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刚建立时,是如何还清独立战争时欠下的债务的?


美国政府刚建立时,是如何还清独立战争时欠下的债务的?

1789年9月13日,34岁的汉密尔顿走进了联邦财政部的新办公室。这是他上任合众国第一任财长到任的第一天,在这间办公室里,汉密尔顿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美国建国初期大量的财政金融法案。他亲自设计和撰写了所有文件,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金融财政体系。

作为“美国资本主义之父”,汉密尔顿为美国200多年昌隆铸造了深厚的基石。时至今日,汉密尔顿几乎每一段笔触的精彩与拙劣,都在今天的美元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体系下扩张到了极限。不得不说,今天的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依然活在汉密尔顿的笔锋之下。

这位开国者在其短暂的政治生命中,开创了富有争议的百年基业——国债、央行、美元、税收、证券以及制造业环环相扣的国家信用体系。

切尔诺夫说:“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国散文。”

但是,这位美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财长上任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政府的债务问题。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新诞生的合众国债务如山,此时的信心完全寄托在脆弱的国家公共信用之上。

上任仅10天,汉密尔顿就被众议院要求准备一份关于公共信用的报告,期限为110天。内容包括合众国的财务状况,如何解决独立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巨大的战争债务等。

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当时整个合众国未偿还债务规模高达7900万美元之巨,其中联邦政府的债务为5400万美元,各州债务为2500万美元。面对巨额债务,汉密尔顿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税收来添补亏空。但是,当时联邦征税权极为有限,不少税种已下放到各州。汉密尔顿立即想到关税,他上任第二天,就向所有海关征税员下发通知,要求上报每个州累计关税的准确数字。但令他失望的是,关税数额非常之低,他只能另寻他法。

很快,汉密尔顿从他推崇的英国模式中找到了灵感。英国颁布法律对酒类征收消费税,然后以税收收入作为抵押,发行公共债券进行融资。

以税收发债,以债券扩张公共财政,从而建立国家信用,成为了汉密尔顿构建金融财政体系的核心思想。

18世纪,英国利用强大的公共信用大量扩充公共债务,外国投资者将英国国债视为最佳投资品;债务融资帮助英国建立了强大的皇家海军,并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发动殖民战争。汉密尔顿认为,依托公共信用发行政府债券,是一个最稳定的抵押品,可以帮助私人融资刺激经济增长。

汉密尔顿认为:“国家和个人一样,谁信守承诺,谁就会得到尊重和信任,出尔反尔则会众叛亲离。”汉密尔顿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背后实则在谋划一个鲜为人知、复杂严密的国家信用体系。对于汉密尔顿来说,这个复杂体系中的“镇店之宝”就是国债。

但是,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当时面临的局势要复杂混乱得多。合众国成立后,大量战争债已经一文不值,很多初始人以一折不到的价格甩卖债券,亏损特别严重,他们不再信任政府债券。另一方面,大量投机者低价抄底债券,以赌联邦政府兜底从而获得暴利。

摆在汉密尔顿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不按票面价格支付债券,那么本已十分脆弱的联邦政府信用会一败涂地,合众国在国际上也难以立足;如果按票面价格支付,联邦政府在短期内根本无力偿还,甚至在一定长期内也看不到偿还的希望。

更何况,按面值支付,被认为是助长投机行为,对支持这场战争的初始购买者不公平。麦迪逊、杰斐逊等开国者及南方种植园主都反对按面值支付。

但汉密尔顿经过深思熟虑后,大胆地选择按面值支付所有债券。

他采用了托马斯·霍布斯的主张,霍布斯认为证券转让合同是神圣的,自愿交易的人必须承担所有后果。汉密尔顿跟议员们说:“最初的持有者并不是完全高尚的受害者,当前的买主也不是绝对的投机者。原始投资人兑换了债券获得了现金,显示他们对国家的未来信心不足;当前持有者承担着风险支持这个国家,他们也不一定稳赚不赔。”

“政府不能回溯干预金融交易”,汉密尔顿宁愿让投机者得到好处,也不损害最基本的市场交易规则。这个规则限制政府不能采取“回滚”干预证券正常交易。

汉密尔顿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是联邦政府是否需要承担各州政府的债务。

汉密尔顿坚持各州债务统一由联邦承担,目的是增强国家的公共信用,让地方各州及债权人归心于联邦政府。实际上,汉密尔顿试图用包揽债务来换回各州的征税权。简而言之,征税权归联邦,联邦帮你们还债。

从公共信用角度来说,汉密尔顿的逻辑固然无懈可击,但是,钱从哪里来?

汉密尔顿给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是如果按面值支付,则无法拿到全部现金,大部分由西部的土地来偿还。这其实是美国土地财政的开端,此后100年间,美国依靠大规模的土地融资才得以偿还巨额债务。不过,当时的投资者没有对西部产生太大的投资热情。

第二是利率打折支付,可以拿到现金,但是得分期支付,而且分期周期很长。这种方式事实上是发新债还旧债,将债务延长。

汉密尔顿认为,“在美国公共信用体系中,贯穿一条基本准则,那就是举债措施应当与偿债手段如影随形,债务的产生应该伴随着债务的消灭。”这是“开展公共信用的真实而不休的奥秘”。

但是,很多人认为,汉密尔顿实际上是在“耍花招”,鼓吹“公共负债即公共福祉”实际上是一种借旧换新的“骗局”。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旁氏骗局”。

汉密尔顿的债券方案并没有完全遵循“以税收发债”的刚性原则,而是加入了不少杠杆和风险。由于战争期间,出现过几次反抗征税暴动,此时联邦政府征税难度极大。他甚至询问麦迪逊:“下一步征什么税,人们的抵触情绪会少一点呢?

”事实上,虽然他后来通过了酒类税收法案,但真正能征收上来的税无以支撑这个国家的债务扩张。倘若不是后来的土地财政,很难想象美国如何化解天量债务。

除了采取偿还方案之外,汉密尔顿计划成立一个资金蓄水池,由国有邮政收入提供资金,财政部统一管理。资金蓄水池每年偿付5%的债务,直到全部还清债务。这个资金蓄水池实际上是一个公开市场操作的机构,当时债券价格低,汉密尔顿可以大量低价回购债券,从而减轻债务负担。

虽然,汉密尔顿为自己的方案做了足够的准备,他足足写了四万多字,其中有大量复杂的数学计算都是汉密尔顿自己完成的。但是,偿还方案和资金蓄水池,还是遭到了大量议员的反对。

1790年1月14日,众议院宣读了这个长达51页的《公共信用报告》,由于时间过长,论述太详细,听者到最后都瘫坐在凳子上。但等他们醒过来、恢复体力后,就发出了潮水般的批判。

批评者认为,资金蓄水池公开市场操作实际上是在助推价格上涨,财政部与那些贪婪的投机者无异;更多的指控是,财政部官员可能与纽约金融投机家勾结操纵债券市场。

《公共信用的报告》还在激烈争论时,众多投机者们在国会门口翘首以盼,大肆炒作债券价格,此时价格快速上涨。此时,汉密尔顿的助理杜尔大量参与到债券囤积之中。议员詹姆斯·杰克逊言辞严厉地批判这些投机行为:“贪婪成性的狼,四处搜寻可供饱餐之猎物”,“我的灵魂为这种贪婪堕落的卑鄙行为感到愤慨”。

南方议员们批判这个计划试图削弱州政府的征税权,构建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这与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初衷相背离。汉密尔顿没有想到的是,他用了51页纸跟议员们讲“技术”,而他们却跟汉密尔顿讲“政治”。


美国政府刚建立时,是如何还清独立战争时欠下的债务的?


3月1日,正当汉密尔顿陷入了“政治不正确”的被动境地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杰斐逊。杰斐逊刚从法国回来不久,结束了五年的驻法大使任期,前往纽约担任国务卿。杰斐逊,出生于名门望族,是典型的南方种植园主。他学识渊博、思想先进,因起草了《独立宣言》,在同僚中具有相当的威望。

杰斐逊认可汉密尔顿的才华,但认为“他(汉密尔顿)却被英国的模式所蛊惑和误导,彻头彻尾地坚信腐败贪污是一个国家政府所必不可少的”。杰斐逊明确表示否定这一法案,他根本就不相信汉密尔顿真的打算偿付政府债务。随着杰斐逊的加入,国会上爆发了“亘古未有的最激烈、最愤怒的国会辩论”。

“屋漏偏逢连夜雨”,汉密尔顿的坚定支持者华盛顿,在关键的五月感染了肺炎,卧床不起,危在旦夕。就在绝望的时候,耿直的汉密尔顿突然学会了政治妥协,以利益交换的方式获取支持。

1790年6月20日,在杰斐逊官邸的晚宴上,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完成了一笔富有争议的“交易”。杰斐逊答应不会“过分执着”地反对汉密尔顿的国债法案,条件是汉密尔顿说服纽约州支持弗吉尼亚州成为合众国永久首都。汉密尔顿欣然接受。

这顿饭让纽约人的首都梦泡汤了。汉密尔顿放弃了反对者口中的“汉密尔顿城邦”(纽约),换取了杰斐逊对《公共信用报告》的支持。足以见得发行国债对这位新任财长来说有多重要。

7月26日,众议院勉强通过了汉密尔顿的《公共信用报告》。这是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最后一次政治合作,此后二人形同水火,成为一生的宿敌,也改变了美国的政党历史。

《公共信用报告》开启了美国金融史,汉密尔顿发行的国债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政府公共信用,成为国家整体信用的最佳指示器,并在此后支撑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为美国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