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6月23日,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正式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閉幕,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通過本屆創交會向中國乃至世界展現了1200多項創新成果,涵蓋人工智能、新型功能材料、智慧城市、智能駕駛、5G等前沿科技領域,關注從信息科技到生活應用的方方面面。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目前,水汙染已成為極為緊迫全球危機之一,其造成主要來源於工業生產廢棄物排放後經土地滲入到地下水層,嚴重影響生態環境;還有一部分新型汙染物,如藥品及個人護理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流入水中,但其中含有不少的化學物質,若未經有效淨化即成為飲用水,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有害影響。

來自澳大利亞的河道治理項目TWC表示,很高興能參與到本次大會,向全球尤其是蓬勃發展的中國展示其研究成果“生物蠟”,它能利用自然機制迅速治理水汙染,希望之後能與中國就這方面進行更多合作,共創更美好環境。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我國目前的農業人工成本遠高於歐美強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卻遠遠落後,只有提高農業自動化覆蓋率,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提高我國農業作物在國際售價上的競爭力。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農業無人機領域的佼佼者極飛科技表示,這是極飛首次參加創交會,在現場與很多創新項目進行了溝通交流,獲益良多。極飛認為,如要在現階段對中國農業進行改造,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科技的方式和技術的力量來進行優化、提升,對相應的設備進行智能化、信息化的改造,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優勢和效益,在中美貿易戰和國際化的大環境下,讓中國農業煥發出應有的威力。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科研水平是全球大學排名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然而,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創新科研成果卻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只能埋沒在資料庫中,無法真正面向社會,造福人類。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表示,其實他們擁有很優秀的人工智能、智能生產和深度學習方面的科研理論,卻沒有能將其應用到日常生產製造中的機會;很高興能夠通過大會與大家分享創新領域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藉此機會構建起高校與製造商之間的直通橋樑。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科研成果難以轉化的原因除了缺少渠道外,還因為“閉門造車”式的研發模式,令到研究成果與市場需求不對稱,大大影響了轉化的價值。高校應多與企業接觸,積極瞭解市場需求,形成“接地氣”、市場化的研發模式。

科技創造未來,造福人類

“創新”已滲透到人類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全球各界未來發展的關鍵詞。創交會為世界各國的創新科研項目提供了一個專業、便捷的交流平臺,令全球創新力量能在此匯聚、融合、碰撞出對世界未來更有影響力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