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千等萬等,從年前就開始期待的《萬物》二月刊終於拿到手了!觸感還是一如既往的順滑,實在讓人愛不釋手;同時這次的封面專題依然有趣:《超級材料》,看似違背自然規律的奇特材料,讓你眼界大開!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除此之外,雜誌還帶來了解釋人造樹、探索古希臘文化、太空發電廠等等有趣好玩的知識!已經等不及要快快打開雜誌閱讀了!


超級材料


世界上的所有物質成分基本上都是元素週期表上的118種元素,那麼,數量有限的元素為何能組成種類幾乎無窮無盡、性質千差萬別的物質呢?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特定的原子排列方式會讓物質獲得非常有用的性質,也可能讓他們變得格外危險,還可能讓物質擁有十分有趣的特性,令人驚歎不已,有時甚至能讓他們兼具這些特點。

雜誌中列舉了10種超乎我們正常認知的材料,比如熱冰、堅不可摧的氣體、自加熱金屬等等,既是科普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對知識的好奇心,想要更多的瞭解科學的世界。


正反物質


需要動用粒子加速器才能製造出一點點,但也可能出現在普通的香蕉中,這就是神奇的反物質。

“反物質”這個詞聽起來和反重力很像,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概念。
但反物質真實存在,是現代物理學中的成熟概念。反物質的確有一些會讓人驚歎不已的性質,僅僅1克反物質和物質接觸就會產生像原子彈一樣的劇烈爆炸。因為反物質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未來可能被用來推動宇宙飛船。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明日之城


生態建築是面向未來的方案,目標是將人類居住區縮小為自給自足的城市,從而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大型居所如何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呢?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由於人口集中又稠密,供電、供水等系統的效率都可以大幅提升。又因為居民們的一切活動都可在建築內完成,交通耗費的能源也大大減少。建築中生產、生活產生的廢物也都可以集中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外界的影響。


群星璀璨古希臘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和社會的搖籃。自歐洲進入鐵器時代,希臘便為那裡的古文明發展點亮了一盞明燈。人們大多人物雅典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但科林斯、底比斯,甚至是好戰的斯巴達同樣有所貢獻。古希臘幾乎在經濟、社會、軍事和政治等每一個方面推動了文明的進步,在各個領域都孕育了許多傑出的人才。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雜誌用用精彩的文字搭配漫畫和3D繪圖展現出古希臘在體育、政治、文化、發明和思想等等多個方面的成就,帶領孩子們更加深入地瞭解這座輝煌的城邦的歷史與文明。


活化石


這些生物挺過了億萬年來的小行星撞擊、地震和冰期,至今依然在地球上漫遊著。

鸚鵡螺:沒有多少物種收說自己曾目睹恐龍從興盛到滅絕,但鸚胡螺毫無疑間見證了這個過程。

鱷魚:作カ活化石中的明星物種,鱷魚生動詮釋了"沒有壞,就不用修"這句諺語在生物演化上的意義。現代鱷魚的祖先在約2.5億年前的中生代早期開始在地球上漫歩。到了約5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送些生活在沼澤和河床上的兩棲捕食者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鱷魚非常相似了。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那麼還有哪些生物可以稱之為“活化石”呢?


外星生命大猜想


生命形態取決於所在星球的環境,所以外星人很可能長得跟我們不一樣。

生命總能找到方法適應並克服極端環境。在我們的地球上,即便是環境最惡劣的地方也依然存在著生命的跡象,例如,在完全沒有光面的大洋深處,管蟲生機勃勃。它們依靠體內的共生細菌,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從深海熱液噴口中湧出的無機化合物中獲取能量。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考慮到生命有諸多可能的形式,且宇宙中有難以計數的行星,與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外星生命完全有可能存在。


海上瑞士軍刀


作為一艘船塢登陸艦(LSDA) 菜姆灣號俗稱“海上瑞士軍刀”,這是因為這艘排水量16100噸的艦船擁有能滿足海軍需求的全套設備,早已不是一艘簡單的運輸艦。

菜姆灣號並非只能運送人員,它的船艙中還設有長度幾乎貫穿全艦的貨艙甲板,這個寬敞的空間可以裝載各類軍用機械。此外,菜姆灣號還設有一塊飛行甲板,供直升機起飛和降落。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讓我們登上菜姆灣號,領略這艘有著“海上瑞士軍刀”之稱的登陸艦在世界各地軍事和救災行動中的風采。


聖誕島紅蟹


印度洋的聖誕島上住著許多紅蟹,每當雨季來臨,這些島上的居民就會從森林中的洞穴中爬出來,開始向海灘進發。於是,千百萬只深紅色的甲殼動物如洪水般湧入島內。向海岸聚集。並在那裡進行繁衍。

這場大遷徙通常發生在10月或11月,並且與月相緊密相關。要順利地繁殖後代。雌蟹必須趕在下弦月期間把產下的卵卸入海水中,因為那時高低潮之間落差較小,雌蟹可以更安全地靠近海水,不易被浪潮沖走。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太空發電廠

地面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只能在白天工作,還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即便是晴天,大氣層也會阻擋部分陽光。而在太空中一切都將大不相同,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沒有任何阻礙地捕捉陽光。
建設SBSP,需要把滿布太陽能電池板的衛星發射到很高的軌道上——距離地面35800千米的地球靜止軌道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那裡衛星幾乎可以一直被陽光照射,且能始終停留在地球同一地點的上空。衛星用反射鏡把陽光反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上,再將得到的電能轉化成微波或激光傳回給地面的接收裝置。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南極科考雪地車


對科學家來說,南極洲是個充滿未知的夢想之地——冰層下是什麼?天空中會有怎樣的景象?極地天氣和其他大陸又有什麼不同?為了解答這些問題,科考隊伍需要充足的實驗設備和生活設施,伯德將軍的雪地車車身也因此變得相當龐大。
1939年10月24日,伯德將軍的雪地車終於完工,當它緩緩駛離芝加哥時,過往的人們紛紛駐足觀看。巨大的雪地車自己就佔滿了雙行道,其他車鍋只能停靠路邊等它通過,這讓芝加哥出現了空前的大堵車,擁堵的車流綿延32千米。

《萬物》雜誌2月刊新刊內容搶先看

除了以上的內容之外,雜誌中還有更多天文想象、物理探索、軍工器械,以及培養鹽晶體實驗等等,用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裝點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


《萬物》,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