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九紋龍史進家財萬貫鄙視盜賊,為何最終還會加入梁山?

vickelly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史進鄙視盜賊是有原因的?

他是少華山的地主,還是相當有錢的地主。

我們一點點來看。

首先,史進有錢能夠拜師接近十人。

在王進收史進為徒弟之前,史進已經拜過七八個有名的師傅。

古代拜師傅學武藝,都是很花錢的。

大家注意,且不說王進有沒有收史進的學費,但王進走的時候得到了100兩白銀和2個緞子的謝禮。

且不說兩個緞子多值錢,100兩銀子也是很了不起的。

吳用帶著阮氏三雄大吃大喝了一頓酒肉宴席,也不過支付了1兩銀子。而阮小七用這些錢買了一罈酒酒、二十斤牛肉和兩隻雞,還有其他的食物。

除了給王進的禮金以外,史進家的出手也很大方。

王進來借宿,不過是普通客人。然而太公給的待遇是:四樣蔬菜、酒,還有一盤牛肉。

那個年代,牛肉屬於高檔飲食,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

而太公招待陌生客人也用牛肉,說明史進家是很有錢的。


對於史進家的描述是:一所大莊院,一周遭都是土牆,牆外卻有二三百株大柳樹。看那莊院,但見……轉屋角牛羊滿地,打麥場鵝鴨成群。田園廣野,負傭莊客有千人;家眷軒昂,女使兒童難計數。

雖然有誇張的因素,也足可見史進家的富裕程度。


後來土匪們送給史進30兩黃金,史進沒有推辭就手下。這至少相當於幾百兩白銀,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鉅款。但史進卻並不當回事。

另外,看看史進的出手,也知道他很牛。

史進家破人亡,流落江湖。然而魯智深向他借錢給金翠蓮,史進抬手就是10兩銀子。

要知道,史進當時是流浪漢的身份,自己也就攜帶的一些錢,用完只能攔路搶劫了。

這種情況下,出手還如此大方,可見史進從沒有缺過錢。

另外,史進在當地頗有威望。

他召集全村三四百戶人家,一起對付土匪,這至少幾千老百姓根本不敢說個不字。

可見,史進家在村子也是有名的鄉紳,不是單純的有錢。


那麼,史進既然有錢有勢,他為什麼要去做土匪?

當年做土匪等同於謀反,可以滿門抄斬的大罪,難道史進瘋了?


薩沙


史進是中計了。

他的莊園附近的少華山上聚起了一夥強盜。

這一夥人聲勢還不少,搞的附近的獵戶都不敢上山抓免子了。這夥強盜為首的是神機軍師朱武。下面還有一個叫陳達,一個叫楊春的。這朱武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郤精通陣法,廣有謀略。說明他是一個軍師之類的人物。按理軍師都是隊伍裡的二號人物,他怎麼就為首了呢?一說明其他的人實在太差了,不能擔當重任,朱武只好身兼二職了。

另外,這個黑社會團隊的凝聚力相當差,朱武雖說是大哥,但其實他的掌控力是比較差的。

那天要商量去打縣城,劫些糧草。朱武聽過史進的歷害,說我們不要從史進那裡過,去另一個縣城吧,老二陳達武藝勉強,脾氣卻是大的。

【陳達叫將起來,說道:“你兩個閉了烏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嘍囉:“快備我的馬來!如今便先去打史家莊,後取華陰縣!”朱武、楊春,再三諫勸。陳達那裡肯聽,隨即披掛上馬,點了一百四五十小嘍囉,鳴鑼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

大哥三弟一起勸,這老二就死活不聽,還真拉著隊伍呼拉拉走了。這說明這個團隊相當不團結。其中的原因當在朱武身上。大家當強盜的,當然是以武藝為基礎。大哥大一定要武力強,偏偏朱武在這上面是弱項,所以雖然智商有長處,但終究不是主要技能輸出,所以這個大哥的位置相當不穩。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次陳達成功踏平了史家莊,立下這樣的大功。那這少華山的大哥大的寶座自然就要讓給朱武了。

所以,朱武在山寨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萬一坐不穩,那就不是讓賢了,很可能是火併了。

那朱武怎麼辦?這一次下山打縣城,就極可能是朱武的安排。

首先這一次出去打劫就極為不正常。

它的起因是:

[當日朱武郤與陳達,楊春說道:“如今我聽知華陰縣裡出三千賞錢,召人捉我們,誠恐來時要與他廝殺。只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劫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聚積些糧食在寨裡,防備官軍來時,好和他打熬。”]

金聖嘆的批註:看他曲曲折折而來。

就是這裡面有名堂,不老實。

怎麼說呢?首先這個事情是朱武先提出來的,由頭是華陰縣出三千賞錢要捉他們。山寨沒錢糧,需要打些糧草備用。

這沒問題的。問題在下面:

【跳澗虎陳達道:“說得是。如今便去華陰縣裡先問他借糧,看他如何。”白花蛇楊春道:“不要華陰縣去;只去蒲城縣,萬無一失。”】

這個陳達不用說了,就是有勇無謀的,人家華陰縣要捉你們,你們為了防人家去搞糧食。所以衝到人家家裡?

我們看少華山的實力:【如今山上添了一夥強人,紮下一個山寨,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囉,有百十匹好馬。】

不過五七百人馬,就要打人家縣城,你當你是李雲龍啊。

所以,陳達的話是不靠譜的。

但是,這裡面的問題是,打什麼地方,朱武應該第一時間提出來。這樣,大家可以討論,但朱武就是不說,反而刻意斷句。讓陳達跳了出來。

大概朱武是清楚的,這位老二性格衝動,愛表態,肯定有自己的方案,而且一出就是壞主意。

但這時,朱武卻不第一時反對,而讓楊春去說。

陳達楊春兩人就此爭吵了起來,一個說史進太危險,不能碰,一個說蒲城縣沒油水。兩人爭了半天,朱武這才站到了楊春的一邊。

這給李達靠成一印象,朱武是跟楊春一起針對他。所以拉著自己的嫡系親自去打史家莊了。

一去,史進早有準備,合莊而出,不過十來回合就把陳達給抓了過去。

可以說,史進幸運拜了王進為師,進了加強班突擊了一下。要是陳達早來個一年半載,那時史進技藝不精,但以他的性格也必是要強出頭的。

那時,藝低膽還大的就不是說陳達了,而是史進了。

山上得知陳達被抓了,朱武什麼反應,不是想辦法去營救,先是把自己撇清關係。

【朱武道:“我的言語不聽,果有此禍!”】

反倒是楊春說出瞭解決方案:【楊春道:“我們盡數都去與他死拼,如何?”】

所以,我們看一個團隊裡,經常提意見的往往不是真正的智囊,真正的智囊是等別人說完了,自己才發言的。

這時候,朱武說道:【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輸了,你如何拼得他過?我有一條苦計,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

朱武提的是一個苦肉計,這個計是一個險計,我們看三國演義,搞苦肉計最主要的條件是把握對方的情況,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清楚之後,才有可能實施苦肉計。

那朱武馬上提出了苦肉計,說明他對史進的脾性早就摸得很清楚,脾氣都摸清楚了,對史進的功夫也應該瞭解的。他了解這些,卻不說給陳達(可能說給楊春聽了)。這有可能是朱武早就布的局,要打壓一下這位不聽指揮的老二。

另外,朱武的外號叫神機軍師,一個人名字會起錯,但外號絕不會起錯,他的確是頗有算計,而且膽大心細的一個人。所以能夠位於地魁星之首,後面是梁山盧俊義分部的首席軍師。出主意上,僅在吳用公孫勝之後。

這次,他不但要救陳達,還要把這個史進拉下水。把史進拉下了水,就打通了去縣城的道路。史家莊就是山下的基地,天然的屏障。

兩個人相互把自己綁起來,去史家自縛請罪,自縛請殺了。兩個頭領來到史家莊,雙雙一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史進說落草之不得已,冒犯之錯失,兄弟之情義,現願意一起讓史進去送官。史進一個愣頭小子,哪見過這個。當下便上當了,不怪人家騷擾莊園之過,更不想自己還是里正,官匪有別了。不僅馬上放了陳達,還拉著三人一起吃酒吃肉,跟親兄弟一樣了。

朱武之計得成。這三人回了山。

這時候朱武還要提一嘴:“我們非這條苦計,怎得性命在此?”特地要告訴陳達,要不是我,你早就完蛋了。這一下,當然是把陳達收拾得妥妥的。朱武的大哥位置就坐穩了。

事情還沒完,朱武的連環計才剛剛開始。他的終極目標絕不是救人而已,而是要拉史進入夥。這在水滸傳裡是常有的。拉人入夥是水滸裡眾英雄好漢的日常事務,聽得哪裡有好漢,千方百計喪盡天良也要賺上山來。好漢有困難幫好漢落草,沒困難製造困難也要讓好漢落草。

這眼前就有如此好漢。怎麼不想辦法拉攏呢。

過了些天,朱武們就給史進送了金條來了,又過了些天,搶了大珠子,又送給史進。史進卻渾然不知,受了禮物,不好意思。來而不往非禮也,馬上準備了回禮,選莊丁送上山去。這來一去,山上莊裡就如親戚一般常來常往。朱武只要靜等事情外傳了,就萬事得備了。這一天,沒過多久就來了,八月十五這天史進要請山上的三位頭領一起喝酒聊天。三位頭領得了信,當下應允,還要修回書一封。這回書便被別人得了去,告了官。官兵就在八月十五這一日,用三四百兵,把史家莊給圍住了。你可能會說,這是巧合,不幸被人偷了回信而已。其實上這事情敗露只是遲早的問題,山上山下來往這麼頻繁。而且動作極大,過節那天要殺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這樣搞法,不如直接廣播我史進跟九華山山匪是兄弟。

山莊被圍了,朱武還要把他的計謀劃上最後一筆。又是故態重施,又退為進。三頭領當下表態說願意讓史進抓他們去請賞免罪。朱武早就吃透了史進,料史進絕不可能這麼做,卻偏要這麼說。史進本是一熱血青年,講義氣的,聽了這話當下表態決不出賣兄弟。說到做到,讓客莊收拾家裡的東西,一起殺奔出去,輕輕鬆鬆就將圍莊的官司兵殺了個四散逃命。

你看。這包圍圈不是那麼的可怕嘛,三位頭領不先商量一起突圍,卻表白要史進縛他們領賞,這就是以退為進。

上了山,朱武等忙叫小嘍羅一面殺牛宰馬,賀喜飲宴。雖說逃了出來,但史進又有何喜,這麼大的家業轉眼就沒有了,從一個里正變成官府的通緝犯,對得起我們史老莊主嗎?對得起列祖列宗嗎。喜則喜,不過朱武之喜罷了。

史進沒了莊園,父母也早死了,又在官兵那落了號,落草好像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朱武估計本身是軍師體質,做這頭把交椅也心有餘力不足,本想讓史進來做這個寨主,自己退居二線,專心出主意當參謀,但史進偏還記得有個好師傅王教頭在老種略相公處。下了決心要去投奔師傅那裡去討個出身。

朱武等苦留不住,只得讓他去了。好像朱武的計劃只成功一半,卻不然,因為史進突圍時從莊裡拿的大部分財產都盡數寄留在山寨了,帶去的莊客也都留在山寨了。九華山從財力,人力一下壯大起來了,更重要的是附近再沒有有實力的人物了。

這下,去打縣城不就順順當當了嘛。

轉了一圈,朱武只是喝了點酒,就把事情辦好了,果然不愧是神機軍師啊,這一點,只怕吳用也要點個贊吧。


史進沒了家底,像這樣的人,要在社會上得到認同,只怕也只有梁山了。上了梁山,他才會說:這輩子不可能當財主了。這裡的人個個都好有才,說話又好聽……


腦洞歷史觀


“九紋龍”史進,是少華山史家莊的大少。從小槍棒武藝。在開封做九十萬進軍教頭的王進,因父親得罪過高俅。擔心報復就帶著老母親去延州。路過史家莊時,王進老母生病,王進只好留在在了史進家裡,開始教史進武藝。



等王進母親病養好,史進的武藝也有了十足的進展。王進離開史家莊前往延州。

史進後來在家鄉附近的少華山,打敗了山上的強盜神機軍師朱武,陳達,楊春,並結交他們。結交強盜是死罪,史進被獵戶李吉告發。

華陰縣縣令派兵圍剿史家莊,捉拿史進,結果,少華山朱武,楊春,陳達帶人趕到,他們一起打敗官兵,上了少華山。


後來,三山聚義後,魯智深上了梁山,因與史進有交情,自願去少華山請史進入夥。這時,史進因一畫匠的女兒被華州賀太守搶走,而去救人。在試圖刺殺太守時‘被識破,史進被抓入獄。

魯智深到了少華山,得知史進被捉入獄,自己想去營救,結果也被捉了入獄。最後,吳用用計殺了賀太守,救出史進與魯智深。史進攜帶少華山眾人上了梁山。

但是,史進在華陰縣的少華山。水泊梁山在山東。上千公里的路程,他們怎麼走過的一道道關卡?


路遙lgy


你對這個人物存在誤解,史進是因為通匪被報官,不得以才燒燬家宅,逃難去尋師傅王進,後遇魯智深,最後上山做了土匪。

本身衣食無憂,家財萬貫,有武藝可保一方百姓,但本性就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富二代,敗家子,法盲隨性,非要與土匪結拜好友,最後落得家敗人亡……

不存在誰故意陷害他,完全是自找的。


周老師208294507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且聽大獅白話幾句。

水滸傳中的九紋龍有錢歸有錢,但是沒腦子,要不然他也不會跑到梁山入夥。

原著之中,出場最早的好漢莫過於這位九紋龍史大郎。文中交代他是家中獨子,史太公將其視為心有肉,含在嘴裡怕化了,拿在手裡怕摔了,對其十分疼愛。兒子喜歡武術,就請教師到家教授,後來遇到王進點撥幾招,史大郎才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強中更有強中手。

從作者對於史進的一些描述不難看出,這小子就是個典型的富二代,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沒受過委屈,仗著有錢有本事便自認為高人一等,說到底,就是個十足的愣頭青。這種人對於江湖交際幾乎等於空白,稍微有兩個壞心眼子的攛掇攛掇,馬上就跟著上道。

果不其然,讓黑道人物朱武一通雲山霧罩的忽悠,把他忽悠的雲裡霧裡,當即跟山賊磕頭拜把子。從中不難看出,史進屬於那種年輕氣盛、性格衝動、自負任性的類型,遇到朱武這樣的忽悠高手,他一準兒上鉤。

金聖嘆評價史進這一人物性情粗鹵(金聖嘆用的滷,而不是魯),少年任氣,是個上中品的人物。

實則金聖嘆評價的一點都沒錯,史進能把自己老孃活活氣死,足見這小子有多頑劣任性。

就因為自己的性格,導致好好的家業付之一炬,他自己從富二代變成山寨賊人,最終落了個慘死下場。

史進這種人從始至終都沒有消失過,富裕和溺愛的家庭造就其性格,對任何事物都是十個不服、八個不忿、一百二十個不含糊。越是這種人越是沒心機,越是容易被算計。起初他或許對某些人或某些職業感到鄙視,但如果有人潛移默化的誘引他、迷惑他、吹捧他,他則很容易中套,跟原本自己鄙視的人稱兄道弟,除了虛榮心作怪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腦子。史大郎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命運都是他自己“作”的,與他人無關。


大獅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以為九紋龍史進願意上梁山嗎?不,他其實連最初的少華山都不願意上,他敬重這些江湖好漢,少華山的陳達、朱武,但不代表他願意加入他們,這是兩碼事。何況史進家中還是挺富裕的,有自己的史家莊,即使後來破敗,但榮華富貴一生還是可以的,當然了,史進對錢財不是太感興趣。


在《水滸傳》裡,水泊梁山上的眾好漢們,有幾個是最初願意上梁山的,大多數是被這個世道逼的。這些人要麼家裡有錢,要麼是當官,腦子秀逗了才上山!梁山好漢看似替天行道,但是說實話,除了江湖中人,有幾個會把他們當做好漢,在官方上,就站不住腳,四大賊寇,梁山就佔一席。

回到正題,在我看來,史進並沒有什麼大志,而且還很衝動。先別急著罵我,這是事實。如果史進沒有遇上王進,可能在江湖上打不出他的“九紋龍”的威名,他的武藝最初是很不堪的,後來遇上王進後,其十八般武藝才樣樣精通。可是武藝進步了,衝動的性格卻沒有改變。


我們知道史進的史家莊之所以破敗,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也跟他結交少華山的三位當家的事被自家史家村的獵戶給揭發了。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他雖然重義氣,但是卻沒考慮到自己所做的事有多麼大。我並不是說他結交少華山不對,江湖人嘛,最重的是義氣,但是史進恰恰太大膽了。他這件事往大了說,就是勾結少華山的山寇意圖謀反,坐擁史家莊這麼大的家業,自然就有人覬覦。若不是少華山的人提前得知消息,可能史進就拜拜了。

只不過,這時候的史進並沒有想要加入少華山,因為他知道情分只是情分,他還有另外一條路走,尋師,言外之意,我要跟自家師父王進混。因為當時的王進離開史家莊後,投奔了種家軍,只是史進找尋不果後,才無奈加入了少華山。沒辦法,除了武藝外,史進也沒啥什麼本事了。

至於他後來為何加入了梁山,那是沒辦法,少華山只是一座小廟,平時打家劫舍還行,但要是跟官府鬥,就有點難度了。就因為他仗義相救一個陌生人,不慎被捉,要不是吳用的智謀,可能史進就死在牢裡。被救出後,這才明白,少華山廟小,遲早要被官府給滅的,於是和其他幾位當家上了梁山入夥,算是找了一個庇護。



所以,不是哪一個人都是願意做賊寇的,因此宋江當了老大後,千方百計想要招安,這不是他一個人想,大部分梁山好漢都想洗白,畢竟做土匪始終上不了檯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