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加油!“加油”一詞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武漢加油”!“武漢加油”!


武漢加油!“加油”一詞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加油”一詞,耳熟能詳。考試加油,跑步加油,比賽加油......諸此種種,不勝枚舉。但凡需要鼓勵的地方,人們一般都會說加油。

但是,你知道嗎?“加油”一詞,是在清朝道光年間出現的,並且與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父親有關。

武漢加油!“加油”一詞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道光年間,張之洞的父親張瑛任職安龍城,張瑛非常重教。每天夜裡都派兩個差役到了交更的時候,從知府衙門中走出來,前面的一個提著燈籠,後面的一個挑著桐油簍,沿著大街小巷遊走,只要見到哪戶人家亮著燈光,並有讀書聲,兩人便會停下來,高唱一聲:“府臺大人給相公添油囉!”等讀書人開門後,後面的一個差役便放下油簍,取出油筒,再從油簍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進這個讀書人的燈盞裡,並補上一句:“府臺大人祝相公讀書用功,獲取功名。”隨即又向另一戶亮著燈光、有讀書聲的人家走去。

就這樣,張鍈派人每晚給安龍城裡的讀書人添加燈油,前後堅持了13年,不管天晴下雨,夜夜如此。“加油”一詞,也就因此流傳。

武漢加油!“加油”一詞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張之洞與武漢

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是因為修盧漢鐵路調到武昌的。1889年,他提出修盧漢鐵路,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後,就被調任湖廣總督,到武昌任職。

光緒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10月12日,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交卸了總督篆。一番簡單的打理後,27日,他登上了一艘名叫“粵秀”的輪船,從此離開了廣州。

粵秀輪抵達武昌司門口時,武漢業已走進了秋天深處,江上的風也已帶著絲絲的寒意,冬天就在眼邊。張之洞在湖北巡撫奎斌率領的各大衙門官員的迎接下,踏上了武昌的土地。

他抬腿從司門口上岸 武漢的命運因此改變!

張之洞在湖北主要做了三件事:一辦新式教育,二辦實業,三練新軍

張之洞督鄂十九年,他成就了武漢,而武漢也成就了張之洞

在武漢開辦了鍊鐵廠,為武漢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作出了最初的奠定;

在武漢主持修建了蘆漢鐵路即後來的京漢鐵路,使武漢成為九省通衢之城;

在武漢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兵工廠,“漢陽造”曾經是中國最為著名的武器;

在武漢大修堤防,使武漢擁有今天這樣的城市規模;張之洞在武漢大辦教育,使得武昌的辦學之風一時興起,今天的武昌因了當年的雄厚根基而成為大學林立之地!

武漢加油!“加油”一詞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