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如何講好故事,駕馭聽眾的注意力(每日觀察0224)


人性化

卡耐基認為,親身經歷是吸引聽眾注意力最穩當、最可靠的方法,而且,親身經歷是最具有人情味素材的豐富源泉。沒有人喜歡聽人說教,喜歡聽那些抽象的大道理。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莫過於精煉雅緻、妙趣生輝的名人軼事。而這些故事當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人性的光芒與黑暗。

個人化

講故事的時候,如果牽扯到別人,無論如何應當使用他們的姓名。如果為了避免麻煩,可以杜撰假的名字。千萬不要使用“這個人”“那個人”讓聽眾不知所云的表述方式。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有名有姓,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實性。

具體化

所有的具體化,就是要讓故事充滿了細節。怎麼才叫有細節呢?我可以利用新聞記者寫一個新聞故事所遵循的“5w1h”的這個公式: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何果(how)?當然具體化也要有個限度。流水賬式地講述過多的、偏離主題的細枝末節,那也可能令人生厭。

戲劇化

所謂的戲劇化就是要有衝突,有了衝突才會讓故事不會平淡無奇,波瀾不興。什麼叫衝突呢?這是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觀點、要求、習慣、行為方式、性格等等,要麼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有巨大反差,要麼和聽眾有明顯的對立、不同。

視覺化

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85%以上的知識,是通過視覺系統被我們吸收的。在演講中又如何讓故事視覺化呢?首先,如果你可以展示什麼實物,當然最好不過了。其次,你可以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第三,我們可以用形象化的語言來描述事物,比如,你說你看見一棵樹直徑有1米5,不如說你看見一棵樹,張開雙臂可能三個人都抱不住。

加入元寫作圈子,學寫作,練演講,交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