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地獄之門遠景

不開玩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地獄之門”去看看!可不是無稽之談。在世界上真有一處被稱之為“地獄之門”的地方,每年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到此遊覽和冒險。

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冒險者的遊戲

《聖經》記載,地獄是一個火燒不滅,燒著硫磺與火的火湖。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心腹地一個巨大的火坑,這個火坑是上世紀70年代初,前蘇聯專家進行科學鑽探時,突然塌方形成一個直徑約70米的深坑並將鑽探設備埋沒,地質學家為免甲烷氣擴散、有毒氣體可能溢出,於是乎便想到了用“火攻”的方式,可萬萬沒想到這把火一燒就是近半個世紀,無論風霜雨雪從未熄滅。遠遠望去,坑內燃燒的火焰、滾燙的泥漿和橘紅的焰色,如同傳說中的地獄一般,進而被人們戲稱為“地獄之門”。

氣坑的直徑約為70米。熱點覆蓋範圍的闊度為60米,深度則為20米,氣坑的總面積為5350平方米,相等於一個美式足球場的大小。氣坑附近同時是野生沙漠露營的勝地,因其獨特的景緻,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到此遊覽。除了遊客以外,當然還有冒險家們試圖一探坑底。探險家喬治·科羅尼斯則成為了首個踏足這個氣坑底部的人,並採集了嗜極微生物的樣本。

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來地獄之門的遊客

“地獄之門”所在地,有“黑沙漠”之稱的卡拉庫姆沙漠,面積約為35萬平方公里,佔據土庫曼70%的面積。屬於世界第四大沙漠。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它位於中亞地區土庫曼斯坦境內,處於裡海東岸、阿姆河以西,由於深居內陸且受地形的層層阻擋,使得這一地區的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成為世界上最為乾旱的地區之一。

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卡拉庫姆沙漠

卡拉庫姆沙漠中有石油、天然氣、硫黃等礦藏,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就達35億噸,如果全世界都用土國的石油,可以維持約半年之久。

【據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統計,全球石油消耗量已突破1億桶/天,即1370萬噸/天,相當於每年要消耗掉50.005億噸的石油。而石油消耗量前2的國家分別是美國2000萬桶/天和中國1300萬桶/天,分別為10.001億噸/年和6.50065億噸/年,而中美的石油年消耗總量佔據了全球約1/3,可想而知全球每年的石油需求量並非小數。】

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儲量僅次於伊朗、俄羅斯、卡塔爾,居世界第四,80%的國土面積蘊藏天然氣,地下天然氣儲量之豐富,難以想象。土國老百姓家裡即使不做飯,爐子天然氣也燃著。原來當時在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是免費的,而火柴要花錢,為了省火柴錢,他們寧願點著天然氣。

【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7年6月)數據統計,2016年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7.5萬億立方米,遠景儲量為22.8萬億立方米。】

儘管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但高溫、高壓、高含硫的複雜地質,沙漠高溫乾旱的惡劣氣候,不成熟的開採技術,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勘探開發帶來了極大困難。中國石油人憑藉過硬的技術,向“地獄之門”發起了挑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案例。被讚許為:“中國石油在土庫曼斯坦完成了西方石油公司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經過不懈努力,“地獄之門”終於變成“幸福之地”。

走!到“地獄之門”去看看 石油儲量達35億噸,卻很少公司來開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