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搜索李宗盛,除了他的歌,可能最多的就是这句“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在许多人心目中,李宗盛是一个很厉害的制作人。写歌超厉害的,总是能写出直击人心底的歌。

李宗盛在华语音乐圈里的地位无可争议,这个可以被称为教父级的“音乐老玩童”,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味道沁人心脾,醉劲深入骨髓,你越长大越能品得出他的醇香!

你越长大越能品得出他的醇香!他那生活化的歌词看似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着对人性、对社会潮流、对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细腻真挚、耐人寻味。

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1994年,林忆莲转投滚石唱片,与当时滚石头号王牌创作人兼台湾乐坛大哥李宗盛合作多张唱片日久生情,被传介入李宗盛与朱卫茵之婚姻。1998年两人“奉女成婚”,2004年分道扬镳。

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彼时,香港"歌坛天后"林忆莲与台湾"音乐教父"李宗盛的结合,曾一度被媒体誉为娱乐圈里的经典婚姻。也传出不少他们之间的故事。

就像昨天提到的《为你我爱冷风吹》,这首歌是李宗盛写给林忆莲的歌,当年李宗盛与林忆莲结缘于录音棚,从此二人互生爱慕,想要厮守终身!而此时的李宗盛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两人的爱情也被各大媒体大肆渲染,林忆莲不堪舆论的压力,依然不辞而别,独自飞往加拿大的住所,试图遗忘这段感情。李宗盛得到消息后,义无反顾,追到了温哥华林忆莲的住所,那时已是晚上,早已心碎的林忆莲不想见他,所以大门紧闭,不让李宗盛进门。就这样,李宗盛在林忆莲的楼下苦等了一夜,而这一夜,也给李宗盛带来了音乐上的灵感,后来便写下了这首《为你受尽冷风吹》。

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李宗盛就这样,用歌声描述他的生活,感情,还有人生感悟。

在李宗盛《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的开头,张艾嘉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他的歌,很简单,简单到连吟唱都近似说话一般。但是,那些歌里却又好像藏着些什么。我曾经把他的歌词一首一首的抄写下来,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又可以清清楚楚地在每一首歌里看到那些故事,然后看着看着就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

他那生活化的歌词看似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着对人性、对社会潮流、对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细腻真挚、耐人寻味。

年少时的我们经历少,听歌时不会去细细品味歌曲的内涵和感悟,或者其实可以直接说是因为我们听不懂,体会不到那些歌曲真正的情境。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能体会到他歌曲的深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听他的歌还会让你陷入回忆,想起往事~他的声音配上他的歌曲,很有画面感,有些歌就像在你耳边和你叙述,有些歌又像在给朋友写信,很有感觉。

为什么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一段感情就此结束/一颗心眼看要荒芜/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李宗盛《领悟》

曾以为受了伤就会有理不清的恩恩怨怨,有过一些感情经历之后却被这词和曲深深触动,“爱Ta就希望Ta过得好”何尝不是一种领悟,祝福比憎恨才更容易让自己释怀。

向情爱的挑逗 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 直至死方休/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李宗盛《山丘》

年轻时会喜欢拿这首歌来激励自己为了未来努力奋斗,面对情爱和命运不服输;慢慢地觉得,这首歌太适合用来与往事干杯了,像是在听自己的故事,平淡却又小有起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