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導語: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如今這個社會不再像以前一樣,到了法定年齡就開始張羅著結婚,人們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拓展,追求越來越高了,他們不願意被婚姻早早束縛,有的人就是因為提升學歷或者是工作太繁忙,沒有時間談戀愛,而導致沒能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從而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剩男剩女。然而有些剩女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是因為家庭,導致她們到了三十歲也沒有找下合適的男朋友,她們面臨的壓力很大,承擔著父母和周邊人的催婚,更重要的是她們自己心裡也著急。那麼這類因為家庭的人,具體是因為什麼導致的呢?

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1、在暴力的家庭中長大

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的生活中的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她們長大之後也會很膽小、懦弱,也有可能會有暴力的傾向,而且有的甚至會讓孩子心裡扭曲,時間久了,她們就會很討厭男人,排斥男人,更不要說結婚了。這種暴力深刻的印在她們的腦海裡、性格里。有些大人覺得沒什麼,但是不要小看這種暴力帶來的傷害,暴力雖然只是一時的傷害,但是要想讓女人忘記這種可怕的回憶卻要用很長時間去修復。

張靜的整個童年就充斥著暴力,雖然她不是受害者,但是她是見證者,她眼睜睜的看著母親被父親一次次的毆打,她說有時腦海裡就會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打架的畫面,父親猙獰的面孔在她的心裡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讓她有時都能在夜晚被嚇醒。再後來她就很漠然了,因為這些事情是習以為常的,這也讓她在後來的談戀愛一直不順暢,因為她不相信男人是愛她的,她把自己的內心封存起來,沒有人能進得去。

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2、在離異或重組家庭中長大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是沒有安全感的,也是很自卑的,這會影響到她們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影響她們的人際交往。她們對於自己的婚後生活沒有自信,她們怕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而且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是缺愛的,在她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也會有別人嘲笑的經歷,這樣會讓她們對家庭產生厭煩感,對自己的婚姻也很恐懼。

今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小歡喜》裡喬英子的父親為了她裝修了一間星空屋頂的客廳,屋子裡也有她喜歡的樂高,這些很討英子的歡心,後來她漸漸地沉迷於其中,導致她寧願逃課,也要去能夠讓她釋放壓力的地方,因為英子太需要自己的個人空間了,她在家裡為了討好自己的母親,裝成母親最喜歡的樣子,而且她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父親的,但是她的母親根本不待見父親,她為了不讓父母吵架,一個人夾在中間也很痛苦。而且在離異家庭長大的孩子,一方很容易把自己得不到的愛情從而把所有的愛都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期待也會很高,這樣就會讓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

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3、在一種強勢的家庭中長大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人,在她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她們的要求過於嚴格,而且父母對於自己的女兒有著很強的控制慾,這樣就會讓女人長大之後也會變得膽小懦弱、沒有主見、會任人擺佈,中國有句古話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親太強勢的話,女人在母親的影響下也會變得霸道、不講理,與別人也很相處,沒有男人喜歡強勢的女人,這樣會讓生活很壓抑,因此這種女人就會因為男人的不喜而被剩下。

喬英子就因為母親過度嚴苛的教育而崩潰,她雖然從一開始是很順從自己母親,但實則她的內心是很痛苦和壓抑的,她們生活的很不快樂,時間長了,就會爆發出來,有一幕就是喬英子徹底崩潰要跳海。可見,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沒有益處的,只會讓孩子朝著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如果真的是為孩子著想,就要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讓她們也有權利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有時父母過於嚴苛不僅不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走,還有可能會釀成悲劇。

女兒到了三十還嫁不出去,可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反思

情感寄語:這樣看來,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她們嫁不出去,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家庭造成的性格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從小的經歷讓她們不敢去相信婚姻。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為自己的孩子考慮,也要懂得去尊重孩子的意願。

本期話題:你們覺得大齡剩女還有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沒有嫁出去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