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日本跟中國一衣帶水,早在東漢時期,日本就跟中國有了往來,漢光武帝賜“漢倭奴國”金印一枚。大唐時期,日本全面向中國學習,大唐天后武則天賜日本國名為“日本”,意日出之國。唐朝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將中國養蠶、織絹、醫學、文學、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傳入日本,對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進入19世紀,西方列強入侵亞洲,1840年英國入侵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百年沉倫。1853年,美國侵入日本,日本門戶大開,幕府時代終結。大清皇朝不思進取,中國國勢日衰;日本奮而西化,明治革新後迅速成長為列強之一。日本強大而中國弱小,於是清末民初,中國許多精英留學日本,意圖師夷長技以制夷,於是許多中日之戀產生。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青春飛揚,少年思春,在異國他鄉,遇到一位美麗溫柔的女子,愛情就自然而然產生了。在中國男人的思想中,日本女孩更加會順從,更加賢惠。日本女子漢唐遺風猶在,又受西方文化影響,因此她們既端莊典雅,又活潑主動。正因為如此,民國才出現了上至領袖人物,中至棟樑之才,下至普通男子紛紛娶日本女子的風月佳話。

孫中山、郭沫若、辜鴻銘、弘一法師李叔同、周作人、溥傑、蔣百里等近代知名人士,都有一個共同點:娶了日本女子。在這些人之外,還有以“娶了中國女子而未能迎娶日本女人”為憾的郁達夫。本文講述將軍蔣百里跟日本護士佐藤屋登真摯而專一的愛情故事。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蔣百里(1882-1938),浙江海寧人 ,是清末秀才、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1901年,由家鄉長者共同出資,送蔣百里東渡日本留學。1905年,蔣百里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十三期畢業,並輕鬆奪魁獲得日本天皇佩劍 。1913年,蔣百里出任保定軍校校長,因氣憤于軍校學風浮躁,加上向陸軍部請求撥款未果,蔣百里在全校師生面前自殺,槍擊了自己的左胸。

蔣百里並沒有自殺成功,他立刻被送到醫院搶救。應當局要求,日本駐華公使館派遣一位軍醫和一個名叫佐藤屋登的女護士自北京趕來保定對其進行救治。日本醫生來後,查看傷情,發現無須手術,建議蔣百里長期靜養,尤其需要精神安慰。袁世凱指示,必須留一人照料蔣百里。日本醫生就將佐藤登屋留下負責照料蔣百里。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後來佐藤屋登一直悉心照顧蔣百里,勸他不要輕生,要以家國為重。佐藤屋登對蔣百里說道:要以國家為重,國家培養一個他這樣的人才實屬不易,死是輕鬆的,但只有活著才能報效國家。蔣百里聽後,認為佐藤屋登說得十分在理,他怎麼沒有想到這一層。在之後的那段時間的照顧裡,兩個年輕人產生了真愛,彼此都無法放下對方。

三週後,佐藤屋登奉命回到北京,蔣百里失魂落魄,猶如失去了精神支柱一般。不久蔣百里辭掉保定軍校校長職務,赴北京靜養,專門住進了佐藤屋登所在的醫院。蔣百里對佐藤屋登展開了熱烈的追求,而佐藤屋登也對蔣百里芳心暗許,奈何佐藤屋登的父親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並將佐藤屋登帶回了日本。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蔣百里多次寫信給佐藤屋登,他表示:我是因為你的安慰,為你而活下來的,若你再不理我,我便要去死,要到日本去,死在你們家!蔣百里痴情至此,佐藤屋登也非常痛苦--其實她早已愛上這位年輕的優秀中國軍人。兩情相悅,卻不能在一起;心意相通,卻相隔萬里。蔣百里和佐藤屋登這對戀人十分痛苦。

最終佐藤屋登拿出蔣百里寫給她的信,她父親看後終於同意她嫁給蔣百里。可以推測,佐藤屋登的父親同意這門婚事,一方面是對女兒的愛,他不忍心看到愛女如此痛苦;另一方面則是對蔣百里的認同,蔣百里不僅僅是軍事天才,更對佐藤屋登一往情深。不得不說,佐藤屋登的父親是一位開明的好父親,好岳父。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1914年冬,佐藤屋登與蔣百里在天津德國飯店結婚,百里將軍素愛梅花,便為愛妻取中文名為蔣佐梅。夫妻二人共生育五女,除長女不幸夭折外,其餘四女皆為國家棟梁之才。其中三女兒蔣英,是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畢業於柏林國立音樂學院,音域寬廣優美,是德律風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簽約歌手。蔣英於1955年隨丈夫錢學森回到祖國,在中央音樂學院工作。

1937年初,蔣百里最重要軍事論著集《國防論》出版,轟動一時,扉頁題詞是: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1938年10月,蔣百里出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同年11月,在遷校途中,他病逝於廣西宜山,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1978年佐藤屋登病逝,墓碑上篆刻的名字為"蔣佐梅"--一個傳統的中國人妻子的名字。

蔣百里與佐藤屋登的真摯愛情,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