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翁,從不捐款濟貧,他認為應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才是真扶貧,他說得對嗎?

浪花一朵廣雪水


他說的對。

但做得不對。

如果一個真正扶貧的人,不會只有一種方法去扶貧。有錢時出錢,無錢時出力,無力時獻策,無策時呼籲,呼籲也不行,還可以祈求…

他辦企業,企業養活了很多人,功德無量。富了,可以不用扶貧,但可以江湖救急啊!雖然計劃了到貧窮地方去建廠,開始積累財富辦廠,但像今天的疫情,是須要積極捐助的啊!

山裡有一青年豐收了,吃不完的紅薯。遇到饑荒年景,在集市上知道了某村一家有幾個小孩無食,快餓死了,於是決定捐獻紅薯。並許下承諾了。

回家後凌晨即起,背上紅薯就走。快出山時,遇到一個老人攔路討飯,周圍附近並無其它人。青年想那可是一家人,他還能出門乞討,說明還能挺。走到下一家,說不定能有吃的。於是開口說,“我背的是炭,沒吃的。”

老人當然看到了紅薯的影子,說:“孩子,只要一個就行”。青年說:“這樣吧,爺爺,這是我答應救人家一家人的,你等會兒我回來,帶你去我家,我家有的是。”丟下話頭,匆匆趕路。

青年救濟了一家人。可同時還有一人也救濟了這一家人。真是可喜可賀的好事啊!

回家路上,碰到了老人,老人躺在路邊無力動彈,青年疾步趕上去,扶起老人,老人艱難的開口說了幾個字,“你是好人,我不怪你。”然後閉上了眼睛。

活活餓死?那是多麼的痛苦啊?可是青年看到了老人那沒有悲傷,沒有絕望的表情,他的心突然擰巴著啾痛了。這一刻,青年無名的體會到了老人那痛極無痛的過程。他懺悔自己的罪過,也無法減輕靈魂深處的悲切。明明是老人體諒他了。

我們在行善的半路上,別忘了,我們的本意是行善,不必執著於在什麼地方。遇上,都是註定的緣。


鈞灃732


救急不救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直接給予物資金錢以接貧濟困只能助長懶惰,於事無補。

國家曾有多次失敗的扶貧,比如買了牛羊供其經營脫困,後來發現羊吃了牛賣了還是照舊。後來政府吸取了教訓,實施了多種有針對性的舉措,比如治病補貼,上學補助或貸款,提供就業崗位,提供攤位扶持自主經營,至少安排打掃衛生增加家庭收入。


閒散自由人


我認同,大多數人的貧與富只不過是分配方式的差別,你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了合適的事,你就有錢了,很多人是沒有機會,所以才會跟富人有差距,所以對這些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他平臺讓他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更有意義!而對於一些不求上進的人,你給他錢也只會讓他更貪婪,他更不會努力,只會等著你再去救濟他,所以我不支持直接發錢給窮人


起名太慢4875164


中國的扶貧基本就是給錢,在網上基本可以看到那些貧困人口都是髒懶,或者沒有工作能力的人。就算有工作他們也不願意做也做不了!


曾祥儒


想法和做法都沒錯,但關鍵是看利潤怎麼分配!這裡存在很多的問題,如果給窮人佣金高,使得窮人也有肉吃不只是喝湯,那麼這人是聖人;如果窮人只能喝點湯有點肉末,那麼這人也只能稱其善人,如果連肉末都沒有隻有湯,則是偽散人;如果這人說我不僱傭你們,你們連湯都喝不上的話,那麼這富人就是拿窮人當奴隸而已。


用戶2503738148785


不敢苟同!捐款扶貧大多都是扶危救困如地震洪水瘟疫等這種情況你興辦實業對此有何幫助?在說那些可以靠勞動賺錢的人需要你救濟嗎?你辦實業是在救濟他們嗎?與其說是你在救濟他們還不如說是他們在接受你的剝削。你和我說說哪個所謂辦實業的是把企業獲利全部分給勞動者的!


高山流水90446706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捐款捐物只能解決一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脫貧。現在政府脫貧就是這種思路,興建扶貧車間,讓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有工作幹,有錢掙,錢拿的理所應當,拿的心安理得,而不是面子工程,領導一站,拿點米油麵,給點扶貧款,最後解決不了貧困,還造就了一批吃空餉的。還有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捐的錢和物得到有效處理了嗎?利用了多少?被挪用了多少?誰也不知道。實業興邦,沒有實體經濟,一切都是空談。在中國,要做好兩件事,老百姓才能穩定有飯吃,一是做好實體經濟,二是種好地。


任逍遙147957030


對啊!這個才是真的做慈善!而不是拿著錢捐,再讓媒體拍張照報個光!現在是口號叮噹響,為了什麼強,錢被個人和組織或公司,撈集在一起了!普通人掙錢難上難,還隨時失業!


雪魔仙狐


說的對。捐款又不能直接到需要的人手裡,過一關扒一層,最後都成了慈善活動經費了。





竇國書法


對,因為不會,不知道咋贈錢了,才會窮,給他錢,解決一時,但你不能解決一一輩子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