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一生歸塵,終不悔

01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他是貴胄,是才子,也是情種。出生權貴之家,卻偏偏不是人間富貴花。命運用金磚玉石為容若鋪就一條富貴路,但這並非是他的名利場。他是手捧《楞枷經》的楞枷山人,他愛的是一弦彎月,一豆燈火,一盞清茶和書香蘊染的幾尾芭蕉。容若是佛前的一朵展瓣青蓮,是瑤池中的蓮子仙客。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或許,只有這樣的花才配得上納蘭容若。

人生如逆途,我本惆悵客。這是納蘭容若短暫一生真實的寫照,天賜富貴,滿腹才氣,生而多情,卻為憂愁而傷。容若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荊棘。坦途在身,荊棘在心。

02

十八中舉,廿二進士。當世人在為前途奔波時,納蘭容若已經是千古一帝——康熙的御前侍衛。人人豔羨,但容若明白,他不過是帝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進退起伏,全憑帝王操控。容若向往的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自由,但這樣的自由是容若可望而不可及的。這是何等的悲傷和不幸。

納蘭容若生來多情,但對待每段感情,都用情至深,可惜終無善終。自古“慧極易傷,情深不壽”,這或許就是容若。納蘭容若令人羨慕而又令人唏噓的一生結束於而立之年。

03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一詞道出了容若對青梅表妹的愛慕之情,今夜無眠,一曲琴音,一闕清詞,低眉含笑,囈語呢喃。這是容若的嚮往,但誰知,斯人入宮,頓成陌路,一起終究是空夢一場。

“花叢冷眼,自惜尋春來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見卿。天然絕代,不信相思渾不解。若解相思,定與韓憑共一枝。”《減字木蘭花·花叢冷眼》一詞,道出了容若對青梅表妹的思念和愛戀之心無以化解的苦楚。或許,宋慶齡故居中那兩株“明開夜合”花,曾聆聽過容若的相思苦楚吧。

04

也許上蒼終不忍讓這樣一位才子終日抑鬱,納蘭容若在失去青梅表妹不久後,迎來了這世上最懂他的意梅。如果說青梅表妹是一支平靜的梨花,那意梅就是一支清淺的白梅。在嬌妻意梅的陪伴下,容若空瘦的心,逐漸豐盈。好景不長,嬌妻意梅難產而亡。《南鄉子·為亡婦題照》《青衫溼遍·悼亡》《減字木蘭花·新月》《浣溪紗》道出容若對意梅離去的心傷和深情。痛失愛妻,納蘭身心俱傷,再犯舊疾。容若心知,生命的冬季已至。即使是青梅再現,也不過是帶來了生命彌留之際的迴光返照;即使是紅顏知己沈宛,衣不解帶地照料,也不過是三生石上舊精魂的一段迷夢。

05

終於,意梅祭日當天,納蘭容若溘然長逝,只留下一卷卷的詩詞,和他耐人尋味的故事。在佛前,他素淡如蓮,卻可以度化眾生;在人間,他繁華似錦,卻終究不如一株草木。

憶一生歸塵,終不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