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源於CRIC克而瑞四川 ,作者克而瑞四川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前言:春節作為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無論身處他鄉,無論千山萬水,無論晴天雨雪,都阻擋不了遊子“回家”的腳步,春運便是這濃濃鄉愁的真實寫照,聚散離合的背後反應出人口流動的趨勢,本文通過2020年度春運人口遷徙大數據,對四川人口流動的現狀一探究竟。

核心觀點:

1.四川作為人口大省,亦為勞務輸出大省,人口外流特徵顯著;

2.成都對川內地級市虹吸效應明顯,且與東部沿海區域互動頻頻;

3.成都平原經濟區中心城市與成都燈火相邀,互動密切;

4.川南經濟區與雲貴區域及珠三角、長三角聯繫較為密切;

5.川東北經濟區與珠三角、長三角及北京聯繫較為密切;

6.珠三角地區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為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就業首選地。

01、四川人口流動趨勢

四川人口外流特徵顯著,僅成都有較強人口吸附力

從人口流動特徵來看,四川作為勞務輸出大省,人口外流情況較為嚴重;從人口流動結構性特徵來看,除成都具有較強的人口吸附力之外,川內地級市均處於人口流出狀態;從人口流動數量來看,南充、達州人口外流顯著,攀枝花、雅安人口外流情況可控;從經濟區角度來看,川南經濟區人口流出不明顯,川東北地區人口流出顯著

從流出人口程度來看,廣元、資陽、南充、廣安、內江流出人口占戶籍人口比值較高,排名前五,人口外流情況較為嚴重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02、成都平原經濟區

成都對周邊城市虹吸效應明顯,且與外界互動較為密切

從成都人口遷徙特徵來看,成都與川內地級市人口聯繫較為緊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方面的水乳交融;其次,成都與其他省會城市以及東部沿海區域人口流動量較大,反映出成都是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城市。

從綿陽、德陽、樂山的人口遷徙特徵來看,綿陽、德陽對外聯繫尚可且城市分佈較為集中,主要聯繫城市有:重慶、上海、寧波、蘇州、北京、深圳;相比而言,樂山對外聯繫比較少,人口流動仍以川內地級市為主。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成都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綿陽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德陽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樂山

03、川南經濟區

珠三角、長三角區域佔比較大,但仍以雲貴區域為主

從瀘州、宜賓人口遷徙特徵來看,瀘州、宜賓受成都虹吸效應較弱,受珠三角、長三角區域虹吸效應較強,今年2月份宜賓部分務工人員乘高鐵專列和免費包機返回浙江,這些區域對就業吸納能力可見一斑。由於瀘州、宜賓位於四川南部,與貴州、雲南接壤,人口流動就更具有地域特徵,其中瀘州與遵義、畢節、貴陽、昭通、昆明聯繫較為密切;宜賓與昭通、昆明聯繫較為密切。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瀘州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宜賓

04、川東北經濟區

向東部沿海區域外流特徵顯著

從達州人口遷徙特徵來看,人口流動方向呈多元化態勢

,其中達州與川東北區域城市互動尚可,但與其他川內地級市的交流略顯單薄。從人口流動量來看,流向成都與重慶的人口總量基本一致,流向沿海區域人口占比遠高於流向成都、重慶人口占比。因達州距離成都較遠,且成都經濟弱於沿海,早年大量勞動力基本走往沿海地區,且創業後回達州招工,因此達州一直以來受成都的虹吸效應不顯著。但隨著成都經濟的日益發達、成達萬高鐵的建設提速,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增加成都與達州的聯繫度。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達州

從南充人口遷徙特徵來看,南充與川南區域聯繫較少,人口除流向成都與重慶之外,多流向珠三角與長三角,從側面體現了南充的朋友圈中多是名列前茅的“優等生”,享受著知識外溢的優勢,在耳濡目染中亦能有長足的進步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南充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反超成都

人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人口的聚散離合真實地反應了各地區的興盛衰敗。有著濃濃鄉愁情節的中國人民,誰又願意看到故園凋敝,就業乏力的情況。找準區域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在此之上,基礎建設提速提效,讓互聯互通惠及每個城市,或許這樣,安居樂業的希冀才能實現。(克而瑞四川授權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