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段短視頻:



傳統媒體記者猛男落淚,而這或許也正是他們“棄報從網”的部分原因吧。

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問題其實已經談了很多年,從羅胖聊到張泉靈再聊到陳曉卿,每個傳統媒體人的離職,都會引來一波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但這個問題又從未獲得一個統一的答案,本文嘗試總結一些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原因,並就此談一談我個人對於傳統媒體人是否應該“棄報從網”,是否應該離開傳統媒體,自主創業的一些看法。


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一、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原因

1、薪資與前景的“天花板”

財新網前總編胡舒立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以前,媒體能提供一個清貧的中產生活水平,但是現在連這一點都不能滿足了。”不僅胡舒立,關於傳統媒體記者收入的問題,一直都是被詬病的一項。也有聲音稱,資深的傳統媒體記者轉身從事互聯網,月薪能增加一位數。

當然也有新聞理想高過於生活理想的記者,但現在他們在傳統媒體中似乎也看不到曾經信誓旦旦的新聞理想了。正如前後供職過《羊城晚報》、中新社、《財經》雜誌、財新網、騰訊網、《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前傳統媒體人王以超所說,“我不是物質的人,但在媒體待著,越來越能感受到新記者的無奈感,這個也是影響很多傳統媒體人才去新媒體的原因。”

2、互聯網大千世界的繁華景象

與傳統媒體景象截然相反的互聯網,不管你承認與否,它都是現階段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再加上一部分傳統媒體人轉型互聯網的成功例子,使得更多的媒體人對轉型虎視眈眈。

說到傳統媒體人成功轉型,絕對不能不提起羅振宇,他的“U盤化生存”概念被無數人提起,甚至有些公司將“是否購買《羅輯思維》的知識付費產品”作為招聘的標準,應聘者只要在簡歷上表示自己購買過聽過羅振宇的“得到”,就能進入下一輪面試。

正因為互聯網景象的繁榮,在加上有前輩成功的例子,讓那些還在觀望階段的傳統媒體人心中那杆稱,又往離職的那一邊偏了一些。


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二、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優勢

1、新聞專業主義的輸送

相比互聯網平臺的運營編輯,傳統記者最顯著的優勢絕對體現在新聞專業主義上,如果說互聯網的亂象多少來自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那麼傳統媒體記者加入互聯網便可以算是新聞專業主義輸送的最直接方式了。

在當下的傳媒界,多數人才所受的原始教育仍然來自傳統的大眾傳播時代遺留下來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體系系統、規範的特點使媒介從業人員具有更好的新聞採編素養、更敏銳的新聞嗅覺和新聞觀察力,這是以互聯網為根基的新媒體所不能比擬的。

2、人脈資源的導流

傳統媒體工作者在以往的工作中,往往憑藉其獨有的地位擁有更加豐富的人脈資源。多年的專業新聞工作經驗積累使傳統媒體人擁有更加完善和龐大的人際關係網絡。上至領導幹部,下至平頭百姓,在傳統媒體人的人際網絡中幾乎都有涉及。

利用好這些人脈資源可以使媒體人在轉入互聯網時,自帶增值成份,若是自主創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創業機會,抓住更多的社會熱點,瞭解更多的行業動態,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個人轉型。


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3、垂直領域研究深入

在強調“用戶即市場”的社會大環境下,傳統媒體人對於媒介垂直領域的研究較新媒體更為深入。這一方面表現為對於新聞的深度報道上,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對用戶需求的探索和挖掘上:

(1)傳統媒體人具有更加深厚的新聞素養,新聞專業主義的精神使得傳統媒體在新聞深度報道上具有更加突出的優勢。例如,與“今日頭條”等新媒體主要承擔的新聞整合業務不同,傳統媒體更加善於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從而還原事件的本質,對社會現象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因此,在紛擾的新媒體浪潮中保持一份冷靜,深挖新聞底蘊,把素材做到最深化,這是媒體人轉型過程中所能利用的一大優勢。

(2)傳統媒體人對用戶需求的探索和挖掘也較傳統媒體更加深入。在強調“分眾化”和“小眾化”的今天,受眾對媒體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媒體人及時地注意到這一點,在對用戶需求的垂直化開發中取得了一定成績。

以電視媒體為例,湖南衛視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確定了以“娛樂”、“年輕化”服務受眾的戰略目標;中央電視臺早在2003年和2004年就分別開播了少兒頻道和音樂頻道。可見,在對媒介垂直領域的探索中,傳統媒體具有更多的經驗。

4、為青年記者進入行業培養專業主義騰出空位

評論員曹林老師曾在自己的公眾號文章中表達: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最好還是進傳統媒體從事專業訓練更佳。文章一發出,就遭到網友普遍的反對,其中一部分反對的聲音理由是:“傳統媒體沒有足夠的崗位,想進也進不了。”

於是,資深的傳統媒體記者適時轉型,到互聯網看看新景象,騰出位子讓高校新聞專業的學生們在畢業有後機會進傳統媒體從事工作,接受新聞專業主義的培養,這不失是一件好事。不管他們未來是否堅持新聞理想,但給他們提供進入專業媒體鍛鍊的機會,這一點是值得考慮的。


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三、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劣勢

1、工作散漫,“再創新”動力不足

20世紀70年代,擴散學者開始研究再創造的概念。所謂再創造,“指一個用戶在採用和實施一項創新時,創新發生變化和被改變的程度”。當媒體人採納一項創新觀點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對創新點進行再創造,則往往能夠成功。

可是,在傳統媒體中,能夠及時思考創新點和再創新的員工少之又少。大多數的傳統媒體轉型都是不成功的,散漫的工作作風和優厚的工作待遇使傳統媒體人不願意去思考技術創新,更不要說是在新觀念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的再創新了。於是才有了王利芬的那句忠告:“傳統媒體人千萬不要想做平臺。”

2、理想主義和“無冕之王”觀念根深蒂固

在西方新聞界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即新聞理想主義,傳統的記者也因其客觀公正,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地位而被稱作“無冕之王”,許多新聞記者在入行前都把自己當作勇士,誓要投身於新聞事業,做“人民的鬥士”。

一些媒體人在每天的工作中還以為自己正在為老百姓謀福利,殊不知,在信息技術與新媒體的輪番轟炸中,原來的王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退化為新聞民工。媒體人一方面做著“民工”的工作,另一方面卻想要保留“王者”的特權。過重的傳播者本位的思想使他們忽視了日益增長的受眾的主動性,在複雜的傳播過程中,只重視傳播者的“信息流”,而忽略了傳播效果中受眾相互之間的“影響流”。

事實上,在新媒體不斷髮展的今天,“公民記者”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責任。媒體人要想在轉型中取得成功,必須要走下神壇,用較少的理想主義和更多的實際行動為受眾服務。


傳統媒體記者“棄報從網”是喜是悲?


四、傳統媒體人轉型:不要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別人

有這樣一種現象:每一個從傳統媒體轉型的人都用自己的經驗在講述“轉型”這一條路,成功的說應該轉型,不成功的說轉型太難。其實轉型成功與否,多少還取決於轉型者自身。凱文·凱利有一個“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他認為:創作者,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動畫師、演員、設計師、視頻製造者、或者作家,總之,也就是任何創造藝術作品的人,只要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便能餬口。按理說,傳統媒體人擁有豐富的人脈,其中找1000個粉絲也不難,可是他們並沒有都成功。

事實上,轉型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與個人品質有關的行為,傳統媒體出身的人也許確實有懶散的一面,但有些人能夠在轉型期間將這一毛病修正;傳統媒體者也許好高騖遠,但有些人能夠在轉型的同時腳踏實地,每個人的經驗都不盡相同。儘管前文中我總結的優勢比劣勢多一倍多,也並不斷定轉型就必定是好事,關鍵還是要記者度量自身的實力並結合自己的理想,最終決定轉型與否,這也許是互聯網繁榮下傳統媒體人轉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