡人”,胡人說的話,自然就是“胡說”。

由此引申,凡西北少數民族的人和物都稱“胡”,如胡琴、胡餅、胡僧等等,還有胡馬,唐代詩人王昌齡《出塞》詩云: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胡說”本來是指西北少數民族說的話。因為民族不同,語言各異,無法交流。久而久之,漢人互相之間就把聽不懂或不認同的話,一概叫做“胡說”,如“胡言亂語”“一派胡言”等等。

再來了解下什麼是“八道”:

八道這個詞,本為八正道,是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其中一類。它主要論述的是,通向涅磐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這個詞也和吾國的道教有關,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祈求得道成仙,但要達此目的,必須經過八個階段,也就是八道。

可見“八道”這個詞,本是佛道二教中的深奧理論,非普通人能夠掌握。它不是貶義詞。

“胡說八道”的原義是指“胡人來說八道經”。

既不懂佛教,也不懂道教,還要裝模作樣的向人傳經佈道,豈不是“胡說八道”。

後來,人們就把沒有根據、不負責任的忽悠亂侃吹牛皮,一概斥之為“胡說八道”。

吾國的傳統文化包括漢語成語,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常常發生異化,有的反其意而約定俗成,有的則舉一反三。

例如現在社會流行的“八卦”一詞,就是指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和花邊新聞。還有“三八婆”,就是指某些搬弄是非,背後對別人說三道四的“長舌婦”。

長舌婦一詞看似說女人,但在實際生活中,則不分男女。是泛指那種把一點小事就大肆宣傳,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這些詞和“胡說八道”一樣,都有個“八”,沒有七和六,來源或許就是這個“胡人來說八道經”。


白話石說


胡說八道常引申為沒有依據地瞎說,表貶義,而其本來意義是指胡人說八道。

星雲大師在《百年佛緣》一書中說:“八道,本來是指佛教的’八正道’,是八種修行之道,但是佛教初傳的時候,經過西域胡人駐紮的地區,或許是因為胡人語言能力不夠,對’八道’瞭解的深度不夠,無法清楚表達意義,在大家聽不懂的情況下,也就姑且稱之為’胡人說八道’了。”

八正道指正見、正思惟、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通過這八種修行來消除煩惱。

聽不懂胡人講佛也可能不是因為胡人講的不好,佛法本就高深,聽者水平有限,外語又不好,很難理解。這樣看來,網上流行的那一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是有理有據的。以後說別人“胡說八道”的時候,一定要反省是不是自己水平不夠。

歷史上少數民族的文化相對落後,跟胡沾邊的詞彙多含貶義。西晉時期有“五胡亂華”,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羌、羯、氐,所以“胡”和“亂”常劃等號。有人常用“胡說亂道”,就是這個原因。

成語演進到今天,很多時候脫離本意甚至相反。尤其是佛教相關成語,需要佛學知識,一般人無法追根溯源。成語作為慣用語,很容易“以訛傳訛”,衍生出新的意思。

例如“一絲不掛”這個詞,原本佛教中指沒有牽掛,心無雜念,而我們用來指赤身裸體。

瞭解成語出處,不僅有趣,還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摒除一些偏見。


讀書侃報


“胡說八道”,原來是沒有這個詞的,有的只是“胡說亂道”和“胡說白道”。“胡說亂道”這個詞在北宋就成為民間習語。隨後又演變成“胡說白道”。“胡說白道”又變成了“胡說八道”。這樣似乎和佛教的“八正道”扯上了關係。其實是素無瓜葛的。

胡說亂道的“胡”。

要說清楚胡說八道,就得先說清楚胡說白道;要說清楚胡說白道,就得先說清楚胡說亂道;要說清楚胡說亂道,就得先說清楚“胡”。

“胡”字本義是貯存由口進入體內食物的器官。從鳥來說就是嗉子,從牛來說就是牛頭到牛身之間下垂的那部分。


到人這塊兒就叫下巴了。再引申就有了鬍子的意思。加了個字頭,就成了專用的“鬍”字。簡體又給改回來了。

因為雞嗉子是初步消化用的,就引申出“古代初通禮儀的北方遊牧民族”。又因為胡人經常在邊境搶奪物品,所以又引申出“亂來,不講道理”的意思。所以,“胡”就有了“亂”這個意思。這樣,“胡”字就說清了。

“胡”字說清了,再說“胡說亂道”。“胡說亂道”中,“胡”就是“亂”,“說”就是“道”,胡說和亂道是並列關係,胡說就是亂道。

既然是亂說,自然是不對了,就是錯,“白字先生”的“白”就是“錯”的意思,所以,胡說亂道,有時又寫成“胡說白道”。

“白”字以前讀“bé”。

京劇有《白蛇傳》,讀“bé”蛇傳(zhuàn),郭德綱說這叫“上口”。“八”以前也讀“be”。兩個字讀音相同。所以,“胡說白道”有時就寫成了“胡說八道”。因為在以前,這兩詞讀出來是一模一樣的。

因為有這個傳承,胡說八道“的“八”字,來自”胡說白道“的“白”字,自然就不能寫成“七”或者是“九”了。因為它本來就不是一個數字。

也有人說,“胡說白道”中的“八道”是佛家的“八正道”。似乎有理,依據是這個詞可能是一位禪師最先說的。《全宋詩》裡,有宋代高僧釋宗杲的一首偈子,是這麼寫的,

手裡指東畫西,口中胡說亂道。

一生慣打葛藤,天真不屬做造。

有個蔡正卿。 時時來著到。

水流溼, 火就燥,

馬面團坘隨人所好。

這裡用的是胡說亂道,並不是胡說八道。其實,當時很多人都在說,不光是他。比如,

上曰:“秀才醉了胡說亂道,何罪之有?”以御筆畫其牘於地。(《四朝聞見錄》宋·葉紹翁)

再比如,

任你千方百計,胡說亂道,都著退聽,緣這個是道理端的著如此。(《《朱子語類》(宋·黎靖德)

這些說明,“胡說亂道”在當時是大家的日常口語,並不是僧家專用。

先有“胡說亂道”,再有“胡說白道”,再有“胡說白道”,三者一脈相承,和佛家的“八正道”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大家怎麼看呢?請留下您的高論,咱們一塊兒聊聊。


月淡風青


胡說八道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人沒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通。

一、原義上的胡說八道

其最早出處應為宋·宗杲(音gǎo)《大慧普覺禪師語錄》。雖說是語錄,其問答成文,達三十卷,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其中有“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便是其原義。

大慧(1089~1163)為禪宗臨濟宗的一代高僧,被南宋高宗敕賜大慧禪師。大慧一生都極力鼓吹【臨濟宗】的“看話禪”,就是後來的“參話頭”,攻擊另一禪門【曹洞宗】宏智正覺(1091-1157)的“默照禪”。

本為【臨濟宗】祖師爺南嶽懷讓與【曹洞宗】的祖師爺青原行思都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本來大可以各自修行即可,但偏偏打架,這和當然慧能的弟子與神秀弟子幹仗是一脈相承的,不排除一部分的利益使然。

從這裡看,胡說八道的原來出處是:亂說亂道,這和我們漢語成語解釋是比較吻合的。

後來就進一步演化了,後在《五燈會元》亦有記載。《五燈會元》中國佛教禪宗史書。20卷,成書在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實際上《五燈會元》是一部整理而得的書,這個五燈是指有五部《傳燈錄》,其內容多有增刪重複,後來除去五部書的疊合之弊,合“五燈”為一書,這是《五燈會元》的由來。在其書的【臨濟宗·南嶽下十五世下 卷二十 龍門遠禪師法嗣】中有“打地和尚,嗔他秘魔巖主擎個叉兒,胡說亂道,遂將一摑成齏粉,散在十方世界,還知麼?”

從這裡看到,“亂說亂道”已演化為“胡說亂道”,這裡胡就有特指了,因為北傳佛教傳入漢地需要經由西域諸國,而此地在中原一般稱為胡,“胡說亂道”就是指胡人嘰裡咕嚕說的一通話,胡人講什麼道呢?這個道基本上可以理解為佛經中的道理,這樣一來,漢地的一些聽不懂胡話卻又自以為是,按自己的理解又亂說了一通。是明顯的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了。如此,不單單沒根據亂說,也有根本就沒有搞明白,又亂說一通了。

本來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事情還沒有那麼簡單。

二、古典文化上的胡說八道

1、八的原義和一陰一陽的道

中國的文字不單單是文字,而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即然是成語,就要從中國古典文化中找到其根據,你看說文解字就是專門做這樣的事。

從漢字八的演變可以知道,八的原意是”分“的意思,一件東西分成兩部分,就是八的原意。

道有兩說,一是哲學意義上的道,《易經・繫辭上》有“一陰一陽謂之道”,那麼“八道”就是把道分開的意思,分開就是一陰一陽,胡人說我們漢家的道,理解不全面,有時只說陽,有時只說陰,片面的加以理解,就變成了胡說八道。

其實這種說法也有些免強,如果從說文解字上講,八和道兩個字一個解字,一個講“理”,有此不夠統一。

2、道的說文解字

道,在說文解字中作“人走的路”,道在人行走的時候是分方位的,一般講東、南、西、北,再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就有八個方位,所以說“道”,就是八道,胡說八道,就成了一會說東,一會說西,不著調亂說話。但為何非要胡人亂說呢,也是個問題。

三、在原意發展上的胡說八道

即然,我們都同意胡說八道來自禪宗的著作,那就自然聯想到佛教理論的八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進念、正定),又加之佛經是從西域胡人傳來的,便成了胡說八道。

但了有一個問題,就是胡僧講八正道,本是正面肯定的意思,但與面的胡說八道的含義完全是大相徑庭了。

不管怎麼說,這個成語到現在也很難考證其原義了,上述也不過從文化的角度分析而已。


佛學漫話


“胡說八道”在我們現在看來是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亂說的意思。但在古代,“胡說”卻是“胡人說”的意思,“胡人說八道”,“胡人”就是指的北方少數民族。 道`佛兩個教派都有“八道”得說法,因為道教是我國本土的教派,結合前面的“胡說”那麼“八道”就只有佛家的“八道”了。 佛家八道又稱“八正道”,是佛家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後來慢慢的就變了意思,也由此說明我們的語言博大精深!



林陌21


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亦指胡僧。這句成語源淵於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本經書與之相對應.從初級到高級,越往後經書越晦澀難懂,如果不是道教行家裡手,就是飽學之士也難說清十之一二.這樣的書讓不瞭解中原文化的胡人來講,更是匪夷所思,沒有辦法聽的.後來胡人來說八道經就指人沒根據的瞎吹亂侃.

這個問題使我聯想到東北方言中也有“叭叭”的說法(具體哪個字待考證),從擬聲的角度很像人快言快語時候的狀態,例句如:“你別叭叭啦”,“吵吵叭火兒的”,“你叭叭叭不停的一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民間也有了所謂的“八婆”“三八”來稱呼調侃愛亂講愛八卦的女性,而不是“六婆,七婆”我想這也是個很有趣的文化現象。


壓寨小哥


“胡說八道”。

首先看看“胡”。第一,“胡”指鬍子,就是有鬍子的人,也就是年齡大的人,實際上是指只有年齡沒有智慧的人,“胡說”就是年齡大而沒有智慧的人亂說;第二,“胡”指古月,就是古時候的時間,也就是古時候的事,“胡說”就是拿著時間久遠難以考證而亂說。第三,有指“胡”為少數民族,這個可能很小。

再看看“八道”。“道”是人間最高級的智慧。在伏羲之前,有智慧在人間傳承,但是沒有超級智慧傳承,伏羲創立八卦以後人間就有了超級智慧。有了八卦以後,才正式有了符號。“八道”就是指“通天透地的八卦道學智慧”。

只有年齡,沒有智慧的人,依仗自己的鬍子一大把,鼓吹“通天透地的八卦道學智慧”,把那八個符號(八卦)進行錯誤的講解,一通胡吹亂講。這就是“胡說八道”。《道德經》還只是兩千多年前的,並且是有確鑿的原文在那裡的。兩千多年來,對《道德經》進行歪解的,胡說八道的人數不勝數。我不要去90%,跟不要求100%,只要求70%,甚至50%,那麼多註解(註解註解)《道德經》的書,有哪一本註解(註解註解)的內容,能教會比較聰明的那一部分10%的人,真正的懂得50%《道德經》原文。就是把《道德經》真正的正確註解50%,比較聰明的那10%的人,能夠在譯文的指導下真正的讀懂《道德經》原文50%.有哪一本註解《道德經》的書做到了???答案是“所有註解《道德經》的書都是在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