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百泉遠溯於三皇時期,盛名於殷商時代,它是國內最古老的泉。它位於河南省輝縣市城區西北3千米的蘇門山下,百泉湖開鑿於商,因湖底泉眼無數而得名。這裡有晉人孫登隱居處嘯臺、宋代理學家邵雍故址安樂窩、元人耶律楚材住地梅溪。晉代竹林七賢(嵇康、阮籍隱居於此),唐代詩人賈島、畫家吳道子,宋代詩人蘇軾,金代的詩人元好問,明代的畫家唐伯虎,清代的乾隆皇帝、畫家鄭板橋等皆雲遊於此。這裡是著名的隱逸之鄉。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一、《詩經》讚美過的地方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早在3000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因其美麗的自然山水而聞名遐邇。《荀子》卷八《儒效篇》記載:“周公跟隨武王伐紂,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周公隨武王伐紂,早晨騎馬從戚地(河南濮陽縣縣北)出發,晚上住在了百泉。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就有百泉的優美詩句。《詩經·邶風·泉水》一篇寫的就是百泉:“毖彼泉水,亦流於淇”。《詩經·衛風·竹竿》中有“淇水在右,泉源在左”等讚美百泉的詩句。

二、竹林七賢遊隱的地方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蘇門山是竹林七賢隱居、遊歷的重要場所。蘇門山山頂有嘯臺,是魏晉時孫登隱居長嘯處。孫登,字公和,號蘇門先生,是當時一位高人。竹林七賢中的嵇康曾從遊孫登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臨別之際,贈言嵇康斂身自保。為此,嵇康在入獄後作《幽憤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之句。阮籍作有《大人先生傳》,阮籍認為“大人先生”是居住在蘇門山中的得道之士,一些文獻認為“大人先生”即孫登。

三、邵雍安樂窩所在地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安樂窩舊址

安樂窩(邵雍故居)位於百泉湖北約300米的蘇門山南坳。邵雍,字堯夫,諡康節。其先為范陽人,自幼隨父遷共城(北宋時期輝縣叫“共城縣”),居於百泉,聰慧好學,是北宋五子之一(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和程顥),是易學大師,著有《皇極經世》。邵雍居住於百泉蘇門山谷的安樂窩,三十歲後遷居洛陽。

四、耶律楚材梅溪所在地

耶律楚材曾隨元太祖南下,遊覽過百泉。蘇門山水,令他流連忘返,一見傾心,他便在衛水之源——梅溪,購置別墅一處,裡邊置亭臺樓閣,梅園荷塘,清幽雅靜,勝似江南,十分宜於讀書吟詠。年邁時,他在梅溪隱居,留下《梅溪》七言絕句九首。耶律楚材死後葬於蘇門山,後來北移到了頤和園。

五、大儒雲集的地方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這裡是邵雍講學之地,周敦頤、程頤、程顥等在此講學。公元1241年,姚樞被任命為燕京行臺郎中。姚樞赴任後,見燕京官場汙濁,辭官而去,攜家遷至輝州蘇門山百泉隱居。1250年,慕姚樞之名,著名學者許衡、竇墨來到百泉,百泉彈丸之地,遂成理學淵藪。後人評價理學發展時稱“宋興伊洛,元大蘇門”。清初,大儒孫奇逢講學於百泉,名震中州,學者雲集,影響全國,奠定了清代河南的學術地位,影響直至清末。

六、袁世凱隱居的地方

這裡是隱逸之鄉,竹林七賢、邵雍、耶律楚材和袁世凱等皆隱居於此

清末,袁世凱因與載灃不和,被迫回原籍,袁世凱沒有回項城,而是首先去了輝縣百泉。1909年,袁世凱與徐世昌募集數萬銀兩重修百泉,今有百泉有三通石碑記載了這一事件。今百泉內的三夫子祠就有袁世凱題寫的對聯:老屋三間,坐攬煙雲成小隱;清泉百脈,好從濂洛溯真源。另外,袁世凱老友徐世昌,曾任民國大總統,亦在此建水竹村,自號水竹村人,隱居於此,死後葬於此,後墓地被毀。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