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面臨各種催催催,或許這篇可以幫到你


春節回家面臨各種催催催,或許這篇可以幫到你

不論你長多大,在父母的眼裡你都是孩子。

可是怎麼樣提醒父母,你已經長大了,已經不再是孩子了,甚至你也需要有自己單獨的空間,你可以為自己負責了呢?

坦白說,讓父母承認,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一個前提。

最大的前提首先就是,經濟獨立。

當你賺的錢可以養活自己,至少是你真的獨立的第一步。

我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就開始被家裡催婚,最開始我是非常反感的,因為我覺得一個人過了18歲名義上是成人了,25歲怎麼也都畢業開始工作,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了,那麼,為什麼家人不能讓我好好享受一下這幾年可以自己做決定的生活呢?

中國的父母很擔心,他們比我們還容易焦慮。

上初中上高中,限制你談戀愛,怕談戀愛影響學習,畢竟在這個教育體系之下,考大學或許是少有的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和孩子承諾,上了大學我就不管你了。

然後很多孩子也真的這樣去做了,把大學當天堂,大一瘋玩,大二戀愛,大三失聯,大四可能就是畢業就開始失業吧!

什麼都需要練習,戀愛也一樣。

人們很容易受到周遭氛圍的影響,比如全宿舍八個人,七個人都在談戀愛,似乎自己也應該談一個。

畢業走向社會的前三年幾乎都在找自己真的喜歡什麼,自己能夠做什麼,這時候整個社會的氛圍雖然讓人覺得有些壓力,但分寸感是非常好的。

沒人關心你多大了,是不是應該談個女朋友,很多你的同齡人也許都在拼了命的努力學習,甚至有的人已經開始計劃跳槽,這時候的你往往沒有存款,沒有自信,感情或許只是拯救無聊生活的調味劑,但婚姻對自己來說,就太過遙遠了。

父母不知道這些心路歷程,他們就覺得,你找個工作好好幹,安心幹幾年,就可以考慮結婚的事情了。

每逢春節被逼婚,這不是這幾年才有的風潮,這幾乎是很多畢業生在走入社會兩三年的通病。

我在那個階段是一個憤青,特別討厭自己的人生被別人安排,每年春節真的是特別強硬,誰提就和誰急。

那時候年輕,我以為我通過這種激烈的方式去宣誓,去告知全世界,這是我的雷區,你們都不要踩,這樣大家就能夠放過你。

怎麼可能嘛!

你要發火,就要先點燃自己,往往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隨口一問,我就自己先氣到炸毛,給自己氣個半死。

那個階段我特別敏感,甚至如果我老媽要是也參與這個討論,我就覺得她不理解我,她是傷害我最深的那個人。

我們對親情的要求有時候很無理由,百分百的守護,百分百的相信,以及百分百的愛,而且這些百分百可能有時候都是單向的。

父母要在你任性的時候百分百的支持你,不能表示懷疑。父母要在你自認為成熟的時候百分百安靜,不能多嘴問一句。父母要在你失敗的時候百分百理解,並且送上關懷,別說你自己將來能不能做成這樣的父母,你細想想,這哪是父母,這分明是聖人。

這幾年有很多嘲諷父母的段子和短視頻,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總是希望有些事我們說一次,父母就要聽進去,記住,然後此生就要遵守。

春節回家面臨各種催催催,或許這篇可以幫到你

你前半生都在聽父母的話,被他們領導,忽然有一天你說你可以獨立了,現在你要做個領導,且說話就必須被執行,不執行就是不尊重你,然後你就開始耍脾氣,你想想,這是不是側面也在說明,你還很幼稚,幼稚到除了發脾氣之外,你找不到其他更多的解決辦法。

有一年的春節,我姥姥當時還在世,她帶著三個姨一起圍攻我,和我一起討論,要不要結婚這個話題。我當時慷慨陳詞,覺得自己就好像舌戰群儒的勇士,直到後來我才發現是雞同鴨講,從那個時候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有的表達之所以很無力,是因為你只是為了說而說,不是為了聽而說。

你沒有任何解決辦法,你只是在講自己最想說的,你沒有從聽的人的角度出發,說出讓他們能接納的答案。

後來我開始學會了打馬虎眼,學會了反問,誰問我怎麼還不結婚,我都說,我也著急啊,可現在也找不到啊,您有沒有合適的,趕緊給我介紹一個,我這兒條件什麼的都沒要求……

一來二去的談話,幾次周折的輾轉之後,我就逐漸明白了,很多時候親戚問你咋還不結婚呀,其實未必是真的關心你,而只是無聊時候無處下腳的談資而已。

因為不問這個,他們也會問,在北京一個月掙多少錢啊!能剩下多少啊!

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真的想要個答案,而只是要一個話題的引子而已。

除此之外結婚還意味著人生的狀態,當人群聚在一起有了群體之後,大家很容易會針對異己,什麼叫做異己?就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人。


在三線城市生活的表弟表妹都結婚了,孩子都有了,都可以拜年收紅包了,為什麼你還不結婚?

你要允許這個好奇的產生,你也要找得到真正完整的答覆方式。

我看到很多公眾號都在教大家怒懟回去,甚至還把一些懟人的話寫在衣服上,讓對方免開尊口,我覺得那些都不過是笑談罷了。

如果這件事你知道為什麼發生,你也有了一套答案,那麼到底是打太極,還是硬碰硬其實都無所謂,而已知和未知最大的區別就是,你在說那些答案的時候,是笑著說,還是憋著火,你說完之後是平平淡淡的過去,還是氣的三個小時都不能平靜。

春節回家面臨各種催催催,或許這篇可以幫到你


當我逐漸看明白了這些之後,我的心態就平和了,漸漸的,我也開始找到了一些平時和親人的相處原則。

以前我老媽經常會無規律的來電話,而有時候我可能在開會,或者在上課,有好幾次我在開會看到是我媽打來的電話,會心情一下子不好,然後口氣很冷地說,我在開會,稍後打給你。

後來我自問過自己,如果這是一通騷擾電話,或者是其他的人打來的,我還會這樣麼?我想了想覺得我不太會,正是因為這是我老媽打來的,我才會覺得火大,為什麼要在我開會的時候打電話呢?我不是昨天才電話過你麼?你不知道我在開會麼?

當我想到這兒的時候,我忽然驚呆了,因為我忽然發現,原來在我心裡,父母一直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在處理方式上,他們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

因為他們很重要,所以我也在用很高的標準要求他們,甚至有一些是他們一無所知的東西,這其實很不公平。

我不能阻止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惦記或者擔心,哪怕她沒什麼事兒,哪怕她要和我說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需要給媽媽一個這樣的機會和溝通的橋樑,但我自己平時也有工作在忙,我的忙碌並不是父母所能理解的,比如我加班的時候,她就會說,為什麼不能回家?這樣的工作還幹個什麼勁兒啊,趕緊吃飯,別把身體搞壞了。

我要在自己的忙碌,和父母的關心中找一個折中點,所以後來我開始固定每個週一的晚上給媽媽打電話,並且逐漸讓她熟悉這個規律,我開始不再報喜不報憂的只告訴她我加薪了、我升職了,也要告訴她我捱罵了、我加班了,我希望讓她明白,在大城市打拼,沒有什麼東西是白來的,你兒子在努力,他是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即便在你的眼中他很優秀,但在大城市裡,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需要學習,我需要更多的去認識世界,不論是再求學還是出國,對我來說都是我看世界的一個途徑,而不只是單純地像我老爸說的那樣,為什麼不好好把錢存起來?白白浪費錢有什麼用?


我就是這樣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談話,甚至在每次面試之後決定這個公司要不要去,我都會和父母講出我的理由,我希望他們逐漸能明白,孩子長大了,他的見識是緣於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有能力了,可以自己承擔選擇的結果,他辛苦、忙碌,但依舊愛著你們。

我在步入婚姻關係的前幾年,老媽總是喜歡在電話裡給我支招兒,告訴我不要總是做飯,家務要輪換,不然這輩子就是你自己在做飯了,詢問我家裡到底誰在管錢,甚至還會打聽過年的時候給了雙方家裡多少錢,等等這些細節。


每次我都聽完她的建議之後,再告訴她,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也不一樣了,你說的那些可能有的早就不適用了,可能你看不慣年輕人總是叫外賣下飯店的生活方式,但對我們來說,下班之後保證每天在家做飯吃飯,其實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兩個人都賺錢,彼此都有對金錢的支配能力,不涉及到誰管誰,你給的建議是希望年輕人好,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現在的時代也和過去不一樣了,如果在新時代還拿著舊的方法,那更容易出問題。

這樣說的次數多了,她慢慢的也就不說了。

春節回家面臨各種催催催,或許這篇可以幫到你


和普通的家庭一樣,我也遇到了老媽催生的問題,雖然很早就說不打算生,但老媽似乎並不相信,直到某一次又在電話裡提起,我真的是壓不住火,說了兩句重話之後,大家就各自不歡而散,那之後我開始反思這麼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我想到了折中的辦法,此後老媽每提一次,催一次,我就往她的銀行卡里存一千塊錢,直到後來又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就徹底和老媽攤牌,讓她看看自己的銀行卡里現在有多少個一千塊,就代表了她催過了多少次。

我說,我已經是成年人了,我知道怎麼樣的生活方式對自己來說最好,為什麼你是希望用你的方式強加給我呢?你知道你一共催過了多少次麼?12次,這僅僅是這三個月以來的記錄,如果我自己不快樂,難道你就快樂了麼?我不希望我們每次都會因為這個話題吵到不歡而散,我是在為我的小家過日子,那你可不可以正視一下我的想法和決定?

那之後老媽沉默了許久,後來就很少再提了,也算是正視了我的選擇吧!

親情,是無法割捨的牽絆,我們少年時代受惠於此,成年之後也許會覺得是拖累,日後到失去之時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最牽掛你的人,不在了,自此你就真的孤單一個人了。

因為愛,所以才更容易互相責怪,在和父母逐漸鬥爭和解的這幾年,其實就是在和一個領導了你二十多年的老領導逐漸找到最恰當的溝通方式的階段。

不要單純相信血濃於水可以解決一切,有了打不散的感情基礎,還依舊需要有方法。

和父母證明我們長大不難,讓他們在心裡認可你已經長大,很難。讓他們聽到你的想法,認可你的決定,那是更漫長的一段過程,我是用最笨的方法,不僅僅給他們看結果,也和他們分享過程。

你在成長,父母同樣也需要,過去是他們在前面帶著你跑,如今你長大了,跑快了,彆著急回頭埋怨為什麼他們跟不上,給一些耐心,等等他們,就像當年他們等你長大一樣……


本文節選自川叔的新書《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

希望我對過去的梳理,可以為你的人生提供一點小小的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