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過了預產期,為啥非打催產針,等著瓜熟蒂落不行嗎?

我是預產期+13天開始催產的,當時一切指徵都很好,但寶寶遲遲不發動,所以就催產了,結果掛了3天還是沒動靜,壓力太大了,就乾脆剖腹產了,現在有點後悔,想知道我當時如果不急著催產,再等等的話會不會就瓜熟蒂落,可以順產呢?

以上是老苗私信裡收到的一條留言,今天就聊聊為什麼要打催產針,以及打催產針的後果。

生孩子過了預產期,為啥非打催產針,等著瓜熟蒂落不行嗎?

什麼情況下要打催產針

我們都知道,預產期是從孕媽的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算,一直到滿40周那天,當然,有的孕媽可能月經不規律,需要通過B超檢查來核准預產期。大約有85%的孕媽會在預產期的前後兩週內分娩,但還有接近10%的過了42周胎兒仍然沒有發動的跡象,就屬於我們說的“過期妊娠”了,過期妊娠的胎兒圍產病率和死亡率都會顯著升高,主要問題包括胎盤老化、向胎兒供給的營養減少;羊水減少或渾濁,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窘迫;寶寶長得過大,皮膚鬆弛甚至蛻皮等。

所以,為了避免風險,一旦過了42周,大多數醫院都會打催產針引產,也有的醫院是41周後就進行引產,還有的孕媽在孕晚期發現有合併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胎兒宮內異常,羊水過少、胎盤功能不良等,可能更早就會進行引產。

當然,像案例中的孕媽說的快42週一切指徵都很好等情況下,適當等等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檢查,而且接下來每天都應該監測胎兒的狀態,確保不會有意外發生。就像我們平時儘管說“瓜熟蒂落”,但卻忽略了還有很多瓜儘管熟了卻沒有自己落下來,最終壞在了瓜蔓上,生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42周胎兒已經完全成熟,通常沒必要擔著風險非等著他自己發動了。

生孩子過了預產期,為啥非打催產針,等著瓜熟蒂落不行嗎?

打催產針的壞處

所謂打催產針,其實是給孕媽的體內注射一種叫“催產素”的藥物,這種藥物就是模擬分娩發動前的狀態,刺激孕媽的子宮平滑肌興奮、出現宮縮,伴隨著宮縮的加劇,子宮頸口開始打開,自然就進入產程了。

很多孕媽擔心注射這種藥物會不會對胎兒產生傷害,答案是不會,催產素引產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被證明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藥物,也不會有其它嚴重的副作用。但在輸液的過程中,對劑量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控制由少到多緩慢增加劑量,而且最大濃度原則上不能超過20mU/min,否則一旦刺激出現宮縮過激、過強甚至直性宮縮等情況,則可能造成急產、子宮破裂、羊水栓塞等問題,甚至導致產婦死亡。當然這方面孕媽們大可以放心,只要在正規的醫院,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非常低。

而打催產針後一個最明顯的體驗可能是生孩子會更疼一些,因為如果是自主發動的產程,產婦自身在不斷地分泌催產素,宮縮會由弱到強相對規律地增加強度,孕媽會有一個適應疼痛的過程;但使用催產素的話,劑量的控制不可能那麼精準,宮縮的變化自然劇烈一些,而且每個人的耐藥性都不一樣,有的孕媽可能很快宮縮強度就會非常大了,疼痛感就會更強。

生孩子過了預產期,為啥非打催產針,等著瓜熟蒂落不行嗎?

打催產針一定能順產嗎

使用催產素並不是一定都能夠成功順產,它只是幫助孕媽進入產程,接下來能否順產還要看胎兒的下降情況,孕媽的產道情況、骨盆情況以及體力、精神方面的狀態。而且儘管大多數孕媽會都會在24個小時以內分娩,但是也有少數孕媽的反應不大,這也是耐藥性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連續打兩天到三天看孕媽的反應,如果實在是無法出現理想的宮縮的話,就只能採取人工破膜或者剖腹產了。所以像案例中的孕媽,這種情況確實也無可奈何,畢竟過期妊娠再等下去是有危險的,但本身又對催產素不敏感,最終只能選擇剖腹產了。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炸眼的男性護士長,扛得動“病號”,搬得起病床!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者困惑都可私信或留言問老苗。也希望你關注老苗一下,老苗將提供更多靠譜實用的育兒乾貨內容,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