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道人遺作,"畫"乃寂寞之道,只願人磨墨,不願墨磨人

賀安,男,1965年生於河北省容城縣,字鶴庵,號苦修道人,齋號鶴壽齋。幼喜詩文,青年時進京習拳兼修書法,古畫修復,工章草有己風。以書入畫,師法八大,金農,缶廬,白石等,並參悟當代文人畫大師李老十遺作,交遊與京津書畫家之間,遊學南北,受益匪淺,奠定了其花鳥作品的樸拙蒼勁之風。現為中國畫家協會理事,書畫界聯合會中國畫研究會藝委會委員,鶴壽齋書畫院院長(理事長)。 王賀安先生的藝術感悟: "畫"乃寂寞之道,只願人磨墨,不願墨磨人。2008年10月參加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北京德勤書畫院《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書畫展書法《自作詩》被髮表並收藏,

2009年10月參加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北京德勤書畫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書畫展》,國畫《秋池一點紅》被髮表並收藏;2010年3月、2011年3月、2011年9月分別於江南採風歷經月餘、途經天津、德州、曲阜、鄒城、濟寧、淮南、興化、無錫至陶都宜興,沿途與當地文人、藝術家、工藝美術大師以及民間藝人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探討、感悟了各地的風土人情;2010年7月參加《孤石杯首屆國際華人浪漫詩賽》榮獲優秀獎,國畫《荷塘對語》被選為詩集封底;2010年8月參加《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榮獲銀獎、作品《荷趣清涼使怡然》在京展出並載入《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選集》大型畫冊;於國家會議中心頒發了中國當代藝術家勳章、榮獲中華愛國藝術家勳章、榮獲中華德藝雙馨書畫家勳章、並授予中國藝術終身成就獎;2010年9月國畫作品《文房論語》入展首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藝術節,並被收錄於《國粹儒學經典書畫藝術展》畫集發表;10月書法《從來書畫本相通》參加《春華秋實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受到國家領導和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12月在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迎春展》榮獲藝術成就獎;201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全國徵稿大展》中榮獲藝術成就獎。於2011年11月因病醫治無效在容城逝世,享年46歲。


尺寸:

斗方


作品特點:

此作品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小篆 “此生此世常相伴”描繪心中所想,字之所篆,中間部分是一體配套茶壺茶杯,寓意茶客常聊,絲綢之路對標現如今一帶一路,標誌茶文化,最後一部分是墨筆和硯臺,代表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傳承,筆墨紙硯。


作品欣賞:


苦修道人遺作,


苦修道人遺作,


苦修道人遺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