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鍾南山

17年前非典,17年後新冠病毒。2003年果子狸告訴人們不要吃野味,然而都過了17年了,人們還是不長記性,還需要蝙蝠再來告訴一次,大自然已經告訴了我們從這個地球索取多少,這個地球就會需要我們償還多少。

讓我們回到17年前,2003年1月非典型肺炎在全國肆虐,想必凡是如今已經成年的人,應該那個時候都經歷過了非典,小編記得自己那時候是小學三年級,全市停課,一律在家學習,雖然當時還小,但內心也是充滿了恐慌,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總是讓人們畏懼。那時鐘南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不應該過度地驚慌,可以向老百姓講我們已經進行了相當一部分的治療。”

國士無雙——鍾南山


關於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鍾南山院士是這麼回憶的:“2002年12月22日,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重症監護室裡有幾個年輕的醫生讓我上去看一看,他說這個病人很奇怪,你看一看怎麼回事,因為病人從河源轉過來的,在那邊就是吃了一頓飯以後就發高燒,那麼很快就出現呼吸困難,當時用了很多抗生素一點用都沒有,我就覺得不行了,趕緊轉過來吧,轉到我們這來。那我看了一下我也覺得非常奇怪,這怎麼會三天那個肺全白了,說明它實變了,怎麼發展這麼快,我就很奇怪,我說這個病不知道是什麼病,但是肯定不像是一般的細菌感染。但後來就是在廣州是在1月份到達高潮,1月中1月底發病最厲害的時候,因為一家人或者是一下傳染就一家。這個病人收進來以後,這個醫生不敢進去了,當時就是送藥遞餐都是從窗戶遞進去的。所以那個時候那個氣氛我覺得不對,所以當時我在幾個醫院會診完了以後,我說這些重病人你都轉給我

,就轉到我們這來了,到這以後呢我們護士照樣見他(病人),照樣給他量體溫,自己恐怖的氣氛馬上解開。所以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先把醫生隊伍穩定下來,這是最重要的,醫生隊伍的穩定,社會穩定就有一個保證。”

17年過去了,17年改變了太多,患病人數比非典還多,傳播速度比非典還快,但不變的,是鍾南山和無數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的決心。曾經的恐慌再度來襲,而就在無數人想要逃離武漢的時候,這位“老醫骨”坐上了逆行的列車,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奔赴武漢的路。

國士無雙——鍾南山


他已經84歲了,早就過了退休年齡他本該在家裡頤養天年,但他因為自己是醫生,是這方面的專家,選擇了奔赴一線。他不是神,他也只是個普通人,他的防禦力也會隨著年齡而下降,他也會因為疲憊而睡著,我相信他去一線不是為了名譽不是為了金錢,而只是因為自己是醫生想要治好病。

鍾老在工作之餘注重運動,喜歡跑跑步,一次能跑個二三十分鐘,還會做些力量訓練,比如舉啞鈴、引體向上或者拉力器之類的,偶爾會去遊游泳打打籃球。運動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把運動當成吃飯一樣堅持一輩子,在他看來要是一個星期都沒有運動的話,是很不舒服的。

國士無雙——鍾南山


自疫情發生以來,人們似乎把鍾南山當成了希望,只要是鍾南山說過的,我們全都要聽,所以有人為了能勸告朋友不出門,編出了這樣的話,雖然我們要堅決杜絕謠言傳言等不真實言論。但我想這樣的言論也許並無惡意,只是希望大家能安安全全的保護好自己吧。

國士無雙——鍾南山


有很多人都想象什麼時候能什麼都不做就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這次機會來了,不出門就是為社會做的最大貢獻了,請大家儘量少出門,當疫情控制下來時,我們才可以鬆一口氣,相信在醫生與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次疫情不會再重蹈覆轍,不會再像上次非典那樣這麼久。鍾南山院士也說了“我本人也是很有信心的,現在的情況不會重複17年前非典的情況。因為目前我們也就花了2周時間,就把病情定位在了新型冠狀病毒。再加上我們有很好的監控手段以及隔離制度,我不相信它會像17年前非典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害那樣大。”

國士無雙——鍾南山


——狂奔的Flying蝸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