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飛屋環遊記》是由彼特·道格特執導,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第十部動畫電影、首部3D電影。

影片在2009年5月29日於美國正式上映,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最佳配樂2項大獎,豆瓣評分9.0分。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電影講述了失去妻子艾莉的卡爾,一心前往天堂瀑布。

在這過程中,他和小孩羅素遇到了大鳥凱文,認識了小狗道格;卻因此捲入了營救凱文的戰爭,最後歷盡千辛萬苦,他們還是將凱文送回了自己的家。

電影中有一隻會說話的狗,讓我們從狗身上去看世界成為可能,荒誕可笑的劇情,引領我們深入探險;而電影所採用的蒙太奇剪輯手法和光與影的應用,也使影片更加生動形象,劇情更加連貫;最後電影也讓我們明白原來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要活就要活的有尊嚴。

一、荒誕可笑的劇情,引領我們深入探險

電影中有狗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這隻狗會說話;也讓我們從狗的身上出發,去體驗這次冒險成為可能。

1.道格執行抓大鳥凱文的任務

小狗道格,一直生活在天堂瀑布,那裡有優美的環境和美麗的大鳥。

但是道格並不快樂,因為它的狗兄弟們總是欺負它。每次見到它們,道格都要躲得遠遠的。

道格被他們逼著去抓大鳥,雖然這並不是它自己心甘情願,但是它卻毫無反抗之力。

狗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那天,它終於聞到了人的氣息。有個叫卡爾的老頭和一個叫羅素的小孩出現在了它的世界裡。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大鳥凱文。儘管知道凱文是羅素和卡爾的朋友,但是道格還是需要去執行抓大鳥的任務。

因此它幾乎是央求著凱文:求你了,做我的俘虜吧!

搞笑的開端,引領我們去道格的主人——查爾斯那裡,揭露道格抓捕凱文的目的。

2.道格易主了

羅素和道格說話、讓它坐下、和它握手,它都能自如對待。

它甚至站起來去和卡爾說話:告訴卡爾它的主人查爾斯很聰明,它的主人發明了它脖子上的項圈,才讓它能和人類溝通。

它很喜歡他們。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此時此刻的道格,肯定沒有想著自己有天會選擇易主。

儘管道格完成了任務,卻被戴上了恥辱罩,它一點也不喜歡恥辱罩。

它帶著他們來到了主人查爾斯的家,沒想到查爾斯又要為了大鳥殺人。

眼看著羅素和卡爾從查爾斯的家裡逃了出來,道格一眼就看穿了這一切。

查爾斯實在是太兇殘了,他沒有朋友,之前還殺死了前來探險的人。

這次,本能使道格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幫助他們逃亡,它瞬間就成了被追捕的對象,它主動易主了。

3.道格要幫助卡爾和羅素

道格知道卡爾想要保護凱文,所以只能拼盡全力幫他們逃亡。

他們一路飛奔著穿過怪石林,越過石崖,終於擺脫了道格的狗兄弟們。眼看狗隊從對岸的石崖邊掉下去,他們終於喘了口氣。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可是沒過多久,查爾斯就用道格脖子上的項圈,定位了他們在哪,很快,大鳥凱文被抓走了。

逃亡失敗,卡爾和羅素都沒有放棄,道格選擇了和他們一起去營救凱文。

選擇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但是道格不後悔。儘管未來充滿了驚險,道格也願意與他們風雨同舟。

道格知道被查爾斯列為敵人會是什麼結果,也深深的知道自己可能會面對怎樣的災難。但是這次,它只想忠誠於自己的選擇,幫助自己喜歡的人,救出凱文。

荒誕可笑的劇情,讓我們眼看著道格選擇易主,幫助他們逃亡;讓我們哈哈大笑的同時,也忍不住去思考故事背後的意義。

二、電影將蒙太奇剪輯手法和光與影一併使用,讓劇情更加生動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1.蒙太奇剪輯手法

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髮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

這部影片使用了對比蒙太奇、隱喻蒙太奇,下面我將對這兩種手法進行分析:

對比蒙太奇:

卡爾和羅素走在充滿迷霧的石林裡,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凱文飛奔似的逃走了。

卡爾和羅素尋聲找去,發現了小狗道格,並和這隻會說話的狗交流了起來。沒過一會兒,凱文就飛奔出來,一下子把道格撲倒在地上。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此處使用的是對比蒙太奇,凱文聞聲逃走,確定安全後又撲了出來;也說明它對狗的聲音已經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保命要緊。也從側面說明了查爾斯一直都在追捕凱文的事實。

對比蒙太奇的使用,讓劇情更加生動形象。

隱喻蒙太奇:

查爾斯告訴卡爾:“那些路過這裡的人總是會說好聽的故事;一個人給了我一張地圖(他將第1個帽子從桌子上推落);一個人給植物分了類(他將第2個帽子從桌子上推落);一個老人開著一個飛屋來到了天堂瀑布,我都等不及要聽這個故事的結局了。”第3個被推落的帽子滾到了卡爾的腳下停了下來。

此處使用的是隱喻蒙太奇,象徵著之前給查爾斯地圖,給植物分類的兩個人都已經死了。如果卡爾不配合的話,那麼下一個要死的就是他。

對比蒙太奇和隱喻蒙太奇都說明了查爾斯對大鳥的執著,他用訓練有素的狗隊去抓捕凱文,甚至不惜為了抓捕凱文去殺人,深刻體現了查爾斯的貪婪和陰險惡毒。

2.光與影的應用

很少有創作者會忽視電影的燈光,因為燈光能準確的表達意義,經由燈光方向和強度的變化,導演能引導觀眾的目光。

燈光的風格有很多種,而且往往與電影的主題氣氛及類型相關。常見的有高調燈光風格,高反差燈光風格,低調燈光風格,還有自然風格。電影中使用了低調燈光風格和自然風格,下面我將對這兩種風格進行分析:

低調燈光風格:一般而言,懸疑片驚悚片和黑幫電影則較趨於低調風格,陰影採用投射式,亮光也帶有氣氛。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卡爾和羅素在查爾斯的餐廳用餐的時候,查爾斯說起了自己追大鳥的經歷。

當他聽羅素說自己的寵物鳥凱文和它很像的時候,轉過頭來;手裡拎的油燈光亮投射出來,照亮了查爾斯的半張臉,另外半張臉在陰影裡。造出了恐怖的效果,此處使用的是低調燈光風格。

這也暗示了查爾斯可能不是個好人,而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驗證了這一切。

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抓捕凱文,甚至不惜殺了羅素和卡爾。

自然風格:外景多采用自然光源,比較有自然風格。

電影中在愛麗和卡爾躺在草地上,頭頂有一片樹蔭,天氣晴朗,陽光溫和。

此處使用的是自然光,外景柔和的自然光線,體現出了浪漫的懷舊色彩。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讓我們看到愛麗和卡爾的狀態,就不由感覺他們生活的幸福,自然風格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他們這麼幸福,失去艾莉他肯定會受不了,也為卡爾獨自一人探險做了鋪墊。

蒙太奇和光與影的手法的應用讓劇情更加生動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飽滿,前後過渡更加自然。

三、電影主題表達: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愛是有底線的,要活就要活的有尊嚴

1.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

道格見到卡爾就有莫名的親切感,羅素摸著道格的腦袋;道格歡快的搖著尾巴,表達自己的喜悅。

在天堂瀑布,道格長期受著壓迫,甚至連站直了喘口氣都不敢,道格必須保持時刻恭敬和服從的姿態,以免自己又被狗老大和主人收拾。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這也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道格真的是想和老頭卡爾和小孩羅素在一起,和他們在一起,道格明顯感覺很輕鬆。它迫不及待的叫卡爾主人,真的希望卡爾能從此收留它,從此對他們不離不棄。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道格對愛的渴望,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渴望被接納,渴望被愛。

就像卡爾沒有了艾莉,失去了最愛的人後,認識了小孩羅素;他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一起經歷生死,也從彼此那裡獲得了愛的慰藉。

2.愛是有底線的

雖然道格是一條狗,但是道格的愛也是有底線的。

它的第1個主人查爾斯很多時候都是個好人,你看他訓練它們,而且給它們安裝了翻譯器,讓它們可以直接和主人對話。

不過一提到大鳥凱文,查爾斯就變得貪婪陰險。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這不是道格第1次去幫他抓大鳥凱文,這麼多年來,他的目標一直都是抓到凱文。

他以為來天堂瀑布的所有人,都是為了大鳥凱文而來的,所以他把這些來的人都當成了假想敵,並且把他們殺害了。

這次道格又見到了新來的客人——小男孩羅素和老人卡爾。他們本來就很無辜,可是查爾斯卻依然想殺了他們。

道格的愛是有底線的,它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查爾斯再去犯錯了。眼前的這個老人和孩子,讓它感覺尤為的親近,它要竭盡所能幫助他們。

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愛是有底線的,沒有原則的愛,就是縱容。

3.要活就要活得有尊嚴

道格的狗老大很兇,老二和老三在他身邊經常低頭哈腰的,連說話都不敢大聲,語氣更是近乎諂媚的那種。

道格不喜歡這樣,所以它們也不喜歡道格。因此道格寧可一個人去執行抓捕大鳥的任務。

那天道格終於近距離接觸到了大鳥凱文,它求著凱文做自己的俘虜。因為它知道憑藉一己之力根本就不能把凱文“抓”回去。

它之所以這麼做,為的只是回去以後能夠得到狗老大和查爾斯的認可。

《飛屋環遊記》: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愛也是有底線的

可回去後,它們還是戲謔性的給它戴上了恥辱罩,可是它一點都不喜歡恥辱罩。

它實在是看不下去查爾斯和狗兄弟們的行為了,與其戴著恥辱罩繼續受罰,不如為了自己心中的愛和正義而戰。

終於他們成功了,道格有了自己新的主人,它再也不需要刻意討好誰。它贏回了自己的尊嚴,從此以後可以昂首闊步抬頭挺胸的活著。這也讓道格的狗兄弟們都從苦難中解脫了出來。

狗都有尊嚴,人又何嘗不是。有尊嚴的活著,不刻意討好、不低頭哈腰、不刻意奉承,挺直腰桿,堂堂正正的活著。

寫在最後:電影中有一隻會說話的狗,讓我們從狗身上出發,來看整個探險活動成為可能。通過道格易主和幫助卡爾這件事,也讓我們明白:原來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儘管如此,愛也是有底線的,沒有原則的愛就是縱容;最後,做人還是要保持起碼的尊嚴,活的堂堂正正,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廣闊的生活空間。

渴望愛與被愛,是我們一生的情感主題,當你強大,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