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科技的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滋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對於班級群老師通知和家長回覆之間,就讓很多老師抓狂,家長尷尬。

常看到很多家長在其他自媒體反映說,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立場真是尷尬,老師剛通知一個事情就有積極的家長趕緊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接著下面就是跟風的刷屏,甚至看不到通知了什麼,很多家長其實是挺反感的,又不好說什麼。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在今年大範圍網課開始之前,很多班級應該用的都是微信群和QQ群,我們也是在一開始都建立了兩個班級群,一個微信,一個QQ。

因為現在大家用微信的比較多,所以微信群主要用來通知事情,而QQ群功能比較強大,主要是用相冊來儲存在每一學期的各種活動中孩子們的精彩瞬間,記錄成長過程,包括需要的英語和語文等背誦打卡等。這樣子也比較方便。

但是我也遇到常尷尬的情況:為了避免刷屏,我經常會在通知了事情之後,根據緊急程度在最後面特意註明是否需要回復,但是還有一種讓人啼笑皆非的事,就是即使你註明了“收到不需回覆”,緊接著下面就會立刻回覆“收到”……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如今家校溝通班級群就是一個助力,那麼如何能讓班級群發揮最大的作用,老師最喜歡什麼樣的家長呢?

1.一定要看清通知再回復

前兩天上直播課的時候,因為學校對課堂內容的調整,在上課之前我先發了一條非常詳細的通知,並要求仔細閱讀。結果剛發了沒幾秒鐘,就有幾位同學簽了確認,我驚訝於這樣的閱讀速度再叮嚀了一句:這麼短的時間,認真看完了嗎?他們很快就回復看了。

再接著,開始上課之後,居然在對話框裡又開始不斷地問:“老師,寫幾號本?”“老師,什麼時候上新課?”“老師,有課表嗎?”其實這些問題通知裡面全部都包含了。別的同學也看不下去了,就直接回復:看通知。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所以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們,在班級群中接到各科老師的通知時,一定先要認真的去閱讀,這比之後再提問等回答要省時省力的多;其次,也要確保通知是否要回復,還不要人云亦云的去跟風。

當然還有永遠感覺不在線的家長,所有的通知一概視而不見,必須得等到最後一刻老師電話聯繫,也真的是更讓人頭疼。

能跟著老師的要求來的家長們,老師真的會在心裡覺得又暖又高情商。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2.別人問過的問題就別再問了

我們長還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問錯的問題反覆問。有些家長可能看到通知會比較晚,進來的時候只能看到滿屏的“收到”,心裡就會慌了,害怕錯過什麼,因此便趕緊匆忙地看一眼消息,然後著急感覺們不懂的問題。

或者有時候需要有一個技術性的操作,比如說需要下載註冊某個軟件,老師,可能已經錄了詳細的教程,也有些問題可能是他家長已經問過了,但是我們也總習慣了遇到問題趕緊發問。

我們常給學生說,先思考再提問,其實有時候我們作為大人也是一樣的,心先沉靜下來,先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再去在群裡問老師。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3.有特殊問題可以私信老師

五年多以來,我們QQ群同學們聊學習氣氛會比較火熱,但微信班級群基本上沒有一句廢話,多數都是老師在發重要通知。

這是因為,有時候老師的通知發的,再全面考慮的再詳細,也總會有疏漏的,沒想到的地方,這時候家長們看到就會在群裡面,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有時候是重複提問,回覆了之後又會回覆“收到,謝謝”,便又導致了刷屏。

因此,在確保每一次的通知儘可能權威詳盡之外,我有時候還會提一句:有問題請私信我。這時候,如果通知裡真的有比較明顯的漏洞,在第一個家長私信之後,我立刻在群裡做反饋,既不用刷屏,其他家長也能第一時間看到。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那麼,其實有時候對於一些不方便在群裡直接提問,或者僅與自己有關模稜兩可的問題,家長也可以私信老師,這樣其實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和群消息混亂。

比如說我們鄰班,家長對孩子們都特別的上心,因此難免會有對孩子管教或者學習方法上的不同意見,也避免不了孩子在學校裡的摩擦糾紛,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受了欺負非常生氣,就會不管不顧的在班級群裡直接@家長或老師,一頓抱怨,對方家長為了駁回面子就的回擊,再引來其他觀戰人的勸架,瞬間群裡就烏煙瘴氣。這樣只會讓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並不能解決問題。

班級群裡那些“氣死”老師、“急死”家長的操作,都不容易啊

總而言之,一切按照班級要求和規則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級群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家長和老師們服務,無論什麼形式的班級群,高效務實才是真正建立班級群的目的!

(本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