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譚


袁隆平說之有理,如今從路邊看棄荒好多。誰丟就國家收回處理,使村及村民重視耕種。補錢,補肥補其他都無用。


福哥71076


我來說一下,種田就是不華算,一畝地沒有國家補,狠地虧,租田一百元,耕地一百元,收割80元,請人插田二百多元,種子二斤一百元,農藥除草50元一畝,殺蟲冶病三次一佰伍元,肥料一畝一百斤價一佰陸拾元,追肥三十斤,三十元一畝,秧田育苗工款三十元一畝(假入三十畝就一千多。還有田間除福壽羅五元一畝,你算一算多少錢,畝產平均一千一斤,賣溼谷八十九元一百斤,虧不虧,一年下來打擺子,外面打工最少算三千款一個月,你看田荒不荒。


猛1221


荒地倒是沒有,我們那裡離得遠的都給政府收了用來太陽能發電了,就留點離家近的種點瓜果蔬菜,夠自己吃!反正現在種地虧的狠,辛苦一年不如出去打工一個月!除非大批量的承包種植,還要有銷路!像蘋果、葡萄這些水果,我們那收就幾毛一塊一斤,一畝地能產多少?再看看市面上的這些水果什麼價位?


西貝炸天


我來分析一下華南地區一畝田的水稻種植成本:機械耕田100元、雜交水稻種子60元、人工種植100元、肥料150元、農藥100元(含除草劑)、水費20元、機械收割100元等共計=630元,畝產1000斤,每斤1.3元,大家算算還能剩多少?


獨釣寒江魚


現在的農民都買糧食吃,根本划不來種田地,給你舉個例,你吃到的大米,是要經過180天農民辛苦的勞作才能吃到的!過程如下,1、育苗:把種子用溫水泡一會,撈出,各種辛苦製作等待種子發芽。(好辛苦!起碼一星期左右)2、製作秧田也叫育苗田,這過程工序非常多,還要農家肥做底肥,農家肥製作也苦人,接著把發芽的種子播種在精心製作的秧田。(又去了好幾日)3、精心照顧,看著小苗長大,還要防病害,還要買肥料。(起碼一個月後,好辛苦哦)4、製作良田,準備插秧這個過程很辛苦,又去了些日子。5、插秧,把秧苗弄到要種的田裡,這個過程太辛苦了。又去一些日子。6、管理秧田,一直到秋末收稻穀,這個過程太漫長了,還要出錢買化肥,運化肥到田裡,還要防病蟲害、割草除蟲,買農藥等十分辛苦。(又用去好幾個月)。7、收割,這個過程要出錢出工去做,好辛苦,又去一些時間!8、搬稻穀,運稻穀,曬稻穀等,去碾米,又用去一些時間。9、碾米要機器,燒油要出錢,機器要買,米糠分離,又用去一些時間。10、保存谷種,貼油錢運大米賣收到辛苦費!(前後花去160天左右)。

在以上這些天,都是貼工貼錢去種植,累死累活的純利會是多少??如果這160天每天打工賺錢最低都快3萬多!你全家吃不完5000元的大米吧!以上我只用一個人種田或打工比較都如此這樣,那麼全家勞動力划得來種田還是打工?所以中國農民不種田了!一個原因划不來,另一個原因由於大自然變化水嚴重缺失等。所以糧食十分重要。缺糧十分危險。哪怕你給人家肥料和不足,那人家要流血汗的,身體重要農民也知道了。所以現在公務員一直鼓勵農民種田,農民不中到大城市打工還過上好日子。就是這些道理。

哦哦哦,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深深愛著這片國土。(以上一起呵成,不檢查是否有錯字,敬請原諒,不許屏蔽我的論文哦)。


就會做炒蛋飯


這是事實,糧食關乎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根基之一。

現實的農業發展得確落後,農民種地越來越少。大部分靠種地的農民無法生活致富,只能養家餬口,只能棄地外出打工。

南方地良人多,耕地面積太少,西北方地廣地貧人稀,缺水少雨乾旱。

我國東西部南北部發展不平衡,一直困擾我國的發展。今後即待解決,也必須解決。


寒冷得冬天


還是與國家在農業上的政策有關,農業(俠義就是指糧食作物)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糧價高了,一切都跟著漲價,糧價低了,農民的收入低,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例如,玉米按1元1斤來定價,一畝地按一千五百斤收成來算,減去種子費用,化肥農藥費用,耕地費用,實際一畝地的收入不足一千元,如果自家有十畝地可種植。按一年兩季收成來算一畝地也就兩千元的,這還是超值計算法,十畝地一年也就二萬塊錢。這是種十畝地一年的收入,並且累死累活的。如果打工的收入就不一樣了,大家看著對比收入吧!


快樂人生128131056


袁隆平是水稻之父,也是糧食之父。他說的很對,糧食必須種。手中無糧,心裡發慌,老百姓都這樣認為,何況國家?可以這樣說,糧食是國家戰略物資,是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物資保障。然而,現在好多農民沒有足夠的種糧積極性,如小麥,水稻,玉米等。究其原因,就在於農用物資價格居高不下,而收穫的糧食價格卻一直處於低迷。如,一斤小麥價格1元左右,一斤玉米僅幾毛錢,而一斤好的水果要幾十元,一般水果也要幾元。上次看報道說,袁隆平老師呼籲讓小麥價格每斤上漲0.5元,這確實是必要的。只有農產品價格逐步提高,農民朋友才有種糧的積極性。


江河湖海洋


不是不種地,是沒法子種,我家就2畝地,結果分了大小十塊,有的距離2公里,這就是河南農村的現狀。一畝地一年的利潤除去化肥,種子外500到800塊,可是用來照料的時間卻多達幾個月,而且是分散的時間。還不如去城裡半個月掙的多。我建議將農村的大部分的土地整體承包,小部分留給在村裡的人自種。這樣或許是個解決的辦法。


hushuyu591


從我老家農村的親朋好友子女情況看,不是上大學(三四流大學生佔多數)就是進城打工,少有年輕人想種地,想幹農活,儘管比過去種地的體力活輕鬆多了!再一個是隻靠大田、收入很有限,收入可觀的養殖業得不到扶持甚至打壓,各類限制過多,如何讓農民安穩的在農村生活下去,才是優先考慮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