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養豬場距離村莊400米,但有的村民說你的養豬場臭,應該怎麼辦?

手機用戶60537248196


養殖場除臭勢在必行

夏季到來,養殖場臭味越來越重,使所有的人都感覺十分不舒服。

事實上,很多的養殖場平常就是這樣。只不過夏季高溫,一些揮發性物質揮發得更快、形成的臭味物質濃度更高。

在當前非洲豬瘟強力的打壓下,所有養豬場都面臨空前的壓力。但是,對於要在養殖業堅持下去的朋友來說,環保是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門檻。

面對現在越來越強調生態養殖、環境友好和食品安全的趨勢,養殖場環保處理方面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養殖場及其周圍環境中臭味汙染的去除問題。



一、 臭味的來源

a)\t國家標準GB14554-93將惡臭定義為: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壞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

b)\t大量的研究表明,養殖場的惡臭成分主要是畜禽排洩物造成,其成分十分複雜。其種類與含量與畜禽品種、日糧成分、糞尿排出時間、清糞方式、發酵條件以及測定方法等密切相關。

c)\t研究表明,畜禽排洩物中有關惡臭的成分,牛糞中有94種,雞糞中有150種,而豬糞中有230種之多。特別是在粉塵的參與下,可以形成複雜的複合臭。

d)\t惡臭物質主要包括:

i.\t水溶性的:氨、胺、硫化氫、硫醇、酚類、揮發性脂肪酸(VFA)等;

ii.\t脂溶性的:吲哚、硫化物;

iii.\t羥基和醇類;

iv.\t酯類等。

二、 養殖場臭味的主要危害: 惡臭物質對在養動物、飼養人員的呼吸、消化、心血管、內分泌及神經系統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

a) 對養殖動物:隨著養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密度越來越大,養殖動物呼吸道、消化道“保健用藥”大幅上升。很多獸藥廠家建議的“保健方案”中,抗生素使用種類、劑量不斷增加。這無論對在養動物、還是對食用該動物產品的人,都是一種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或危害。養殖場“保健方案”成本也不斷增加。

b) 對飼養人員:對畜舍內操作人員來說,一是危害養殖人員的身體健康,有害氣體對工作人員的呼吸道、神經系統的影響最大;二是在臭味濃重的環境中,人們只想快點離開這個環境,無心仔細操作和觀察。因此,很多飼養管理工作無法到位。

c) 對周圍環境:很多的養殖場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感覺到其存在,因為味道實在太大了。對很多周圍的環境造成極大影響,也是養殖場遭到投訴最多的方面。

三、 目前主要除臭方法:

a) 畜舍通風畜:過去一些新技術手段還沒研發出來時,我們經常的建議是:保持畜舍乾燥,保持畜舍良好的通風。實際上,這主要是利用自然、人工輔助等手段,“稀釋臭味”,使其散佈到更大的環境中,降低局部範圍內臭味濃度。冬季保溫等成為問題。



b) 密閉畜舍引風除臭:利用正壓、負壓風機,採用強制換氣的方式,去除畜舍內的惡臭氣味。採用此法,畜舍內大部分有害氣體得到稀釋,但養殖場周圍經常瀰漫著惡臭味道。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採用簡單的“稀釋有害氣體濃度”的方法,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臭味產生的問題。



c) 沖洗法:採用大量水沖洗,實際上也是“稀釋”方法的一種。效果,各養殖場自己自有定論。而關鍵是,沖洗廢水的排放,成為更大的汙染物。

d) 飼料中添加除臭物質:目前不知道有些除臭劑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是否存在負作用,但現在使用後的總體效果看,還不能到的預期效果。

e) 除臭設備:一些採用臭氧、OH-離子發生原理的設備使用,對多種臭味物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但在養殖場使用,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問題是最大的阻礙。一些水淋+化學除臭劑的設施,同樣存在成本障礙。



四、 推薦養殖場除臭方案

a) 請注意:養殖場除臭是與其它環保措施共同實施“養殖場環保體系”中的一環;

b) 養殖場環保體系:汙染面處理生物集成技術 + 死亡動物無害化處理生物集成技術 + 糞汙資源化利用生物集成技術

c)\t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汙染面處理生物集成技術”

i. 使用“高效率”的微生物除臭劑:目前市面上各種產品“琳琅滿目”,養殖場場在選擇時,建議選擇“複合菌屬製劑”,即多種菌複合在一起的除臭液。因為,臭味的種類很多,單一菌種不可能完成全部臭味的分解、消納。

ii. 簡化實際操作:實際操作中,我們建議的方法最簡單,就是微生物製劑定期噴灑補充。因為微生物也會死亡、消耗。要保持“高效的”作用濃度,必須不斷補充,建立有益菌群的優勢,保持除臭效率。

iii. 噴灑設備:噴灑設備可採用人工噴灑,使用噴霧器、高壓水槍等均可,養殖場已經有的設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前裝過消毒劑的,請徹底清洗後再裝生物除臭劑;也可利用畜舍內現有的噴霧消毒設備。同樣,使用前管道要清洗。



iv. 各種生物除臭劑不同,操作要求也有差異。養殖場既然選擇了某種產品,就應嚴格按其要求操作,不要存在“偷工減料”的想法。

v. 保持適宜的“有益菌群”優勢是關鍵:使用微生物製劑,畜舍內就不要消毒,因為消毒,一樣會殺死這些“有益菌”。如果一定要消毒,應該在36~48小時後,加倍噴灑生物除臭劑,以重新、快速地建立有益菌群優勢。

vi. 形成養殖場新的操作規程:既然畜牧生產是持續的,糞汙的產生也就是每天都發生的。因此,除臭工作也就成為畜牧生產管理中的一部分。應該同樣列入“養殖技術操作規程”中。

d) 養殖場引入生物除臭技術的好處:

i.\t明顯減少養殖環境中的有害氣體,使用“高效的生物除臭劑”,可以降低有害氣體85%以上;

ii.\t養殖環境的改善,養殖動物的“保健用藥”可大幅度下降。降低了保健用藥成本,同時更有利於安全放心肉生產。

iii.\t使用良好的養殖場,基本上畜舍內一個養殖週期內不用消毒處理,降低了成本。

iv.\t畜舍內、養殖場周圍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基本無臭味。工作人員身心健康都得到保障;對養殖場的投訴消失。

v.\t使用“生物除臭劑”的成本,基本上可以由上述的成本節約上相抵。

以上是養殖場除臭技術的概述,以及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的體會。個人見解,歡迎指正。

這裡是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感謝關注。歡迎討論、交流、分享。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很多養殖戶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從題題主的問題上來看,能夠距離村莊四百米建造豬場已經很是很不易了,很多養殖戶的豬廠建在居民區裡,附近的鄰居更是遭罪,由於小養殖場很少有排汙治理措施,糞便多是露天堆放,汙水也是簡單的挖一個坑排在裡邊,到了夏季,蒼蠅蠅蛆到處都是,惹人討厭,由於是鄰里關係都不錯,又不好說什麼,只能默默的忍受著。

像題主這樣,能夠想辦法改善一下的養殖戶真不多,這一點是值得讚許的。可能有一些養殖戶看到這裡會產生罵我的衝動,其實如果你自己不轉變觀點,想辦法改善這種狀況,那麼可能下一個被關停的小養殖場就是你,這不是危言聳聽,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一些無治理能力的小養殖場進行關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大家的居住環境。所以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誰也幫不了你。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距離村莊400米建場,距離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有風的情況下,氣味會隨著風飄向村莊,要想改善這種現象,只能在,汙水和糞便上下功夫。由於小養殖場不具備大養殖場的條件,能購買大型的排汙治理裝置,成本太高。

因為每天糞便需要清理,清理完畢後一般會用小推車將其推出圈舍,這時我們可以將它集中起來,用三輪車等交通工具,拉到較遠的地方,堆放發酵或傾倒在溝中,草地裡,這樣遠離村莊,即使有味道,也不會對居民們產生影響。

豬場還有另外一個汙染物就是汙水,一般都是在清洗圈舍的時候排出來的,相比於分糞便它的清理難度要稍大一些。我們可以在豬舍外面的一角,挖一個稍大一點的坑,裡邊用磚和水泥砌起來做好防水,防止汙水下滲,或者購買塑料水箱,埋在地下,把汙水渠直接接到坑罐裡,每次清洗完畢後,將汙水用汙水泵抽出,拉走排放到外邊。

這樣可能會增加一些人工成本,也是最笨的辦法,但卻是最有效的,相對的投入也是比較低的,除此之外,真沒有什麼投資小,見效快的方法了,畢竟只要你產生汙染物它就會有氣味,就會到處飄散。





農事齋


像這種問題其實並不是沒有的,我家的豬場離最近的村子只有300多米,但還真的沒有人說臭,但如果發生像你說的問題,那就有點不得不重視了,因為最壞的可能就是會被舉報,到時不得整改

其實豬場有臭味說難也不難解決,一般有排汙設備類的東西都可以很有效的避免這個問題,比如像沼氣池還可以用來日常之用,同時也是每個豬場都有必要建設的,當然也許你會說沼氣池也裝不下這麼多排洩物

還有兩種方法,起一眼魚塘,直接把排洩物排到魚塘裡,養多點埃及塘鯴,這種魚吃量很大,也好養,用來化解排洩物最佳,還能賣錢一舉兩得

也可以多種點樹木,打一眼地池排洩物都會流入地池,只要太陽照不到通常味道會小很多很多,再種果樹最佳,一方面可以清化豬場氣味兒,還能把排洩物加工用於種植,一舉兩得


村口阿強


一般養殖場建在距離村莊幾百米遠是必須的,但距離遠還是有味道飄出那就要多注意了。有可能是你的豬舍建在了風口上,這樣的話,你建的再遠只要起風還是會有臭味飄到村子裡,讓村民們感到不適而導致你被投訴。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自己豬舍糞便的處理以及豬舍除臭措施不到位。

那麼針對第二種可能,我們可以嘗試從這些方面來進行改善:

1、飼養除臭

豬圈臭最大的原因還是氨氣排放過度。我們可以通過提高飼料的稀釋度來增強豬的吸收能力,減少豬的排洩量。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抑制氨氣排放的藥劑,如添加酶製劑提高豬對氨的吸收能力,來達到減少氨氣的效果。

2、通風透氣

豬圈的通風口不要開的太高,這樣不利於空氣流通。然後就是沒風的時候可以自己準備大功率的風扇來通風。偶爾可以適當的噴灑一些水汽也能有效的吸附空氣中的臭氣。

3、增加墊料

其實墊料它能避免豬和地面的直接接觸,保持豬的體溫,夏季還能給豬降溫。對於除臭也有很好的效果,我們可以選擇秸稈之類的吸附性極強的物品當墊料,據數據表明有秸稈當墊料的豬圈氨氣濃度會比沒有的少40%左右。

4、發酵床養殖

發酵床養殖中的豬圈會有一些經過加工的墊料,豬糞在排出後能很快的被分解掉,所以這些臭氣還沒來的及擴散就被分解,這樣豬圈裡面味道就不會很衝。

養豬場中的糞便要是不及時清理,就會使得豬圈中氨氣刺激性較為強烈,會對豬的生長髮育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話則會導致豬直接死亡。

養豬防病難,快用“奧德曼” 奧德曼A: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除氨除臭,抗病毒,殺細菌,有效提升抗病力


保健養豬


對於畜牧業養殖場使用生物除臭是最佳的選擇。高效的複合微生物反應後的代謝物能得到充分利用,除臭實現長效的除臭。微生物稀釋1000倍後每週噴洗一次,連續噴洗兩個月即可,接下來一年內不需要再噴而臭味能得非常好的控制,因為高效的微生物是以10的14次方的計倍數在繁殖,排出來的糞汙被快速固氮,除了豬舍能除臭,整個糞汙收集池都會消除臭氣。糞汙收集池經過5-7天處理,可轉化成液態生物有機肥料,實現糞汙資化利用。




生態輪迴


您好, 我自己家裡面也是搞養殖的目前大概有150頭母豬左右,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剛開始也遇到過,呢會行情不太好的時候,仔豬賣不出去,就大量的育肥了,養殖場裡面就特別臭,旁邊村子裡面的人也找上門來,最後我們和村民就商量著,豬場化糞池裡面的尿液那些他們就抽去澆地,豬糞也就免費用,往後就很少有人來了,覺得臭也沒辦法,這些東西都免費給著呢


互聯網創業小螞蚱


別人說你犯法難道就是犯人嗎?


手機用戶63255728023


換位思考,農村小散養殖戶容易嗎?兢兢業業,膽顫心驚……


手機用戶80557320917


養殖場的汙水一般處理方式固液分離、沼氣、生化、幾段處理。臭味來源二個地方,欄舍、汙水,重點在於怎麼讓汙水處理之後沒有臭味,就在生化的時候使用的技術、然後利用處理過的水沖欄,解決二個臭味發生的根本問題。


吳大偉David


養豬場應該建在離居民區遠的地方,豬場應隨時清理,豬糞便集中管理,管道排放建立化糞池,可以轉化為沼氣,剩餘部分可以做農家肥,豬舍要經常沖洗只要保證了衛生,減少汚染就做到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