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很多年輕人結婚度蜜月會選擇泰國,普吉島、玉佛寺是必去的,還有非常精彩的一種表演。

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但是,這樣的一個國家,軍事政變發生卻極為頻繁,在1930到1990的的六十年中,泰國共發生軍事政變17次,其中甚至有一年內發生兩次軍事政變的年份出現,平均不到四年即發生一次軍事政變。無論是從總數還是發生頻率來說,泰國軍事政變的高發在世界各國中都屬於罕見。


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從歷次軍事政變的結果來看,在17次軍事政變中,失敗的軍事政變只有5次,其他12次軍事政變均達到軍事政變發動的目的。這與同屬軍事政變多發的菲律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軍事政變在泰國頻頻取得成功,與泰國軍隊、尤其是陸軍在國家中的地位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泰國“皇家軍隊”

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通常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殖民者按照宗主國的軍隊模式組建和訓練的軍隊;

二是在民族獨立運動中誕生的民族主義軍隊;

三是由傳統的舊軍隊逐步現代化之後演變而來的軍隊。

通常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軍隊都繼承了西方的“文官至上”的軍人價值觀,如馬來西亞軍隊在軍隊條例中即規定了軍隊為職業性、服務性機構,軍人不得涉入政治;

新加坡的軍事法典規定了軍隊的“超脫政治”原則,軍隊要對政府絕對忠誠等。

泰國軍隊應當被歸為第三類軍隊,即由傳統舊軍隊逐步現代化演變而來,這使泰國軍隊地位從根本上不同於上述諸國。

自拉瑪四世改革軍隊開始,泰國王室就始終把軍隊這一組織嚴密訓練有素的暴力工具置於行政機關之上:國王同時任最高司令直接控制著軍隊,其他王室成員控制著軍隊的高級職位,這使泰國軍隊在1932年以前有著凌駕於其他任何機構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此外,泰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當時唯一保持民族獨立的東南亞國家,其軍隊起到了不可取代作用,進一步奠定了其優勢地位,這些都使泰國軍隊產生了軍權至上的指導思想。

1932年的軍事政變使泰國由封建君主制轉向了君主立憲制,泰國王權和軍權被分離了,國王和王室的權力受到限制,而軍隊的威望和權力仍然處於頂峰。這種政治地位的優勢,是泰國軍事政變高發的根源之一。

除此以外,陸軍在發展群眾組織的過程中,還建成了自己的傳媒體系,擁有自己的電臺和電視臺。陸軍常常利用自己的傳媒工具進行對民眾宣傳自身的政治主張,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群眾基礎。因此,泰國軍隊始終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威信,即使進入新世紀,泰國國民對軍隊這一政治機構的信賴程度仍然高達80%。

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軍隊內部推動政變

從泰國早期(30-50年代)軍事政變來看,幾乎每次軍事政變之後,都會有出類拔萃的青年軍官脫穎而出,繼而成為“軍事強人”,披耶帕鳳、鑾披汶、沙立都是此類的代表。

沙立、他儂政府垮臺後,泰國軍方雖然鮮少再次出現特別強勢的個人,但派系間的鬥爭從未間斷,只是核心勢力由早期的個人轉換為勢力群體,這其中典型的群體有“少壯派軍官組織”、“民主戰士派”、“第五屆學員派”等。無論是以個人勢力為首的派系,還是後期以群體為核心的派系,派系間為壯大勢力取得政治權力的角逐都成為泰國軍事政變多發的又一原因。

以1951年由海軍發動的政變最為典型,這次政變的起因正是由於代表陸軍勢力的鑾披汶政府削減了海軍的軍費而引起的軍隊利益不均。

另外,外部力量對軍隊的干預是軍隊發動政變的重要因素,這裡的外來力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國內文人政府對軍隊開支、軍內事務的制約,也包括國內其他政治勢力如政黨勢力、警察勢力的威脅,還包括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間政治勢力登上歷史舞臺後,造成社會混亂,需要軍方出面收拾局面,以及外國勢力對本國軍隊的影響等。

在泰國,當文人政府試圖要求軍隊出讓部分權力,或是干預軍隊開支預算或是干預軍內的組織事務時,往往會招來軍隊的不滿,最終導致軍事政變,如1971年的軍事政變的起因之一就是由於議會要求軍政府對提出預算草案做出修改,最終導致了軍政府發動自我政變解散議會、廢止憲法,類似的政變還有1977年推翻他寧政府的政變,他寧由於過多幹涉軍內事務,失去了陸軍的支持,最終被推翻。

該國“60年17次政變,12次成功”,但經濟穩定+蜜月聖地

除了文人政府對軍隊的干預外,政黨勢力、警察勢力對軍隊統治權力的威脅也時常成為軍隊最終發動政變的原因。在40年代後期,警察勢力開始不斷壯大,最終形成披汶、炮、沙立三股勢力鼎立的三頭政治格局,警察勢力的壯大對於軍隊維護自身地位無疑是不小的威脅,這也是之後沙立發動軍事政變的原因之一。

民間政治團體的活躍和彼此間產生的衝突與危機是新世紀軍事政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民間政治團體的形成和活躍雖然並沒有直接給軍隊帶來影響,但其對泰國政治、社會造成的混亂甚至危機,迫使軍隊重新通過軍事政變的形式化解危機,實際上仍然對泰國軍隊的定位、政策造成了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