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產業迭代,浪潮洶湧,ToC市場已成紅海,而To B的萬億級藍海市場尚待深挖。隨著互聯網產業下半場到來,BATJ等互聯網頭部企業自2018年開始,紛紛將To B作為戰略轉型重心,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越來越緊密,互聯網公司的業務邊界不斷拓展。

過去十年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IT技術發展提速,數字技術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衡量數字科技價值的一個重要依據在於能否實現並加速各個行業降本增效、模式升級進程,並對經濟發展方式產生深刻影響。如何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將數字化與行業有效結合,通過任務分配完成2B落地,成為BATJ亟待解決的問題。

華為與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字溢出》報告顯示,2025年產業數字化將帶來近23萬億美元的市場空間。由此可見,產業數字化方興未艾。

儘管市場空間龐大,但紛繁的傳統產業對於任何一個互聯網巨頭來說,依舊是陌生領域。這種紮根於實體的“重模式”能否與互聯網企業有機融合?數字科技與產業的結合能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業界對此持觀望態度。

B2B2C,京東數科率先搶佔“C位”

2019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C位熱詞依舊是“技術”和“To B”。但是,To B轉型,對於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來說都不容易。

騰訊在2018年開展第三次戰略架構調整時,將重點放在了B端。除了頻頻投資線下零售企業外,馬化騰將重心傾向於底層,展開AI基礎設施建設。

百度先是宣佈以5.5億元收購漢得信息5.26%股權,隨後對東軟控股進行戰略投資,一系列動作背後,百度“徹底”成為一家“押寶AI”的公司,通過人工智能瞄準產業智能化,以實現在2B轉型路上的全面提速。

相較於騰訊、百度而言,阿里的To B之路將重點放在了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上,以提升溝通、協同效率。2018年11月,阿里也開展了一次組織升級,調整重點在於阿里商業系統的打造,進而賦能商家。

對比BAT,京東數科B2B2C戰略佈局更早,也更為主動,率先搶佔了“C位”。自陳生強2013年率領京東金融從“幹金融行業裡最髒最累的活兒”切入,重點在風險定價上著手,一年內陸續打造了京寶貝、白條、眾籌等一系列明星產品和業務,這不僅讓金融業務在公司內部站穩腳跟,也使其在行業內快速嶄露頭角。

2018年11月,京東金融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簡稱“京東數科”,以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三大前沿技術為核心,目前已完成在數字金融、智能城市、數字農業、數字營銷、數字校園等領域的佈局。嘗試向更多產業滲透,利用數據技術改良實體,尋找產業和科技結合的最優結合點。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為此,京東數科一方面明確了從金融數字化走向產業數字化的服務版圖橫向擴張策略,以成熟的金融業務為根基與突破點,向產業數字化方向深耕,不斷突破邊界,強化技術標籤,實現數字科技在傳統產業不同場景落地;另一方面,仍舊繼續在金融“老本行”上進行縱向佈局,通過與B端客戶共建,幫助金融機構定製個性化技術方案,完成“技術-機構-用戶”三階段賦能,進而為C端用戶提供更好服務,構建金融服務生態圈。

回頭看來,京東數科B2B2C戰略的前瞻性和正確性,已經被近兩年BAT等巨頭爭相轉向B端戰略所印證。

人工智能競爭,進入深水區

從行業發展態勢上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巨頭之爭已不再僅僅侷限於淺水區,而是進入技術能力與場景落地的深水區。

2019年是人工智能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三年,多位政府領導均重點提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可以說,人工智能是引導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領先技術,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強大競爭力的關鍵點之一,當然也是巨頭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具體到京東數科,基於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關係網絡、知識圖譜、神經網絡、行為序列、生物識別等科技,形成了四大智慧金融體系:智能風控、智能財富管理、智能保險科技、智能支付體系。

金融領域之外,如何使人工智能技術落地,以實現產業生產效率的全面提速?京東數科將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著眼於機器學習、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機器視覺三大方向。

京東數科採用了異構圖神經網絡等技術,對使用者基本情況進行識別,通過用戶畫像、行為等數據指標進行關係網嵌入,進而實現營銷羊毛黨識別、金融反欺詐等個性化服務。

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京東數科在自然語言理解以及語音合成領域實現了技術難點突破,對語言環境進行精準建模、模擬真人的呼吸與停頓,甚至對發言者音色風格進行精確編碼,進而合成差異化音頻,以支持多場景應用。機器視覺方面,人臉識別技術、用戶身份核驗充斥在日常生活中。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而京東數科的“豬臉識別”,攻克了友商放棄的技術方向,成為近年來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而京東數科在智能養豬、智能養牛、智能養魚等技術上的快速落地,為養殖業數字化提供了新思路。據悉,在農牧領域,京東數科還在4座首農集團奶牛牧場中部署了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智能養牛解決方案的核心在於京東農牧自主研發的智能項圈,該設備具有身份識別、運動情況分析、牛隻定位、反向尋找等眾多功能,每個項圈專屬於一隻奶牛,通過智能項圈可以實時瞭解這頭奶牛的身份信息、運動軌跡、位置範圍等。基於智能項圈反饋的奶牛信息,神農SaaS系統可以實現牧場負責人在移動終端隨時查看各類參數信息,並能夠直接控制智能噴淋系統、精準飼餵體系和牛舍環境控制,第一時間調整和優化飼養計劃,真正實現牧場生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京東數科針對關鍵的三方面持續投入研發,搶點很準,將數據、技術作為自身的核心優勢,京東數科致力於將技術作為產品和解決方案輸出給客戶,這是其未來的發展重心。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末,京東數科累計服務800多萬家小微企業,4億多個人用戶,700多家金融機構,30多家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依託京東系的品牌影響力,加上強大的科研能力,可以預見京東數科在AI發展上將有更多的可能性,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不可忽視的創新中心之一。

超越賦能,京東數科“共建”佈局

2019年10月18日,京東數科迎來了六週歲生日,從“京東金融”到“京東數科”,這家科技公司業務範圍目前已拓展至五大板塊,在城市運營、農業、資管和營銷方面均成績斐然,可圈可點。

過去一年,京東數科資管科技潛入金融深水區,豬臉識別黑科技深入田間,AI優化火力發電在減少燃煤消耗上獲得成果,智能城市生態閉環打造雛形初現,京東數科在戰略輪廓逐步清晰的同時,業界對於數字與產業的結合也開始展現出積極姿態和信心。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而剛剛去過的國慶,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攜手京東數科共同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100萬塊線下屏幕廣告刷屏,大家才驚訝的發現京東鉬媒已經低調佈局了全國365個城市,悄然殺入行業前三。

在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看來,選擇進入產業時必須遵循四個標準:首先要具備社會價值,業務能夠幫產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或體驗;第二,市場規模需要足夠大;第三,京東數科提供的技術或產品一定要有獨創性;第四,要看投資回報和長期價值。

京東數科數字技術融入產業的新賽道試水,無疑是一次艱鉅的邊界探索之戰。突破邊界,是無數公司成長壯大的必經之路,亦是從金融科技跨越到數字科技的重要考驗。

對於BAT而言,對傳統產業進行賦能仍然是雙方合作的重心。在應用BAT研發系統的過程中,需要對全套系統進行購買;而京東數科則更進一步,通過共建進行差異化打造,超越賦能,在現有基礎上模塊化定製。

脫胎於電商的京東數科,具備應用場景優勢、業務經驗與2C數據積累,靈活多變的創新模式,使其可以更好地與傳統產業規律相融合,完成“技術-機構-用戶”三段服務,突破產業上限,促使整體核心能力趨於成熟。

此前,很少有科技互聯網公司,明確將戰略和業務觸角如此深入進實體產業,並尋求與之共生。京東數科深耕於此,一年多來的成果,也奠定了京東數科進入產業時的模式:一是和產業合作伙伴“共建共生”;二是金融與產業的深度對接。

賦能or共建?BAT與京東數科們的技術服務搶灘

在陳生強看來,對科技企業來說,其優勢在於掌握核心技術。然而,科技企業缺乏行業經驗和產業知識,只有和產業深度共建,才能在新興技術場景應用與解決方案上取得成果,科技企業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是“賦能”者,而是“共建”方。

正如10月21日陳生強在烏鎮互聯網大會的產業數字化——數字化轉型中的信息化創新論壇上所說:“近兩年,我們開始利用數字科技去做實體產業的數字化和城市公共服務的數字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主張做一個“共建者”的角色。所謂共建者,就是我們不是自己去做一個新的產業去與既有產業競爭,而是把我們所積累的數字科技能力跟產業方多年積累起來的行業經驗和規律融合起來,共同去做數字化的轉型和升級。作為產業數字化共建者,我們一直以開放共建的心態,讓數字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以謙虛的姿態,向更深更遠的產業場景發出邀請;以不斷探索的精神,持續為產業數字升級提供科技動力。我們希望能夠與各行各業一起,共同打造一個開放、智聯、有溫度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數字化新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