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會不會開創網上授課的潮流?

絕世妖孽美男子\n


別逗了,網課上久了越上越煩越噁心,還開創……盼解禁盼開學望眼欲穿了。


䩻曁


我來說說自己孩子情況吧。孩子高二,網課剛開始的時候還行,但是時間太久。早5.30起床,洗漱一番,5.40小早讀,某盯打卡,班級群裡視頻打卡。6.00正式早讀,有老師在線發佈早讀內容,並要檢查。6.40吃飯,休息一會,7.10早自習,8.00正式上課。每節45分鐘,休息15分鐘,四節到11.45。中午吃飯加午休,下午2點開課,孩子一般1.30就做到電腦旁了。下午三節加一節自習課到5.50,然後是吃飯休息一會。6.40開始晚自習,自習課老師會在線講課,主要鞏固複習白天內容難點,然後是完成作業一般10點到10.30。孩子下課洗漱睡覺一般在11點。課程安排基本和學校一樣,體育呀美術呀音樂呀等都有,老師也非常盡心盡責。老師課堂都會連線學生回答問題,有問題可以直接問,老師一直在線答疑到晚上10.30,和學生同步。老師真的不容易,真的很有責任心,真的很感激。老師自己也有孩子老人,給學生製作課件,答疑,批改作業,很辛苦。孩子因為是網課,長時間看電腦,到晚上就說不舒服,眼睛發澀,視力估計又要下降了。有時候發現孩子電腦上掛QQ,課間休息時會瀏覽自己喜歡的小視頻,大多是某比利網站上的。兩個星期的課了,總體感覺還可以,但是比起學校課堂還是差的遠。孩子最近脾氣有點暴躁,注意力也沒開始時集中可能長時間盯電腦的結果,新鮮勁過去了,有點煩躁這種方式了。


智遠明德


回答是肯定的。我兒子就在小學六年級,春節前已經報名了線下的課程,但是因為疫情,線下課程被迫停止,沒辦法只能嘗試線上課程,但通過這次線上輔導,我瞭解了更多線上課程的優勢,我決定以後就給兒子報線上課程,線上課程有以下兩點很突出的優勢,一、線上課程更專業,它有優良的教師隊伍,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二,節省時間,線下課程前後準備時間和路上用的時間很多,就這兩點我覺得就足夠了。


星明朗月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初中,一個高中學校都開網課了,我看效果還不錯,網課的確是一個發展趨勢,對於成年人學習還有孩子的課外輔導班來說會節約大量的成本。輔導班省了房租水電,家長省去了接送和等待的成本,有的家長一到週末像趕場一樣,一個班接一個班的送,比上班還累,其實孩子也很累的。如果課外班都開成網課,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


施大爺的人生感悟


其實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們,也在逐步的接入正軌了。之前我家孩子比以前好多了,我婆婆說這兩天聽不到我喊了。希望孩子們的好習慣一直保持,等正式開學了,也可以在家嘗試著網上報名輔導,也不用每個週末家長們帶著孩子來回奔波在去輔導班的路上了。


加加1


會不會開網課這次不清楚,上次硬是把我搞得累長了,眼睛閒不住,還非要陪到娃兒一起讀,一起抄作業,幫他做筆記,點就不得鬆懈害怕莫哪裡沒有給聽到那裡沒有弄明白莫,我比他還著急,吃飯上個廁所就不敢鬆懈,我的個媽呀,是你讀書還是我讀書呀,好像與他沒有點關係,疫情早點結束吧去上學吧不要帶到家裡了,硬是要把我逼成個學生嗎。要不得還是娃兒在學校有紀律好些。


小馬駒37


通過這次網上授課讓人們看到了網絡教學的弊端,所以它註定不會成為潮流。

最容易看到的弊病,就是學生整天看著電腦或手機學習,影響視力不說,頸椎發育也會受影響。

學生學習的過程,絕不是簡單的老師講學生聽的過程,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網上學習,互動的效果不能保證。

學生學習,是知識的輸入與輸出,是知識的重組與內化,是知識的領悟與生成。老師教學中,語言、動作、表情,會帶有啟發性,會表達一種鼓勵,也會流露期待。師生之間的目光交流,都會有豐富的內涵。這是網上學習無法體現的。

課堂教學中,老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及時調控學習節奏及學習形式。課堂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同學之間交流,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學生進行主題辯論等。這些也是網上教學難以做到的。

學生學習,還包括老師對學生耳提面命的教誨,對學生作業面批面改,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班級管理,體現學生對集體事物的責任擔當,收作業,擦黑板,打掃衛生等,都是學生養成教育的途徑。其中的許多方面,網課都無法實現。

應該承認,網絡資源無比豐富,在線教育也越來越成熟,網上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學習方式。

對於中小學生,特別是自主性強的同學,可以把網上學習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可以作為興趣愛好的學習渠道。學生課後,可以網上繼續學習,對自己喜歡的學科,再向前拓展,深度上再挖掘。也可以在網上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內容,比如棋類、藝術類等。

總之,疫情給網上學習帶來一次發展的機會,但是網上授課不可能成為中小學生學習的主流,網上教學,只會是偶爾,不可能是經常。


管窺蒼穹


關於網上授課對學生的影響,已經討論得非常充分了,大致以下幾點:第一,加劇學生間的兩極分化,第二,對學生視力有影響,第三,培養了新的網絡學習的習慣。

而關於網上授課對教師的影響,卻不多,其實對教師而言,也將出現類似學生分化那樣的轉型。

一部分教學功底深厚的教師,通過網絡教學,進一步掌握了輸出自身教育資源信息的方法,同時由於教學優秀,深受學生喜愛,從本班、本校,逐漸向網紅教師轉型,他們是本次網上授課的受益者。

另一部分教師牴觸網上授課,依舊停留在舊有傳統方式上,也沒錯,畢竟復學後,他們依然有著發揮空間,只是如果復學時間太晚,可能會造成教學課時不足,對教學質量有影響。

而剩下的教師介於二者之間,有著較強學習能力的教師,會慢慢向前者轉化,而學習能力較弱的教師,慢慢會向後者轉化。因此隨著網上授課時間的延長,這也是教師之間的兩極分化。

而未來,學生則有了更多選擇權,已經熟練掌握了網上學習的同學,尤其是那些在平時課堂上“吃不飽”的,則在網上找到了“補充營養”的地方,那些適應網上授課的教師,則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專業影響。


愛數學做數學


【我是將將,我來回答。】

此次實行網絡授課,這是迫於疫情壓力,不得不採取的一項措施而已。

從近期來看,網絡授課想要完全的取代線下課程,或者說開創出一個新的潮流是不現實的,因為網絡授課所固有的缺點並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第一:對於學生和老師而言,網絡授課的效率並不高

在網絡課程中,老師要是專注於知識的講解,就無法及時收集到學生所反饋的問題,這樣老師就無法及時調整講課的方案以適應學生,只能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即便是不適合,也不得不這樣。

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老師的回覆或者解答,一方面學生就會失去聽課的興趣,從而遊離在課堂之外;另一方面會造成學生問題的積壓,導致學生後面因為聽不懂從而沒辦法繼續去聽課。



第二:網絡授課,容易給孩子的視力造成傷害

觀看屏幕聽講,時間一長人的眼睛就容易出現疲累,酸脹的感覺,久而久之,視力就會出現不可逆的下降。

就這一點來說,我們使用過智能手機的人都清楚,因此僅從這一點上來說,網絡授課就無法被廣泛的應用。



第三:網絡授課的效果如何,取決於孩子的自律性,這並不可靠

在課堂中,有老師的監督,孩子尚且不能做到絕對的服從老師的要求,認真聽講,而是伺機尋找每一個可以貪玩的機會。

那麼失去老師監督的網絡授課,又怎麼可能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之中呢,這確實很難。

最後:在未來,網絡授課依然有其發展的空間,但那也只是作為課堂授課的一種輔助而存在,這種存在並不是所謂的取代。


行止將將


我認為短期內會有一定推動作用,長遠來看替代不了線下授課。首先網課就是因為互聯網發展和產生的一種授課形式,它是線下授課的替代品。

因為有能力線下上課的人絕不會選擇網課,一般都是因為行動,報名,費用等因素……當然還有疫情…導致無法線下授課的人才會選擇網課;其次,他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兩個相隔萬里的人,能正常交流就不容易了,就不要指望有多好的吸收效果了。

比如我們一般簡單的交流都選擇發微信,複雜點的就得打電話了,因為微信說不清楚。再重要或者需要反覆磋商的事,就會選擇面談。所以面對面交流的絕佳效果是任何形式無法比擬的;還有就是授課環境不同,線下教學一般都是在教室,進了教室自然會讓人產生學習的想法,從環境上就打好了基礎。而網課的環境可就自由多了,你可以靠在床上,

窩在沙發裡,

坐在馬桶上

,還能時不時的把媽媽準備的水果扔進嘴裡,如此隨便安逸的環境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課的效率。

當然了,網課也有便捷、靈活、科技化高等優點,可以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單距離真正替代線下還為時尚早。所以,雖然這次疫情會使一大部分人不得不選擇網課,但隨著我國疫情阻擊戰的成果越來越顯著,等到了我們可以摘掉口罩的那一天,相信各大學校、學而思、英孚等教育機構還是會像以前一樣爆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