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林翻譯的《包法利夫人》怎麼樣?

用戶1282167707614


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簡潔而細膩的文筆,通過一個富有激情的婦女愛瑪的經歷,再現了19世紀中期法國的社會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藝術形式使它成為近代小說的一個新轉機。從《包法利夫人》問世以後,小說家知道即使是小說,也要精雕細琢。這不僅是一部模範小說,也是一篇模範散文。但是,《包法利夫人》也為作者帶來了麻煩。許多人對號入座,批評福樓拜這部書“破壞社會道德和宗教”,他還被法院傳了去:原來是有人告他“有傷風化”。這時許多讀者紛紛向福樓拜表示同情和支持,甚至連一向反對他的浪漫主義作家也為他辯護。法庭上,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作家被宣告無罪——由此可見《包法利夫人》的影響。

愛瑪·盧歐是殷實的田莊主人盧歐老爹的獨養女。她從小喪母,13歲時,父親就為她選擇了爬向上層社會的一種方式,把她送到虞徐村修道院讀書,學習貴族子女的談吐、儀態,接受貴族思想的教育。盧歐老爹把日後的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

起初,愛瑪不但不嫌修道院的生活憋悶,反而喜歡和修女們在一起相處。日子一久,她就不滿意修道院的生活了:她偷偷讀了描寫戀愛、婚姻、情男、情女等內容的作品後,心中激起了愛情的波瀾。

她讀到司各脫的歷史小說時,更加崇拜古代貴婦人的生活,巴不得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的莊園,同那些腰身細長的女莊園主一樣,整天在三葉形穹隆底下,胳膊肘支著石頭,手託著下巴,遙望一位白羽騎士,跨著一匹黑馬,從田野遠處疾馳而來。與世隔絕的修道院生活,使愛瑪不瞭解法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完全沉醉於中世紀的幻境之中,成為一個極力尋求刺激,追求愛情的少女。由於她後來不尊重修道院的共同生活,“好像修道院同她性情格格不入”,父親只得接她離開了修道院。

鄉村醫生查理·包法利由父母做主,娶了一個寡婦——杜比克婦人,包法利以為結婚以後他就可以自由了,但結婚後包法利醫生就像套上了枷鎖,因為老新娘對他管束極嚴,甚至經常隔著牆偷聽包法利大夫給女病人診病,不過她儘可以放心,她的丈夫一向是個老實人。但是,第二年開春,老新娘病死了。

孤獨的包法利醫生依舊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而一次偶然的出診使他結識了盧歐老爹,並愛上了盧歐老爹的女兒愛瑪。此時的愛瑪已出落得很漂亮:她的頭髮黑亮亮的,她的臉蛋是玫瑰紅的顏色,她的眼睛很美,睫毛很動人,朝你望來,毫無顧忌,有一種天真無邪的膽大的神情。不久,包法利醫生向愛瑪求婚了。這時盧歐老爹破產,只得把女兒嫁給不苛求嫁資的包法利大夫。

愛瑪對新生活的熱望和天真使得她總處於幻想當中。但是,嫁給包法利醫生後,她的幻想成了泡影。包法利醫生是個容貌一般,見解庸俗,談吐平板,安分守已,激不起笑或夢想的人。他娶到愛瑪後,心滿意足,吃著蔥燒牛肉,剝去幹酷外皮,啃掉一隻蘋果,喝光他的水晶瓶,然後上床,身子一挺,打起鼾來了。

充滿浪漫、迷戀幻想的愛瑪大失所望,感受不到丈夫的歡娛、熱和愛戀。她恨包法利醫生這種穩如磐石的安定、這種心平氣和的遲鈍,極力要擺脫這種平庸的生活與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尋找夢想的幸福,來滿足自己感情上的需要。

正當愛瑪苦悶不滿的時候,昂代爾維利侯爵邀請包法利夫婦去參加舞會。這次舞會是愛瑪生活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舞會在莊雷鋒裡舉行。愛瑪對候爵家豪華的氣派、高雅的客人以及珠光寶氣的舞會場面入迷了。她懷著羨慕的心情看著那些裝扮入時的貴婦人,幻想著自己也能過上那樣的生活——而這時一個瀟灑的子爵邀請她跳舞,愛瑪覺得幸福極了。她一直跳到早上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舞會。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見一個舞伴有意無意留下的雪茄盒,又引起了對舞伴的懷念。回到家裡,愛瑪竭力掙扎著不睡,只是為了讓舞會的感覺能在自己頭腦中多停留一會兒。

舞會之行在她的生活上鑿了一個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縫,一陣狂風暴雨,只一夜工夫就完全變了模樣。從此,愛瑪由追求中世紀的愛情一變而嚮往腐化墮落、虛假庸俗的巴黎式的愛情了。同時,刀子的脾氣越來越壞,對丈夫更加厭煩了。她一個勁兒地怪當地的氣候不好,強烈要求搬到別處去住。包法利經不住愛瑪的再三攛掇,終於搬到了永鎮居住。第一天吃晚飯的時候,愛瑪遇到了一個金黃色頭髮的青年實習生——賴昂。愛瑪初次和他見面便很談得來:他們有共同的興趣,都愛好旅行和音樂。此後他們經常後面,討論浪漫主義的小說和時興的戲劇,兩人逐漸熟識起來。

這時,狡猾的服裝商人勒內看出了愛瑪是個愛裝飾的虛榮的婦女,就主動上門兜攬生意,並賒賬給她,滿足愛瑪的虛榮心。賴昂對愛瑪表露了好感,但因為年輕未免在行動上顯得畏縮;愛瑪也愛上了賴昂,同樣也不敢越軌。愛瑪為了能擺脫這種煩惱,開始關心家務,並按時上教堂懺悔,但神甫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她的心情更加煩躁。而賴昂為了擺脫痛苦,離開永鎮到巴黎上學去了。兩人分手時,儘量壓抑著悲哀的心情。

賴昂走後,愛瑪百無聊賴。有一天,附近一個莊園主羅道夫到包法利醫生家裡看病,這個風月場中的老手一眼就看穿了愛瑪的心思,產生了勾引這個標緻的家庭主婦的念頭。恰好永鎮舉辦了一個展覽會,羅道夫就帶著愛瑪去參加。兩個人都不關心展覽會,只是藉此機會談情說愛,羅道夫抒發自己的痛苦以及對愛情的嚮往,深深打動了愛瑪的心。

展覽會後,羅道夫故意在6個星期之後才出現在愛瑪面前——他知道這樣會對愛瑪產生什麼樣的心理效果。果然,愛瑪順從地成為了他的情婦。他們瞞著包法利醫生經常在一起幽會,愛瑪的感情發展到了狂熱程度,她要求羅道夫把她帶走,她情願放棄家庭和孩子同他一起私奔。

然而,羅道夫只是一個逢場作戲的人。在厭倦了愛瑪的身體之後,他決定拋棄愛瑪而到盧昂去找另一個情婦。臨走他給愛瑪寫了一封信,表示為了不傷害她,只好不辭而別了。為了表示自己的依依不捨,他還在信紙上灑了水來充作眼淚。愛瑪接到信後,氣得發瘋,但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羅道夫的馬車在夜幕的掩護下急駛出了永鎮。

這之後,她大病一場,病好以後,她想痛改前非,開始重新生活。可憐的包法利醫生為了讓愛瑪散散心就帶她去盧昂看戲,湊巧在劇場裡遇到了愛瑪曾為之心動的賴昂。於是,兩人舊情復燃,戲還沒有演完,愛瑪就找了個藉口同賴昂到碼頭上互訴衷腸去了。分別了3年,賴昂已經成為豐富社會經驗的人,他決不想放過這次機會,兩人終於圓了舊夢。

回到永鎮後,愛瑪每個星期都要去一次盧昂同賴昂幽會——她的藉口是去學鋼琴,而老實的包法利醫生從來也沒有懷疑過她。愛瑪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傾注到了賴昂身上,沉湎於愛情的快樂之中。為此,她從服裝商人勒內那兒賒購了大量的服飾,債務越積越多。

有一天,狡猾的勒內發現了愛瑪的秘密,他決定狠狠地敲詐愛瑪一筆。他上門逼債,迫使愛瑪瞞著丈夫把房產權抵押了債務。但是,為了保持她同賴昂的關係,愛瑪繼續從商人那兒賒購服飾,這樣她不斷借債,不斷典當,很快就把家產揮霍一空。勒內上門逼債未果,就到法院起訴,把包法利家的東西全部扣押起來。

此時,愛瑪已經陷入困境,她求助於自己的情人。可是,賴昂利用謊言先穩住了她,然後躲得無影無蹤;在羅道夫那裡,當她提出要借錢的時候,跪倒在她腳下的羅道夫安靜地站了起來,說:“我沒錢。”直到這時愛瑪才意識到:愛情不過是夢幻中的遊戲,當利益交關的時候,它就萎縮了。愛瑪絕望了。

回到家裡,愛瑪吞下了砒霜,痛苦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包法利醫生為了清償債務,把全部家產都賣盡了。在經受了太多的打擊之後,這個可憐的老實人也死了。他和愛瑪的女兒被一個遠房姨母收養,後來把她送進了一家紗廠。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的故事。她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著傳奇式的愛情。可是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

這裡寫的是一個無論在生活裡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筆觸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區域。愛瑪的死不僅僅是她自身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情感墮落的過程,作者努力地找尋著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根源。

居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19世紀中期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居伊·德·莫泊桑就曾拜他為師。著名作品包含《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三故事》和《布瓦爾和佩庫歇》等。他十分注重藝術和語言的完美。並且,他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文學,尤其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自然主義文學的鼻祖”“西方現代小說的奠基者”。


追夢小卒


我認為羅國林的譯本對普通讀者更有吸引力,他的翻譯比較注重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以及敘述語言的幽默,創造力強一些,有一些“戲劇翻譯”。

他極重視對於原作者思想的傳達,他的自我創造極少,他認為翻譯之“雅”在於流暢,在於準確之下的“流暢”。雖然他並非精通法語,在翻譯《包法利夫人》時他正在學習法語,但是在譯作中能感覺到他對於即使是包法利給艾瑪刻的碑文這種細節也做得很好。所以他的譯本是被稱為“定本”,在學術界地位特別高。



吾嘗終日思


這裡寫的是一個無論在生活裡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筆觸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區域。愛瑪的死不僅僅是她自身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情感墮落的過程,作者努力地找尋著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根源。

生活就是這樣。讓你矛矛盾盾,又讓你欲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