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有數據顯示,在全國3000萬卡友之中,女司機佔比不到3%,但儘管如此,在此次戰役中,也湧現出許多女司機奔赴疫區,擁有32年駕齡的謝琳就是其中的一位。

謝琳是安徽淮北人,開了三十多年貨車。平時,她開著自己那輛17.5米的冷藏車,從雲南往全國各地運熱帶水果。疫情中,貨車司機多數沒有出車,願意去武漢的更少。2月3日,謝琳在朋友圈看到從上海往武漢運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需求,貨主說,現在司機特別難找,謝琳說,那我去吧

奔赴武漢,源自一場特殊的緣分

2016年8月,謝琳從浙江去西藏送貨,經過阿里地區時,貨車的渦輪增壓機壞了,周邊荒涼無人,等了三天救援還沒來。車上吃的越來越少,飲用水也沒了。

無奈之中,謝琳碰到了自駕西藏的摩托車隊,領隊拿出自己保溫水壺,給謝琳倒了一杯水,又用對講機通知後面的隊員。“之後每個人騎到我面前,就給我一杯水,別的什麼都沒多說。我看到他們車上插著旗子,就是寫著武漢”。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2016年,謝琳在西藏阿里地區

作為一個跑長途的女司機,她在路上吃夠了苦,更珍惜這樣的溫暖。“人家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們沒辦法湧泉相報,就儘自己的力量,回報一點點。”於是,在疫情爆發之初,它便義無反顧的奔赴武漢。

媽媽知道我去了武漢,當時就哭了

第一次去武漢,謝琳一方面擔心健康,另一方面送貨急,必須熬夜趕路,心裡沒底。“我當時看到新聞,好多武漢的醫生缺防護服和口罩,還在前線堅持著,就沒有再多想了”。當時,一路上下著雨,謝琳不敢開快,上車前衝了4袋黑咖啡,一壺喝完,在車上又衝了4袋,堅持了一夜。

而當老母親得知自己的女兒去了武漢,急得直哭……接著鼓勵謝琳:“那麼多人和病魔作戰,你要去的,我祝福你平安回來。”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2月26日,回家隔離14天后,謝琳再一次準備奔赴武漢。這次,母親問她裝的是什麼物資,謝琳說是呼吸機,“就是我老父親用的那種呼吸機。”兩年前,謝琳的父親因為肺病去世,那時家裡就有一臺呼吸機用來吸痰、供氧。謝琳知道,對於病人來說,呼吸機就是救命的。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2月26日,謝琳第二次進武漢送物資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工作人員也認出了她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返程時,路上只有警察,還有我們

她是中國三千萬卡友的縮影

謝琳喜歡車,是受父親的影響。她一有空就去父親所在的車隊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開車了,還賴在車隊,幫別人修車”。20歲時,謝琳自己攢錢考了駕照,也加入了車隊。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早年謝琳在淮北拉煤,隨著煤炭效益下降,她走出家鄉,選擇了最難跑的長途。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她一個人跑,從江浙到新疆、西藏,常常碰到惡劣的天氣、堵車和故障。“有一次在無人區,我一個人,都能聽到狼叫”,謝琳害怕極了,

“當時就想,回去就把車賣了,再也不開了”。

為報滴水之恩,32年駕齡女司機,兩次夜奔武漢

對謝琳來說,委屈總是很快過去了,“好像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裝上返程的貨,最害怕的那一段又忘記了”。在外闖蕩,讓謝琳養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

從她的身上,能看到中國3000萬貨車司機的影子,因為喜歡車,所以從事大貨車這個行業。因為身負重擔,她在這個行業一干就是30多年。大半輩子走南闖北,感受過這世間冷暖,每當裝上貨的那個瞬間,一切的委屈也會淡忘…

向貨車司機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