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宛城區確診病例治癒率100%


南陽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宛城區確診病例治癒率100%

3月12日下午,南陽市舉行疫情防控第二十場專題新聞發佈會。重點介紹宛城區在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等有關情況。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宛城區委常委、副區長陳明遠,宛城區茶庵鄉黨委書記吳冰峰,宛城區漢冶街道辦事處淨土庵社區黨委書記張聚保參加新聞發佈會。

南陽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宛城區確診病例治癒率100%

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介紹,疫情防控啟動以來,宛城區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總體戰略方針,超前謀劃,統籌運作,全面出擊,切實阻斷疫情傳播途徑,總體工作順暢有序,防控工作持續向好。至目前,累計報告的160例疑似,16例確診,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17人,已經全部排除;3月3日最後一名確診患者(系中心醫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治癒出院,治癒率100%,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3月10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通知,自11日零時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這也標誌著宛城區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

一、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區做到“八個堅持八個確保”:一是堅持強化領導確保高效推進。按照突發公共衛生I級響應要求,組建了高規格疫情防控指揮部,建立例會制度、清單式管理制度、首問負責制度和辦結銷號制度,運用網絡監控設備,掛圖作戰,以作戰模式隨時發出指令、隨時處置問題,實現問題不過夜。

二是堅持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確保阻斷病毒輸入。按照網格化要求,採取點線面相結合,採取最嚴格的手段減少人員流動,實施以車站、樓院、小區為點,過境公路為線,村(社區)為面的點線面相結合、網格化管理的防控格局。

三是堅持科學防治策略確保病毒不擴散。成立了診療專家組和診治醫院,執行24小時不間斷流行病學調查值班,高標準設置2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對密切接觸者,全部進入集中隔離點觀察;在全市率先開展居家隔離“四包一”制度,對解除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排除疑似病例者、確診病例出院人員、新來宛人員按照要求實施居家隔離。

四是堅持以民為本確保居民生活穩定。推進“商超+農貿市場+便民菜店+工作專班”運行模式,集中推送或送貨到家,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的生活物資市場供應。疫情管控以來市民群眾生活穩定。

五是堅持持續加大投入確保防疫物資供應。一是加大財政投入,目前財政累計投入6000萬元直接用於防控工作。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防控物資;三是加大物資採購力度,四是大力倡導社會捐贈。共有200多家公司企業、80多家單位團體、1900多名個人向區紅十字會、區慈善總會捐助現金600多萬元和防疫物資,彰顯了社會各界大愛無疆的精神境界。

六是堅持強化社會面管控確保整體環境優化。

七是堅持宣傳引領確保正確輿論導向。廣泛宣傳,營造濃厚氛圍,讓全區居民瞭解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做好自身防護,配合管控措施落地。加強疫情信息發佈,暢通舉報渠道,依法打擊網絡謠言。

八是堅持從嚴督導確保防控措施落地見效。成立督導問責組,深入社區(村)卡點、小區、樓院,開展全方位督查。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並及時通報,全面提升管控水平。

南陽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宛城區確診病例治癒率100%

二、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上級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關要求,結合實際,該區建立健全了“三有一可”工作機制,不斷加強宣傳引導,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全區勞務輸出和企業開復工工作穩步開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走好了“先手棋”、打好了“主動仗”。

一是紮實做好健康核查監測。強化區、鄉、村三級聯動機制,特別是發揮村委會、社區、村民小組的能動作用性,全面澄清底子,精確掌握轄區內勞動力的就業意願、健康狀況,建立勞務轉移輸出實名制臺賬,做到“一人一檔”登記造冊,納入健康監管。全區有外出務工意向人員共計51416人,全部納入健康監管。外出務工人員在輸送前由村委會上報,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健康體檢,出具健康證明,確保返崗人員不將疫情帶出。

二是積極開展有組織地勞務輸出。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積極推進勞動力區內就業,區“三有一可”專班面向全區企業徵集用工崗位,為企業和務工人員搭建供需平臺,實現線上求職,網上對接,至目前,已通過區政府網站等渠道,分四批向全社會發布用工崗位信息12638個。對外勞務輸出方面,全面澄清了務工人員外出的時間、目的地等情況,並積極與外地企業進行對接,根據務工人員需求,採用區級點對點輸出、聯繫企業派車來接等多種渠道和形式,精心組織務工人員外出,確保把健康的務工者安全輸送到用工企業。至目前,全區已輸出轉移就業勞動力51416人,轉移輸出率達100%;其中集中組織外出務工勞動力419批、48401人,有組織輸出佔輸出總人數的94.1%。

三是大力促進企業開工復工。以“全力防控、保障民生、恢復運行”為原則,嚴格實行企業復工、防疫責任雙落實,嚴格事前審核、事中監管、事後檢查;同時,同步開展安全生產驗收,促進企業安全有序經營。積極指導幫助企業完善條件,堅持做到快受理、快審核、快批覆,優先保障涉及防疫物資生產、群眾生活必需的企業開復工。至目前,該區共復工企業200家,其中工業企業122家、商貿流通企業35家、建築業9家、農業企業33家、科技企業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家於2月29日前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四是探索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統。積極開展“勞務健康與流動安全大數據智慧平臺”建設和信息錄入,為每名外出務工人員建立檔案,詳細記錄其基本情況、務工所在地單位、健康情況和隔離情況等信息,建立信息溝通機制。至目前,全區務工人員健康狀況動態可追溯大數據信息平臺已建成。勞動力輸出後,區、鄉政府與村委會各級將全程跟蹤、做好服務,確保務工人員輸出後的健康安全。


南陽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宛城區確診病例治癒率100%


(河南法制報記者 王海鋒 實習記者 劉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